李斯
李斯(?-公元前208年),戰(zhàn)國末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xiāng)李斯樓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和書法家。
少為郡吏,曾從荀卿學(xué)。戰(zhàn)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旋任長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采納。又為秦并六國謀劃,建議先攻取韓國,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tǒng)一全國后,作為廷尉奉命與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等議定"皇帝"之號。后任丞相,多次隨始皇帝巡行。反對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議,主張禁私學(xué)、廢《詩》、《書》、六國史記及"百家語"。又以小篆為標準,整理文字,作《倉頡篇》以為范文。
始皇帝死后,與趙高矯詔迫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后,勸二世更為法律,行"督責(zé)之術(shù)",加強君權(quán)。后被趙高誣為謀反,具五刑,腰斬于咸陽市,夷三族。
人物生平
師于荀子
戰(zhàn)國末年,李斯生于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xiāng)李斯樓村) 。其字號不見于《史記》《漢書》等文獻記載,元人吾丘衍《學(xué)古編》等書則稱其"字通古", 可靠度存疑。
年輕時,李斯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 。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看到廁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廁所來,它們都趕快逃走;但在米倉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戲交配,沒有人或狗帶來的威脅和驚恐。
于是,他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 李斯認為人無所謂能干不能干,聰明才智本來就差不多,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和選擇環(huán)境。
在戰(zhàn)國時期人人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業(yè)來。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xué),拜荀卿為師。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張,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學(xué)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shù)"。李斯學(xué)完之后,經(jīng)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決定到秦國去。
佐于贏政
李斯到了秦國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當(dāng)上了秦國的小官 ,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
一次,李斯對秦王說:"凡是干成事業(yè)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天子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zhàn)爭,秦國才乘機強大起來。現(xiàn)在秦國力量強大,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xiàn)在是完成帝業(yè),統(tǒng)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
秦王聽取李斯離間各國君臣之計 ,對于六國,李斯還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并順序。于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賞識,因而被提拔為長史。李斯勸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國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為客卿。
正當(dāng)秦王下決心統(tǒng)一六國的時候,韓國怕被秦國滅掉,派水工鄭國到秦鼓動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國的人力和物力,牽制秦的東進。后來,鄭國修渠的目的暴露了。這時,東方各國也紛紛派間諜來到秦國做賓客,群臣對外來的客卿議論很大,對秦王說:"各國來秦國的人,大抵是為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來秦國做破壞工作的,請大王下令驅(qū)逐一切來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余,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 。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并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fēng)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quán),蠶食諸侯,秦成帝業(yè)。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秦王明辨是非,果斷地采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沙丘之變
秦始皇巡游時候于沙丘暴卒,宦官趙高脅迫李斯發(fā)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為秦二世。
被殺滅族
秦二世胡亥為了修好阿房宮,征發(fā)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當(dāng)時中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jīng)風(fēng)起云涌,為了統(tǒng)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
當(dāng)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 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借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死。夷三族。而其子李由仍將兵在外,不久,與項羽、劉邦戰(zhàn)于雍丘,大敗,被義軍斬于雍丘。
人物評價
總評
李斯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踐著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輔助秦王完成了統(tǒng)一六國的大業(yè),順應(yīng)了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xù)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quán),維護國家統(tǒng)一,促進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tǒng)一文字的建議,之后又在統(tǒng)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強中央集權(quán)和君主專制為指導(dǎo)的。
李斯在他生平的后期,雖然將法家的思想推向了極端化,但是他僅僅是一個提出者,而不是一個完全的執(zhí)行者。此時的李斯,已經(jīng)沒有了"以法治國"的志向。他已經(jīng)不再代表法家了。因此,李斯后期的思想是否應(yīng)該歸入法家的體系,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李斯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法家的最完全的執(zhí)行者。
史書評價
《史記》:"李斯以閭閻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輔始皇,卒成帝業(yè),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斯知《六藝》之歸,不務(wù)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茍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能明其畫,因時推秦,遂得意于海內(nèi),斯為謀首。"
歷代評價
《淮南子·泰族訓(xùn)》:"文王舉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舉賢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滅,秦任李斯、趙高而亡,此舉所與同。故觀其所舉,而治亂可見也;察其黨與,而賢不肖可論也。"
曹丕:"昔伊戾費忌,以無寵而作讒;江充焚豐,以負罪而造蠱。高斯之詐也貪權(quán),躬寵之罔也欲貴,皆近取乎骨肉之間,以成其兇逆。"
劉勰:"戰(zhàn)代任武,而文士不絕。諸子以道術(shù)取資,屈宋以《楚辭》發(fā)采。樂毅報書辨而義,范雎上書密而至,蘇秦歷說壯而中,李斯自奏麗而動。若在文世,則揚班儔矣。荀況學(xué)宗,而象物名賦,文質(zhì)相稱,固巨儒之情也。"
司馬貞:"鼠在所居,人固擇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陽,人臣極位。一夫誑惑,變易神器。國喪身誅,本同末異。"
蘇軾:"李斯、趙高矯詔立胡亥,殺扶蘇、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曾鞏:"戰(zhàn)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于說之易合。其設(shè)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zhàn)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
李贄:"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
歸有光:"李斯用秦,機、云入洛,一時呼吸風(fēng)雷,華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艷。事移時易,求牽黃犬出上蔡東門,聽華亭之鶴唳,豈可得哉?"
王夫之:"秦政、李斯以破封建為萬世罪,而賈誼以諸侯王之大為漢痛哭,亦何以異于孤秦。"
姚鼐:"君子之仕也,進不隱賢;人之仕也,無論所學(xué)識非也,即有學(xué)識甚當(dāng),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頻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導(dǎo)譽于朝庭之上,知其不義而勸為之者,謂天下將諒我之無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將喪國家而為之者,謂當(dāng)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雖明知世之將亂,而終不以易目前之富貴,而以富貴之謀,貽天下之亂,固有終身安享榮樂,禍遺后人,而彼宴然無與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誅惡人,亦有時而信也邪!"
丁耀亢:"李斯嘗為倉吏,見倉鼠而樂之。吾觀斯死生,亦一鼠而已。始而謀飽,終而嚙人,秦之社遂以空。及東門黃犬,仍思顧兔,馳心猶未死也。矯詔殺人而致族滅,不亦宜乎!高則刑余匹夫,死亦不足責(zé)。若夫恬亦有罪焉,為秦名將而阿主興功,殺人多矣。此太史公所以罪之也?;蛟?扶蘇何罪?夫扶蘇不死,則二世不被弒,秦能亡乎?"
王士禛:"余素不喜李贄之學(xué),其《藏書》《續(xù)藏書》未嘗寓目。近偶觀之,其最害道者莫如《論狂狷》一篇。其言謂放勛狂而帝,文王狂而王,泰伯狂而伯,皆狂也。舜也、禹也、湯、武也、太公、周、召,皆狂也。漢高帝,狂之神;文帝,狂之圣也。此等謬論,正如醉夢中囈語,而當(dāng)時諸名士極推尊之,何哉?若以李斯、桑弘羊、呂不韋、李園、賈詡、董昭為名臣,溫嶠為逆賊,所謂好惡拂人之性者也。以揚雄、胡廣、譙周、馮道為吏隱外臣,亦大謬。"
曾國藩:"古來如李斯、曹操、董卓、楊素,其智力皆橫絕一世,而其禍敗亦迥異尋常。近世如陸、何、肅、陳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終。故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毛澤東:"孟夫子一派主張后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對秦始皇。李斯是擁護秦始皇的,屬于荀子一派,主張先法后王。"
魯迅曾稱贊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則有殊勛。"他的書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稱為書法鼻祖。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25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屬雞的上等婚配生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