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呂布孫策太史慈以及蜀漢五虎上將和許褚典韋
,其他戰(zhàn)將幾乎都成了陪襯的菜鳥,就連一些三國梟雄,也被寫成了窩囊廢但是細看三國正史就會發(fā)現(xiàn)
,正史中的老炮:這三位三國梟雄有兩位威震鮮卑烏桓.png" />
鮮卑烏桓(烏丸)只是一個籠統(tǒng)的說法,要是細算起來
實事求是地講
蹋頓單于翅膀硬了之后
曹操是公認的奸雄
說完袁紹曹操
,咱們該來說說演義中的菜鳥、正史中的老炮是如何武功高強、揚威異域的了——要說的第一個人,可能會引起一部分讀者的反感。這個令人反感的家伙叫董卓,他的惡行簡直是罄竹難書,所以在《三國演義》中是以一個敗軍之將的狼狽形象出現(xiàn)的
,被劉備關羽張飛救命之后,不但不感恩,反而很囂張地白眼朝天,差點被張飛一刀宰掉。因為忘恩負義,羅貫中給他戴了一頂綠頭巾
,然后又把他寫成了一個蠢笨的大胖子:投戟不中之后但是我們看正史記載,就會懷疑張飛有沒有能力殺掉董卓
董卓的前半生一直在邊疆作戰(zhàn)并且屢立戰(zhàn)功而封侯拜將:“擊漢陽叛羌,破之,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將兵三萬討先零羌,眾軍敗退,唯卓全師而還,屯于扶風,封斄鄉(xiāng)侯,邑千戶。”
董卓戰(zhàn)功卓著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要征調他入朝擔任九卿之一的少府,但是董卓拒絕了,他拒絕的理由跟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差不多:“羌胡敝腸狗態(tài)(心腸敝惡,情態(tài)如狗),是我們的心腹之患,等我把他們都收拾了再說……”董卓確實是一個惡人
,但絕不是一只菜鳥,而且其心機深沉,也遠在朝堂眾臣之上,他硬是把三千士兵走出了三萬人的感覺,這才嚇得曹操袁紹紛紛出逃——當時大家想滅董卓,召集起各自的部曲家丁,就會形成兵力上的優(yōu)勢。董卓功不抵過,所以后世干脆忘了他在邊疆殺敵立功的事跡
,而“白馬將軍”公孫瓚在正史中威名赫赫,到了《三國演義》里,居然也變成了一只菜鳥,幾乎是個將軍就能揍他一頓。公孫瓚在《三國演義》里剛一出場,就被呂布在數(shù)回合之內打敗
,要不是張飛挺矛相救,他就被挑在方天畫戟之上了。公孫瓚打不過呂布
要不是趙云趙子龍及時出現(xiàn),威震烏桓的公孫瓚就被文丑踩死了
。如果我們看三國正史
,就會發(fā)現(xiàn)文丑根本就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公孫瓚在石門大破烏桓的時候,文丑可能還在河北種地呢:“畔(叛)胡丘力居等寇漁陽、河閑、勃海,瓚追擊戰(zhàn)于屬國石門,虜遂大敗,棄妻子逾塞走,悉得其所略男女……每聞有警,瓚輒厲色憤怒,如赴仇敵,望塵奔逐,或繼之以夜戰(zhàn)。虜識瓚聲,憚其勇,莫敢抗犯。很多人都知道白馬義從后漢時期頂級精銳部隊,但很少有人知道
,這支部隊其實只有幾十個人:“瓚常與善射之士數(shù)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有人考證說
就是這支只有幾十人的白馬義從
董卓作惡多端,公孫瓚曇花一現(xiàn)
演義小說中的劉備不但武功低微
但是在正史中,劉備是真正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狠角色:“遇賊于野,備中創(chuàng)陽(裝)死,賊去后,故人以車載之,得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怒鞭督郵
、殺車胄、斬蔡陽(正史中叫蔡楊)、火燒博望,都是劉備干的,有劉備在世至于劉備的武功
當然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37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卻讓后人膜拜了近1000年
下一篇:
春秋有月讀千年——再讀孔子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