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
別名:
武則天
、武媚娘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廣元
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
逝世日期:神龍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職業(yè):皇帝、政治家、詩人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廢唐,改國號為周;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
代表作品:《臣軌》《如意娘》
謚號:則天大圣皇帝、則天大圣皇后
年號:證圣圣歷神功久視神功神龍
享年:82歲
在位時間:690年―705年
陵寢:乾陵
生平簡介: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fā)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
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武則天上位: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在長安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則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唐太宗的兒子后來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yè)寺為尼,但是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蕭淑妃專寵,永徽二年,皇后復召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這年武則天26歲。武則天回宮后的確迅速打敗蕭淑妃,獲得高宗的寵愛,第二年便升為昭儀(二品),后還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兒子李弘。后來,武則天不滿昭儀之位。開始動起了當皇后的念頭。王皇后和蕭淑妃結成一派,和武則天周旋于后宮,后來武則天設計不惜犧牲自己的孩子殺死了王皇后,自己成為了皇后,而后又害死蕭淑妃。
武則天攻于心計,心狠手辣,兼涉文史。
武則天的長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過她的女兒之后,她就親手把女兒給掐死,并嫁禍于王皇后,高宗一氣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宮,后來被武則天暗中殺死。
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唐高宗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很多大臣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武則天前進的道路也因此充滿艱辛。唐高宗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為皇后,武則天隨后做出一系列舉動:殘忍地虐殺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讓自己的兒子李弘做了太子;為高宗出謀劃策,采用先易后難的策略,先后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后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高宗基本實現(xiàn)了君主集權。
唐高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繁重的國事必須由武則天來決斷。于是武則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則天攛掇高宗以孝順的名義,把祖宗封了個遍。追尊唐高祖李淵為神堯皇帝,他的皇后竇氏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為文武圣皇帝,長孫皇后為文德圣皇后。于是為了避諱,唐高宗自稱天皇,武皇后改稱天后!可見武則天這時的欲望有多大!
無字豐碑的秘密:
無字碑位于武則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今陜西乾縣),整個陵園規(guī)制仿照唐京長安城。
墓前有兩塊碑,一塊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則天的題詞:另一塊是武則天的無字墓碑。
一個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卻沒有刻一個字。其說法有幾種: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后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還有一種說法,武則天的兒子恨透了自己的母親,她本寫好碑文,卻被她的兒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塊無字碑。也有學者認為,石碑原本計劃刻字,但武則天死后政局動蕩,各派政治勢力,始終不能對武則天作出適當?shù)脑u價,因而便不了了之。還有一種說法,因為武則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別人不知如何寫碑文,所以沒有文字。
對于武則天歷來褒貶不一,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圣”之一。
寵幸男寵之謎:
《舊唐書》中記載的較為有名的武則天的面首(男寵)有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沈南等,他們都是相貌英俊、體格健壯的男人,能夠滿足武則天的荒淫欲望。
武則天的男寵數(shù)量很多,為了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公元698年,武則天成立了控鶴監(jiān)。公元700年初,她又將控鶴監(jiān)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成為歷代皇帝的“三宮六院”,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后”、“貴妃”,成為武則天“妃嬪”的總管。
歷代名人評價: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清代趙翼:“女中英主”。
趙翼評價武則天私生活:“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后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shù)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宋慶齡:“武則天是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難看出武則天也是個好妻子”。
毛澤東:“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家世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八世祖:武念,北魏歸義候
七世祖:武洽,北魏晉陽公
六世祖:武神龜,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北魏大中正、司徒,越王長史
高祖父:武居常,北齊鎮(zhèn)遠將軍
曾祖父:武儉,北周永昌王洛議參將
祖父:武華,隋朝東都丞
父親:武士彟,五十九歲逝世。
母親:楊氏,一說名牡丹,號太真(貞)夫人,封榮國夫人,九十二歲逝世。
兄弟姐妹
長兄:武元慶
次兄:武元爽
姐姐:武順,字明則,即后來的韓國夫人。死后追封鄭國夫人。
妹妹:名不詳,嫁郭孝慎
丈夫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子女
長子代王李弘,后封為太子,死后謚“孝敬皇帝”
次子潞王李賢,李弘死后,封為太子,死后謚“章懷太子”
三子唐中宗李顯
四子唐睿宗李旦
長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謚曰思。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詳,現(xiàn)有人根據(jù)《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武則天簡介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xiàn)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于天空之上。于稱帝后上尊號?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生平
武氏為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東)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長安,即今陜西省西安市。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實,富有。隋煬帝大業(yè)末年,李淵任職河東和太原之時,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從功臣?歷官工部尚書、黃門侍郎、判六尚書事、揚州都督府長史、利州、荊州都督等職,貞觀中,累遷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聽說年輕的武氏長得明媚嬌艷,體態(tài)豐腴,楚楚動人,且性格剛強,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后世訛稱武媚娘。武氏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圣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tài)呢??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終于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并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詔,將武昭儀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十一月初, 武皇后又派人將正被囚禁的廢后王氏和蕭淑妃各打一百棍杖、斷其手、足,投入酒甕之中,還氣憤不過地說:?令二嫗骨醉!?王、蕭二人在酒甕中哭喊了幾天幾夜,才氣絕而死。臨死以前,蕭淑妃大聲罵道:?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據(jù)說武皇后后來在宮中禁止養(yǎng)貓,而且常常夜夢王、蕭二人披頭散發(fā),在宮中作祟。所以,她在執(zhí)掌朝政以后,故常住東都,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皇后又捏造罪名,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至此,反對武皇后的大臣都被或貶或殺,一個不剩。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東都洛陽為神都,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號?圣母神皇?,在打擊反對派的同時,武則天還造祥瑞,建明堂(萬象神宮),并在佛教經典《大云經》中找到了女人稱帝的依據(jù),為自己稱帝大造輿論。載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六十七歲時,在洛陽則天樓,宣布改唐為周。稱?圣神皇帝?,改元天授。并降皇帝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武則天正式登上?皇帝?寶座,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從此?武周?取代了?李唐?。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敬暉等人聯(lián)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fā)動政變,殺死二張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同年十二月,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去世,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
武則天上位: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在長安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則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唐太宗的兒子后來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yè)寺為尼,但是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蕭淑妃專寵,永徽二年,皇后復召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這年武則天26歲。武則天回宮后的確迅速打敗蕭淑妃,獲得高宗的寵愛,第二年便升為昭儀(二品),后還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兒子李弘。后來,武則天不滿昭儀之位。開始動起了當皇后的念頭。王皇后和蕭淑妃結成一派,和武則天周旋于后宮,后來武則天設計不惜犧牲自己的孩子殺死了王皇后,自己成為了皇后,而后又害死蕭淑妃。
武則天攻于心計,心狠手辣,兼涉文史。
武則天的長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過她的女兒之后,她就親手把女兒給掐死,并嫁禍于王皇后,高宗一氣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宮,后來被武則天暗中殺死。
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唐高宗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很多大臣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武則天前進的道路也因此充滿艱辛。唐高宗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為皇后,武則天隨后做出一系列舉動:殘忍地虐殺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讓自己的兒子李弘做了太子;為高宗出謀劃策,采用先易后難的策略,先后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后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高宗基本實現(xiàn)了君主集權。
唐高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繁重的國事必須由武則天來決斷。于是武則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則天攛掇高宗以孝順的名義,把祖宗封了個遍。追尊唐高祖李淵為神堯皇帝,他的皇后竇氏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為文武圣皇帝,長孫皇后為文德圣皇后。于是為了避諱,唐高宗自稱天皇,武皇后改稱天后!可見武則天這時的欲望有多大!
無字豐碑的秘密:
無字碑位于武則天和高宗和葬于干陵(今陜西干縣),整個陵園規(guī)制仿照唐京長安城。
墓前有兩塊碑,一塊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則天的題詞:另一塊是武則天的無字墓碑。
一個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卻沒有刻一個字。其說法有幾種: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后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還有一種說法,武則天的兒子恨透了自己的母親,她本寫好碑文,卻被她的兒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塊無字碑。也有學者認為,石碑原本計劃刻字,但武則天死后政局動蕩,各派政治勢力,始終不能對武則天作出適當?shù)脑u價,因而便不了了之。還有一種說法,因為武則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別人不知如何寫碑文,所以沒有文字。
對于武則天歷來褒貶不一,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圣?之一。
寵幸男寵之謎:
《舊唐書》中記載的較為有名的武則天的面首(男寵)有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沈南等,他們都是相貌英俊、體格健壯的男人,能夠滿足武則天的荒淫欲望。
武則天的男寵數(shù)量很多,為了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公元698年,武則天成立了控鶴監(jiān)。公元700年初,她又將控鶴監(jiān)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成為歷代皇帝的?三宮六院?,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后?、?貴妃?,成為武則天?妃嬪?的總管。
歷代名人評價: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清代趙翼:?女中英主?。
趙翼評價武則天私生活:?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后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shù)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宋慶齡:?武則天是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難看出武則天也是個好妻子?。
*** :?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家世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八世祖:武念,北魏歸義候
七世祖:武洽,北魏晉陽公
六世祖:武神龜,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北魏大中正、司徒,越王長史
高祖父:武居常,北齊鎮(zhèn)遠將軍
曾祖父:武儉,北周永昌王洛議參將
祖父:武華,隋朝東都丞
父親:武士彟,五十九歲逝世。
母親:楊氏,一說名牡丹,號太真(貞)夫人,封榮國夫人,九十二歲逝世。
兄弟姐妹
長兄:武元慶
次兄:武元爽
姐姐:武順,字明則,即后來的韓國夫人。死后追封鄭國夫人。
妹妹:名不詳,嫁郭孝慎
丈夫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子女
長子 代王李弘,后封為太子,死后謚?孝敬皇帝?
次子 潞王李賢,李弘死后,封為太子,死后謚?章懷太子?
三子 唐中宗李顯
四子 唐睿宗李旦
長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謚曰思。
?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詳,現(xiàn)有人根據(jù)《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1、武則天是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2、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永徽六年(655年)在“廢王立武”事件后成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號“天后”,與高宗并稱“二圣”,參預朝政。高宗駕崩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3、武則天智略過人,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及《金輪集》,今已佚?!度圃姟反嫫湓姟?/p>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漢族。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民間起義,曾出現(xiàn)一個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705年退位。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武氏真名稱“曌”,起于她稱帝前夕。是她的堂外甥,鳳閣侍郎宗秦客所獻的12個新字中的第一個字。這個新造的“曌”字,盡管意思與“照”字相同,但結構特殊,能使人聯(lián)想到日月當空,光芒萬丈這一磅礴景象,這也可能是武則天獨鐘情于它,并選做自己名字的主要原因。則天二字是后世對她的稱謂。即因武則天當年是在則天門上宣布改唐為周的,更因“則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則”的含義。到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編撰《則天實錄》一書時,特用“則天”二字,來稱呼這位既是皇后,又當過皇帝的非凡女性。這是武則天這個特殊名字最早的出現(xiàn)。而武則天這一名稱,則是在近代對她的評價逐漸升高以后才隨之流行的。
人物生平
武士彠之所以能從一個庶族地主出身的豪商平步青云,貴為三品以上的高官,封為國公,正如李淵對他說的:“以能罷系劉弘基等,其意可錄;且嘗禮我,故酬汝以 官?!雹僭瓉砝顪Y父子起兵反隋時,武士彠是沒有參與密謀的;但在起兵前李氏父子派親信劉弘基、長孫順德募兵的過程中,引起隋將王威的懷疑,準備逮捕他們, 幸虧武士彠向王威進言,才免予追究,因此李淵給他記下這筆功勞。另外,還記起他在家殷勤款待自己的厚情,所以一再重用提拔。李唐統(tǒng)治者對于庶族出身的功臣不僅予以高官厚爵,而且還提高他們的門第地位,欽賜為士族。唐太宗為了打擊山東門閥士族,提高功臣的社會地位,令高士廉等修《氏族志》,規(guī)定評定士族, “不須論數(shù)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為等級”①。按照武士彠的官階爵位來說,應該是屬于新升的高級士族了。所以武則天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①《新唐書》卷二○六《武士彟傳》 ①《新唐書》卷六五《高士廉傳》。 】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
武則天《從駕幸少林寺》:“ 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br>這句表達的是傷父母亡故而不及孝養(yǎng)的思想感情?!俄n詩外傳》卷九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親人離去了就再也見不到了。
這首詩是武則天陪高宗游幸少林寺的時候寫的,詩有小序:“睹先妃營建之所,倍切煢衿,逾凄遠慕,聊題即事,用述悲懷?!薄跋儒敝傅氖俏鋭t天之母楊 氏,則天立為皇后,追贈楊氏為太原王妃(670年追贈其父為太原王)、魏王妃(684年追尊其父為太師、魏定王)?!盁︸啤?,孤獨之感。武則天因為見到已 故母親的營建之所,內心非常傷感,懷著“泣血”之情寫下這首詩。
唐代規(guī)定,父親去世守孝三年;父親健在,母親去世守孝一年;母死時父親已逝,則為母守孝三年。上元元年(674年),武后在“建言十二事”中提出,無論父親生死,母親去世都應守孝三年??梢?,對女性在家中地位予以尊重。
《舊唐書?禮儀志》有記載:上元元年,天后上表曰:“至如父在為母服止一期,雖心喪三年,服由尊降。竊謂子之于母,慈愛特深,非母不生,非母不育。推燥居濕,咽苦吐甘,生養(yǎng)勞 瘁,恩斯極矣!所以禽獸之情,猶知其母,三年在懷,理宜崇報。若父在為母服止一期,尊父之敬雖周,報母之慈有闕。且齊斬之制,足為差減,更令周以一期,恐 傷人子之志。今請父在為母終三年之服?!备咦谙略t,依議行焉。
榮國夫人楊氏(579-670)出身關隴地區(qū)的望族,是隋朝宰相楊達之女,一名牡丹。她是在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相里氏生的兩個兒子,也就是武則天同父異母的哥哥,武元慶和武元爽后來都被武則天干掉了)去世后,由李淵作主、桂陽公主(楊氏的堂嫂)撮合,以近40歲的年齡(有說是43歲)嫁到武家,成為武士彟 的續(xù)弦。已過不惑之年的楊氏嫁到武家以后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武則天是其中的老二。
【古代封建制度下外命婦中國夫人一級的封號,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國公之母、妻均封為“國夫人”,三品以上官員之母、妻則封為“郡夫人”。國夫人又加國名以區(qū)分,如魏國夫人、虢國夫人、榮國夫人等。宋代執(zhí)政以上之妻封“夫人”。 】
韓國夫人(?—668年?)武順,字(缺一字)則,太原壽陽人。武則天姐妹,追封鄭國夫人。武順嫁賀蘭安石,育有一子賀蘭敏之,一女賀蘭氏。其墓碑立于乾封三年(668年),武順大約死于那一年。其女賀蘭氏則可能是死于乾封元年。
因武則天成為皇后,故而武順可以比較自由地出入后宮。久之,與唐高宗李治有染。當時宮庭中也有傳聞武則天次子李賢是韓國夫人所生。其女賀蘭氏亦從高宗,母女二人共事一主。賀蘭氏被封為魏國夫人。
關于韓國夫人之死,有說其因病去世,也有因說其與高宗的關系,而被武則天妒恨,從而下了殺手。
相關史料
《舊唐書 列傳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諸子》
時正議大夫明崇儼以符劾之術為則天所任使,密稱“英王狀類太宗”。又宮人潛議云“賢是后姊韓國夫人所生”,賢亦自疑懼。則天又嘗為賢撰《少陽政范》及《孝子傳》以賜之,仍數(shù)作書以責讓賢,賢逾不自安。
《集古錄目 唐鄭國夫人武氏碑》
唐司列少常伯李安期撰,前戎衛(wèi)兵曹參軍殷仲容八分書。
據(jù)裴漼《少林寺碑》,永淳中,唐高宗御札又飛白書一“飛”字。武后當以此時從駕。永淳二年(683年)立詩碑于少林寺,載《金石萃編》卷60。如果 是武則天永淳元年從駕幸少林寺,寫下這首詩,那么她已經近60歲,母親已經去世多年。還有說法,此詩寫于咸亨三年(672年),母親去世才不過兩年,此前 她打算要為亡母在此處建一座塔,塔未建好,武則天念及母親生前種種,不禁悲從中來。
楊氏在嫁給武士彟之前是否曾經嫁過人已不可考,有文獻稱她出嫁之前曾身居佛門,至少史料里沒有提及武則天同母異父的哥哥姐姐。她嫁到武家,生下三個 女兒,57歲成了寡婦,受到前妻之子的冷遇。好在,有個讓她揚眉吐氣的女兒。她生前相繼被封為代國、榮國、鄭國夫人,享盡榮華富貴。不過,武則天初為太宗的才人,身份并不顯赫,娘家也沒有沾什么光。等到武則天掌權,楊老太太已經快80歲了?!巴蘸站袈蹈叩牵钁K慘黃泉路近?!?br>永昌元年(689年),武則天為其稱帝作準備,追尊其父為“周忠孝太皇”,其母楊氏為“忠孝太后”,并將楊氏墓改稱為明義陵(一說順義陵)。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稱大周皇帝,自尊其父為“太祖孝明高皇帝”,改稱其母為“太祖孝明高皇后”,改明義陵為順陵。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37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杜甫生平簡介
下一篇: 歷史人物|愛新覺羅·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