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在蘇州古城西南,楞伽山下,水通太湖,諸峰映帶,山水之景絕勝。歷代文人筆下的石湖山水雋永秀麗,令人難忘,明公安派代表袁宏道《上方述游》說:“余嘗謂上方山勝虎丘,以他山勝虎丘,如冶女艷妝掩映簾箔,上方山如披褐道士,豐神特秀。兩者孰優(yōu)劣哉?亦各從所好也矣?!睔v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鄭振鐸游石湖,也驚艷于石湖的美麗,感嘆范成大隱居石湖讓其蜚聲海內(nèi)外,他說:“整個石湖原來就是一座大的園林。在離今八百多年前,這里就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詩人范成大(1126-1193年)的園林。他和陸游、楊萬里同被稱為南宋三大詩人。成大因為住在這里,就自號石湖居士,‘石湖’因之而大為著名于世。楊萬里說:‘公之別墅曰石湖,山水之勝,東南絕境也’。我們很向往于石湖,就是為了讀過范成大的關(guān)于石湖的詩。”
范成大隱居之后,石湖便成了蘇州地方勝景、文人淵藪。到了明代,更是達到了頂峰。世居石湖的盧氏和莫氏子孫為了“不使先賢故實隱而不彰”,效法范成大編修志書。歷史上有關(guān)石湖的志書,首推明代莫震的《石湖志》,也是第一部比較完整記錄石湖人物和風土的著作。莫震是明代正統(tǒng)四年的進士,吳江綺川人,莫震的《石湖志》可以說是石湖歷史上第一本專門的志書。此后還有明代盧襄的《石湖志略》,也是有關(guān)石湖的一部志書?!妒尽肥敲髂穑?409-1489,正統(tǒng)四年進士)撰、莫旦(1429-?成化元年領(lǐng)鄉(xiāng)薦)補,是兩兄弟珠聯(lián)璧合之作。盧襄《石湖志略》收入《四庫全書》,莫震《石湖志》被收入《續(xù)修四庫全書》。
關(guān)于石湖,他們在《石湖志》中有詳細記載:“石湖,在盤門外一十二里。上承太湖之水,下流遇行春橋以入于橫塘,南北長九里,東西三四里。北屬吳縣靈巖鄉(xiāng)界,南屬吳江縣范隅鄉(xiāng)界,蓋兩縣交界之間也……每歲清明、上巳、重陽三節(jié),則游者傾城而出,云集蟻聚,不下萬人,舟輿之相接,食貨之相競,鼓吹之相聞,歡聲動地以樂太平。此則西湖之所無也。”“石湖當山水會處,游人至者,無日無之,惟清明、上巳、重陽三節(jié)為盛。人無貴賤否,傾城而出,各村亦然,彌滿于山谷浦溆之間,不下萬人……”可見明清時候石湖是蘇州人四季游樂的天堂,且以清明、上巳、重陽三節(jié)為盛。
石湖如何游,古人早已經(jīng)有了先例,四季皆可游。上巳節(jié),在古代是一個水邊修褉祛邪的日子,明莫旦《蘇州賦》謂:吳俗好邀游,當春和景“明鶯花爛漫之際,用樓船簫鼓,具酒肴,以游上方、石湖諸處,上巳日為最盛?!丙惾斯釉萍?,更見有文人墨客曲水流觴的雅事。清明時節(jié)春和景明,一湖春水被風吹皺,掃墓的人們踏青郊游,“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毕募?,四面荷花,煙水香氛,湖上涼風四起,星月在天,“荷花蕩,在茶磨山西麓,亦名黃山南蕩,廣數(shù)百畝,土人種蓮,每花時,紅白彌望,香氣襲人,游人鼓棹入錦云之鄉(xiāng),真仙境也?!碑嬼秤未匀灰褂巫罴?。秋季,中秋賞月湖上,水中月與天上月,讓人流連忘返,畫舫“徵歌,歡游竟夕。借串月之名,日間遨游山水?!备行写簶虼碌墓适氯侨烁∠肼?lián)翩,心向往之。重陽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jié)日,事關(guān)辟邪長壽,所以民間十分重視,登高,插茱萸,食糕,蘇州人“重陽有雨治平寺”,石湖山水自然是首選佳地,也是十分熱鬧。冬季,寒冷蕭索,但石湖居士的梅圃疏影橫斜,暗香浮動,自是雅士向往的賞梅之地。
清代蘇州中秋又添了游石湖看串月的民俗活動。民間相傳八月十八夜至石湖,可看行春橋十八橋洞,月成串影,古詩有“十八楞伽山,湖亭待串月”。人們畫舫載酒,歡游竟夕,傳延至今。沈朝初《憶江南》詞云:“蘇州好,串月有長橋。橋面重重湖面闊,月亮片片桂輪高,此夜愛吹簫?!币粫r間,明月當空時,石湖上畫舫游弋、絲竹輕揚、琵琶婉轉(zhuǎn),賞月成風。蔡云詩:行春橋畔畫橈停,十里“秋光紅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湖亭。”這個行春橋串月真的存在嗎?清以來人們對于串月也心存疑問,清徐士 《吳中竹枝詞》云:“秋風十里綠蒲生,串月看來虛有名。十八橋環(huán)半遮沒。漁村一點水邊明。”千百年來串月成為千古之謎了。
游石湖要尋訪的文物古跡也很多。古宅如范成大故宅庭院、丁晉公宅(丁謂)、蘆家園(蘆氏山居)、莫舍、西溪草堂、溪云山居、吳山書院、昂臺舊業(yè)、西陂漁隱……寺廟有寶積寺、治平寺、上方寺、觀音堂、妙音庵、五顯神祠、行春橋土地廟……范村土物有范村梅、范村菊、藕花(蓮花、傷荷藕、藕花洲)、茭白、紅菱……游石湖看山看水,更重要的是其豐富的人文遺跡和民間風情。正如文徵明詩所詠: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過青猶滴,四月尋春綠已齊。湖上未忘經(jīng)歲約,竹間覓得舊時題。晚煙十里歸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沈建東 《姑蘇晚報》2020年09月28日 B08版
編輯:李俊鋒
最近的天氣很好,疫情過去的也差不多了,很想出去走走,不過想了半天,我也想不出來到哪里去玩,還是最后老婆提議就去附近的石湖,我覺得挺不錯,那邊風景好,空氣也好。而且景區(qū)門票是免費的,是一個以吳越遺跡和田園風光見稱的風景區(qū)。所以我們就決定開著榮威i5過去。
看正臉,是不是很帥氣,價格還不貴,家庭用車首選!
石湖其實還是挺近的,距離我家大約十公里吧,以前去那的話至少要倒一班公交?,F(xiàn)在只要開著i5,20分鐘就到了。當然我們今年還打算出去自駕游,跑長途的話,i5的舒適性還是挺不錯的,美臀座椅對腰背的貼合度很好。
這車給我老婆開也輕松能上手。
當然跑長途的話,我的車1.5T的發(fā)動機,動力完全不虛的。不是佛不佛系的問題,要是碰到趕時間,超車也是沒辦法的事,反正我的i5一腳下去,推背感馬上就出來了,很給力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在上方山東麓。相傳春秋時,范蠡帶了西施就是從這里泛舟入太湖的。
清風徐來,碧波蕩漾,長橋臥波,遠處寶塔凌云。遠處的叫上方山,右腳楞伽山,海拔92.6米,位于石湖西側(cè)。上方山山下有楞伽寺,山上有楞伽塔,可俯瞰石湖江南山水和田園景色。
暢游石湖,遠處的金光彌勒佛
湖中天鏡閣
這是一個魚莊,原名覺庵,漁莊,又名余莊、石湖別墅
漁莊有廳堂兩進,面闊均為五間,明間與次間為廳,梢間為書房、居室。前廳名“福壽堂”,據(jù)說是清代慈禧太后所賜。
行春橋位于茶磨嶼東,行春橋越城橋右首,石湖北諸,又名長橋、九環(huán)洞橋,橋上有重級石欄。天氣好,來公園踏青的人還是蠻多的,行春橋上面有人如織,可能也有好多人和我們一樣,下了這么多天的雨還是第一次出來玩吧。
本來想坐游船去天鏡閣,坐游艇幾分鐘就能到天鏡閣,不過看天不早了,而且傍晚溫度還是有些低的,我怕她著涼就沒有去。
大概是兩年前,我的足跡第一次蔓延到這片美麗的湖畔。
看著片片白云暢游在粼粼的波光中,靈動的水面倒映著飛鳥的身影,湖面上,幾葉扁舟在清涼的湖風中蕩漾開來。對面就是青蔥的上方山,楞伽塔在淡藍的天空下顯得格外肅穆,莊嚴。腳下茸茸的青草油油地蔓延開,我席地而坐,上方山上的鐘聲悠悠傳來,耳畔的風吟詠著雋永的詩篇:“樹色晴洲斷,鐘聲古寺遙?!边@鐘聲忽遠忽近,悠遠而深邃,它以不可阻擋的穿透力透過古剎,透過青山,透過碧水,透過我的身體,透過時空,傳向遙遠的未來。我陷入了思考,究竟是這鐘聲由遙遠的過去傳來,還是我在冥冥中墜入時空,來到了遙遠的將來?我不得而知,而眼前的景色如同一杯淡酒,清香四溢,抿一口,微微的醉意讓人覺得很幸福,頓時感覺放下了一切包袱,摒棄了一切煩惱,拋開了一切雜念,抖凈了一身塵灰……我只感到我的軀體飄飄然,似一陣清風,翩翩舞動在這青山碧水之間,初春的柳芽嫵媚地撩動著青春的心,我張開雙臂,敞開心扉,貪婪地呼吸著自然的清新,緊緊地把這片美景攬入懷中,我不敢用照相機,我怕這會玷污了這片純凈而美好的世外桃源,這種美,不是浮于外表的,而是深刻的,是透入骨子里的美,她深入我的每一寸肌膚,在我的血液中緩緩地,緩緩地流淌著,每經(jīng)一處,都帶來一股清新的力量,瞬間,只覺得思維開闊了,眼前的湖已非湖,山已非山,湖山相融,天地相交,剛與柔,陽與陰,世間萬物已揉合成一幅太極陰陽圖,一對太極魚糾結(jié)著,吐吸著天地靈氣,世間哲理,娓娓道來……我閉上雙眼,耳畔是嘩嘩的流水聲,啾啾的鳥鳴,偶爾有一兩句綿軟的吳語緩緩飄來,軟軟地按在心上,心湖附和著眼前的石湖泛起圈圈漣漪,風刮過樹葉,留下一串碎碎的笑聲,石湖拒絕了城市的喧囂,拒絕了塵世的浮華,拒絕了人間的紙醉金迷,它以一種清新的姿態(tài),擁抱著自然,擁抱著美麗,擁抱著時光輪回,她以亙古不變的姿態(tài),觀日生月落,觀春秋變遷,觀滄海桑田……雖然這時我無法欣賞到“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的石湖月色,但眼前的平湖碧玉,巍巍青山,卻也值得一番玩味。日落時分,一輪大醉的紅日,歪歪斜斜地倚在上方山旁,醉了,醉了,我醉了,太陽亦醉了,天地萬物都醉了,醉在這石湖的青山碧水中,紅日的倒影被湖水拖得老長,似乎湖水不舍太陽落下,太陽也沉浸在這湖光山色中,久久不肯離去。我起身,褲子上印上了淡淡的草色,散發(fā)出幽幽的草香,大概這美景已包容了我吧。我小心翼翼地踩著小石塊離開,生怕踩傷那一株株初生的小草,就讓他們生長吧,他們充滿了生命的原動力,我愿看到一幅生機勃勃的山水畫卷!
涼風裊裊青萍末,往事悠悠白日西。我心中默念著文徵明的詩句,我轉(zhuǎn)過身離去,夕陽將我的影子拉長,拉長……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35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巨蟹座身上有哪些弱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