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清初詩人陳恭尹《虎丘題壁》

      詩詞雅言 2023-09-18 04:37:29

      《虎丘題壁》

      【清】陳恭尹

      虎跡蒼茫霸業(yè)沉,古時山色尚陰陰

      半樓月影千家笛

      ,萬里天涯一夜砧。

      南國干戈征士淚

      ,西風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簫客,乞食吳門秋又深

      順治十年(1653)

      ,詩人由杭州抵蘇州,在游覽蘇州著名古跡虎丘時
      ,即在墻壁上
      ,寫下了這首轟動一時的名作。詩中所抒發(fā)的悲愴凄涼的情感
      ,曾使幾多明朝遺老遺少為之潸然淚下; 而詩之激憤頓挫的風貌
      ,又使幾多文人墨客為之贊賞。

      首聯(lián)破題

      ,抒寫內(nèi)心沉重的感嘆
      。蘇州是春秋時吳國的都城,而吳王闔閭曾是春秋時五霸之一
      。闔閭死后
      ,葬于海涌山。傳說闔閭葬后三日有虎踞其墳上
      ,故又名虎丘
      。然而物換星移,昔日闔閭的霸業(yè)至今已不復(fù)存在
      ,惟有古時之山色尚存舊貌
      。陰陰山色與沉沉霸業(yè)形成強烈對照,誘導(dǎo)讀者對闔閭往日的霸業(yè)與現(xiàn)在作比較
      ,興衰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這樣,就從時間變化角度,透露出詩人山色依舊而人事皆非的內(nèi)心感情的起伏變化
      。在這首詩中
      ,作者寫作目的是為了贊揚仍在西南抵御清兵的將士以及關(guān)懷他們的閨婦,并表達自己抗清復(fù)明的決心
      ,意境雄闊悲壯
      ,詩之首聯(lián)以詠嘆春秋吳王闔閭的霸業(yè)作起,發(fā)興高遠
      ,有包舉全詩的功用

      《虎丘題壁》是一首吊古之作,照理作者應(yīng)該把主要筆墨放在吳王闔閭身上

      ,然而當詩人在一
      、二句點出吊古的對象后,卻沒有順著這一思路展開
      ,而是將筆一轉(zhuǎn)
      ,別開生面地由吊古而轉(zhuǎn)入傷今。頷聯(lián)兩句即進入寫于姑蘇城內(nèi)夜之所聞
      。所聞一為笛聲
      ,一為砧音。詩人透過笛聲和砧音
      ,來泛寫動亂的年代里
      ,千萬個家庭所遭受的離別之苦。先說出句
      。古人詩中言笛
      ,大都因笛曲有《折楊柳》、《關(guān)山月》
      、《落梅花》等感傷離別的曲子
      ,故言笛而連及傷別之情。而見月懷人更是古典詩詞所常用的一種象征手法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扒Ъ摇保^感傷離別的家庭之多
      。出句表現(xiàn)了千萬個閨中之人
      ,在明月斜照的月夜,只好在高樓上
      ,以笛聲來吐露對遠出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再看對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叭f里天涯” 四字
      ,夸張地道出游子離家路途之遙
      。“一夜砧”
      ,謂姑蘇城內(nèi)搗衣之聲連綿不絕
      。整個古城,砧聲陣陣
      ,此起彼落,互相追隨
      ,一夜到亮
      。對句以思婦趕制冬衣,來表現(xiàn)她們對遠方丈夫的關(guān)懷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扒Ъ业选焙汀耙灰拐琛保M管在音色上并不協(xié)調(diào)
      ,但在烘托
      、渲染離情上,卻又十分統(tǒng)一
      。詩人巧妙地運用以聲傳情這一手法
      ,來透露苦難時代的苦難家庭的離別之苦。

      如果說頷聯(lián)是泛寫一般家庭思婦對游子的懷念

      ,那么頸聯(lián)則是針對特殊家庭來珠現(xiàn)
      。這特殊家庭,即是仍在堅持抗清的將士及其家屬
      。頸聯(lián)兩句
      ,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不在同一個視野之內(nèi)
      ,卻應(yīng)在同一個時刻之時的不同景象
      ,上、下句對舉夾寫
      ,分明是兩幅寫意的圖畫
      。上一幅畫的是無數(shù)還在南方的將士,手持各種各樣武器
      ,悲憤地流著眼淚
      。這幅圖畫實際上表現(xiàn)的是當時還在我國南方廣西、廣東
      、福建
      、四川等地,仍在堅持抗清斗爭
      ,忠于明室的將士
      。下一幅畫的則是閨婦制衣圖
      。“美人”
      ,指抗清將士的家屬
      。在肅殺的秋風里,閨婦們正忙著用刀剪為在南方的親人制作寒衣
      。這幅圖畫形象地表現(xiàn)了抗清將士的眷屬
      ,對仍在浴血奮戰(zhàn)的抗清將士的無限思戀。兩幅圖畫
      ,一悲壯
      、一凄苦,渾然一體; 圖中的人
      ,雖然各在一方
      ,卻心心相通,給人留下了難忘的深刻印象
      。無怪乎有人稱此聯(lián)“真不可及”了

      尾聯(lián)以用事寫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按岛嵖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作者自指。春秋時

      ,伍子胥的父兄為楚平王殺害
      ,他由楚奔吳,吹簫乞食于吳市 (今蘇州)
      ,吳王封以申地
      ,后與孫武共佐吳王闔閭伐楚,率領(lǐng)大軍殺回楚都郢 (今湖北江陵市)
      ,掘平王墓
      ,鞭尸三百以報仇雪恨。陳恭尹同伍子胥類似
      ,其父抗清殉國
      ,同清廷有不共戴天之仇,故以伍子胥自比來表明抗清復(fù)仇的決心
      。用事自然
      ,蘊義豐富。兩句詩又暗含對比
      ,寓有生不逢時之嘆
      。伍子胥“鼓腹吹簫,乞食吳市” (《史記·范雎傳》)
      ,依仗闔閭的支持
      ,得報家仇
      。而現(xiàn)在,“虎跡蒼?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霸業(yè)沉沉,一個強盛的吳國已經(jīng)消逝
      ,詩人生不逢時
      ,無法再遇霸主闔閭,自然也無法得報家仇國恨
      ,感慨良深

      頸聯(lián)寫的是全國人民堅持抗擊清兵,這是就一般而言

      。尾聯(lián)則過渡到寫詩人抗清衛(wèi)國的心志,這是就個別而言
      。既寫一般
      ,又突出了個別,做到了點面結(jié)合
      。在結(jié)構(gòu)上
      ,尾聯(lián)又對首聯(lián)作了綰合。首聯(lián)開門見山寫吳王闔閭
      ,尾聯(lián)則以同吳王闔閭業(yè)跡有密切關(guān)系的伍子胥作比
      ,做到了前后呼應(yīng),首尾關(guān)合

      陳恭尹此詩一出

      ,傾動一時,聲名大起
      。究其緣由
      ,固有此詩清迥絕俗,深得唐人三昧之因
      ,但同詩中所表現(xiàn)的愛國熱情當更有關(guān)聯(lián)
      。《清史稿·陳恭尹傳》評其詩云:“其為詩激昂頓挫
      ,足以發(fā)其哀怨之思”
      ,其是詩之謂乎?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

      ,初號半峰
      ,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
      ,漢族
      ,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qū))龍山鄉(xiāng)人
      。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
      ,與屈大均
      、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
      ,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
      。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
      ,詞1卷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26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名和字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呢" rel="prev"> 古人有名也有字
      ,名和字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

      相關(guān)文章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助戈恩潛逃的美國男子在日本受審,當庭表示后悔
      6月29日
      ,據(jù)路透社報道
      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去遼西助農(nóng)賣大棗,住在鄉(xiāng)下的村子里
      ,清晨出來閑逛
      ,沿著一條小河往下走,景色不錯
      ,初升的太陽照著河水
      ,照著樹林,也照著一座院落
      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眾所周知
      ,百家姓是中國孩童的啟蒙讀物
      ,對于教育有著卓越的貢獻。百姓一詞既是表明中國姓氏之多
      ,也是對于天下蕓蕓眾生的統(tǒng)稱
      。時至今日,中國的姓氏何止百姓之多
      ,實際上已逾5000之數(shù)
      。不僅如此,隨著時代的發(fā)展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onerror="nofind(this)" >
      陳勝吳廣最先反秦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不只是陳勝吳廣
      ,歷朝歷代凡是最先造反的沒有一個取得天下的。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浩浩蕩蕩,但最后得到天下的卻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邦
      ,最先起義的陳勝吳廣二人早已成為冢中枯骨
      。往后隋朝末年,王薄
      、楊玄感等最先起義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
      為何魏忠賢剛被殺
      ,明王朝就垮了 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縱觀明末和清末的情景
      ,在清末,維新派與守舊派相爭
      ,先進科技的引進逐漸成了必然
      ,但皇權(quán)依然是至高無上,而清末的道光
      、咸豐
      、慈禧面前來勢洶洶的列強,不平等條約簽了一個又一個 ,明王朝就垮了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png" alt="為何魏忠賢剛被殺
      ,明王朝就垮了 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onerror="nofind(this)" >
      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guān)鍵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應(yīng)該都知道
      ,蜀漢主公劉備
      ,早年只是個賣草鞋的小販
      ,日子過得很清貧
      ,放到現(xiàn)在估計會被人嘲諷一句屌絲。但劉備卻從不為自己的窘境所自卑
      ,常說自己是皇叔
      ,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么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這點是關(guān)鍵.png" alt="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guān)鍵"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