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子友(心系遠山)
人的外號,也稱綽號,是指根據(jù)人的特征、特點或體型給另起的非正式名字。過去在我軍官兵中有稱呼外號的習慣,大家的外號大都含有親昵或開個玩笑的意思。在部隊官兵之間直呼外號,拉近了軍人之間的距離,大家無拘無束,平等對待,關(guān)系密切起來。當然,那些憎惡或嘲弄的外號是不允許的起的,也不會隨意稱呼的。
戰(zhàn)爭年代,我軍內(nèi)部就習慣稱呼外號,軍師首長甚至元帥也不例外。軍中外號,記載著一代軍人的血色年華。
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當兵的時候,部隊官兵中稱呼外號的習慣依然存在。不過,我在連隊和營部時,連、營都已開始強調(diào)不能隨便起外號,但一些身體和性格上有明顯特征的,仍難免會背上相應的外號,如“呂大頭”、“張大嘴”、李大個子等等,當然有的外號意思是相反的,即把最小的個頭稱為大個。
后來我調(diào)到師機關(guān)工作,接觸和了解到了師、團一級的領(lǐng)導。他們大都從戰(zhàn)爭年代走來,不少的也有響亮的外號。當時我們都是當成笑話,津津樂道。現(xiàn)在回想起來,在這些外號的背后,還是深刻反映了那一代軍人的血性和時代特色。
這里僅舉三例:
例如“王大炮”,是對我們師副參謀長的稱呼,王副參謀長是在戰(zhàn)爭年代入伍,軍官學校教官出身,三十二歲當團長,身材高大英武,不怒自威。他性格直爽,善于言談,直來直去。這個外號,大概與他的身材和性格都有關(guān)系。
在司令部他負責行政管理和安全工作。當時部隊在襄渝鐵路中段紫陽縣地段施工,因全縣還未通公路,不到四十公里的鐵路新線,卻修了二百多公里臨時便道,全師加地方支援的汽車有上千臺,車多路險,經(jīng)常堵車或發(fā)生事故。每到關(guān)鍵時刻,他都親臨現(xiàn)場,就地解決問題。有一次,在鎮(zhèn)巴縣的盤山公路上發(fā)生嚴重翻車事故,他主持召開現(xiàn)場會,自己帶頭,全師司機步行五十公里路,參觀現(xiàn)場,接受教訓。
還有 一次,他到基層一個連隊檢查工作,連長是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由于緊張,跑步向他報告時,把“報告副參謀長”誤說成了“報告副師長?!彼敿醇m正說,“我不是副師長?!边B長更加緊張,慌亂中說出“你不是副師長是啥玩藝?!爆F(xiàn)場一度很尷尬,在場的人都感到緊張,怕他發(fā)脾氣,但他毫不在意,一笑而過。
二是“和平鴨子”,是對副團長的稱呼。副團長長得高大魁梧,一副山東大漢的形象。戰(zhàn)爭年代,他作戰(zhàn)勇敢,是戰(zhàn)斗英雄。和平時期,在基層帶兵修鐵路也很出色。但遺憾的是他沒有文化,“斗大的字認不了一麻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他當連長時到北京參加“群英會”,在天安門觀禮臺參加了國慶觀禮,回部隊后要傳達會議精神,上級有統(tǒng)一的傳達提綱,上面有“天安門上空和平鴿子滿天飛”,但是和平鴿的“鴿”他不認識,便信口說了“和平鴨子”滿天飛,引起官兵的哄笑。下面是“晚上,天安廣場上空的焰火五彩繽紛”,他更不認識了,便脫稿說成“天安門廣場上空烏煙瘴氣……?!睍鱿旅嫘Τ梢粓F。隨之“和平鴨子”的外號,便傳遍全師。
副團長雖沒文化,但帶隊伍完成任務卻有一套,況且那個時期有文化的也不多。因此,他很快就當副團長了,在襄渝線西段一個團指揮所當指揮。因下面在處理偷工地材料的小偷時失當,他負有領(lǐng)導責任,被從副團長降職到副營長。但他并沒有從此倒下,憑著一股軍人的血性,在哪里跌倒了再在哪里爬起來。不久因在分管工程中完成任務出色,被提為營長,全營又被他帶得嗷嗷叫。到師部看電影時,他全副武裝帶隊,全營整齊劃一,口令喊得震天響,受到師領(lǐng)導和師機關(guān)一致好評。不久,他又官復原職,恢復到了副團長的職務。
再就是“高團長”,高團長是團長,但不他姓高。因為他長得太像電影《地道戰(zhàn)》上那個說“高,實在是高!”的那個湯司令了,年齡又差不多,開開有人懷疑他們是不是雙胞胎?有的在背后作了考證,但感到演員姓劉,而團長不姓劉,同時演員劉江是黑龍江的,而團長是山東的。因此才把他們分別開來。
當然,這是電影上的反面人物,人們只是私下議論,而公開場合是絕對不能說的。但說來也巧,偏偏有一次團長下工地時,正碰到一工程師在專心致志地搞測量,絲毫沒有注意團長已來到身后。他一邊專心看儀器,一邊指揮對面插小旗的戰(zhàn)士,嘴里還不停地喊著“高!高……?!眲偤帽蛔哌^來的團長聽到,這小子敢當面叫我的外號,飛起一腳踢在他的屁股上,嘴里說道“高什么高?好好測量!”后來大家提起這事便會忍不住大笑起來。
2020年9月25日修改稿
作者簡介:沈子友(心系遠山),山東莒縣人,大專文化,1970年12月入伍,1984年1月集體轉(zhuǎn)業(yè)至中鐵十四局黨務部門工作。愛好文學,喜歡讀書,有多篇文學作品在報刊和各大網(wǎng)絡平臺刊發(fā)。
編輯:李勛修 《青煙威文學創(chuàng)作苑》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30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