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而不同
西漢時期三個合陽國
陜西渭南有個合陽縣,其置縣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
。整個西漢年間共出現(xiàn)過三個郃(合)陽國:劉邦曾分封親兄劉仲為郃陽侯合陽
漢高帝七年(公元前 200 年),劉邦因代王劉仲棄國逃到洛陽
郃陽縣始置年代
郃陽縣在歷代地理著作中均有記載
出土于湖北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的竹簡《二年律令》
據(jù)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發(fā)掘者的整理研究
《二年律令·秩律》里記錄了秩數(shù)最高的一批縣級單位
郃陽屬于左馮翊
郃?合?
文獻記載合陽有合陽
、郃陽兩種寫法,而從秦漢時期出土材料來看,郃陽之“郃”字均從邑,為郃陽縣的專屬古用字。2004 年江蘇揚州市邗江區(qū)楊廟鎮(zhèn)楊廟村清理了一座漢初吳國墓葬
,墓主為劉毋智,史籍失載。墓中出土的一件漆耳杯上烙戳“郃陽侯家”“吳家”字樣,由于郃陽侯劉仲為吳王劉濞的父親,兩處烙戳關(guān)聯(lián)性較強,因而發(fā)掘者認(rèn)為墓主應(yīng)為吳王劉濞的親族。以此看,漢初郃陽侯的寫法并不同于《史記》中的“合陽侯”,而寫作“郃”。近年西漢陽陵邑出土一批印章和封泥
,其中一枚為“郃陽左尉”封泥。左尉、右尉均是令(長)的佐官即使到了東漢
,該縣仍然寫作郃陽縣。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有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 年)《漢郃陽令曹全碑》一通,此碑于明神宗萬歷初年(1573)出土于陜西郃陽縣舊城,《說文解字注》:“郃,左馮翊郃陽縣,從邑合聲。”先秦兩漢的考古材料均證明“郃陽”為當(dāng)時的唯一寫法
, “合”極有可能是《史記》《漢書》在流傳過程中傳抄錯誤之故。三個合陽國
西漢除了劉邦之兄劉仲被封為郃陽侯外,受封的合陽侯還有梁喜
、梁放、梁萌祖孫三代三人,魯孝王子劉平、劉平子劉安二人,后五人活動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漢宣帝至漢平帝之間(公元前 74—公元 5 年)。古今學(xué)者很容易混淆這幾位郃(合)陽侯
。《太平寰宇記·河北道十二·冀州》“信都縣”條中認(rèn)為漢初劉仲的郃陽侯國在信都縣
。從《漢書》記載來看,梁氏三代合陽侯的封地才是位于西漢時期的平原郡,即在信都縣境內(nèi)。劉平、劉安兩代合陽侯封地位于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不僅如此,其他記載也佐證了劉仲封國位于西漢左馮翊之內(nèi)
,即現(xiàn)在的陜西境內(nèi)。《史記·吳王濞列傳》載:“天子為骨肉故郃陽城始建于魏文侯十七年,歷經(jīng)戰(zhàn)國
、秦代,漢初為劉仲封國。由于漢初劉仲死后郃陽侯國并無子嗣及他人繼任,按照西漢侯國無人繼嗣而除國為縣的慣例(本文刊載于大眾考古2018年10月刊 作者高移東為中山大學(xué)人類學(xué)系研究生)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38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dāng)初為啥寧死不應(yīng),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