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生
在入朝作戰(zhàn)的志愿軍被俘名單中,有一個女性的名字,她叫楊玉華,也是記錄在案的志愿軍唯一被俘女兵。
楊玉華是四川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以志愿軍第180師護士身份入朝作戰(zhàn),主要負責救治、照顧傷員。1951年3月底,為扭轉被動局面,志愿軍決定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fā)動大規(guī)模反擊戰(zhàn),同年4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zhàn)役正式打響。
在第五次戰(zhàn)役中,志愿軍第180師損失慘重,很多戰(zhàn)士都被俘虜了,楊玉華因為生病而且和大部隊走散了,也成了美軍的俘虜,當時她只有16歲,還是個半大的孩子,但在美軍面前毫不怯場,一點都不害怕。
楊玉華當時剪著利索的短發(fā),衣服也是志愿軍普通軍服,一開始根本沒人注意到她是個女兵,直到后來才被美國人發(fā)現,并把她送進了朝鮮人民軍的女戰(zhàn)俘營中。在戰(zhàn)俘營中,楊玉華她們遭到美軍的粗暴對待,很多朝鮮女兵不堪欺辱自盡了。
楊玉華帶頭抗議,要求美軍遵守國際條約善待戰(zhàn)俘,結果遭到美軍用催淚彈鎮(zhèn)壓。在那段艱苦的歲月中,楊玉華在戰(zhàn)俘營中親手縫制了一面五星紅旗,每當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看看這面旗幟,這也成為了她堅持下來的動力。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束,楊玉華等被俘志愿軍戰(zhàn)士被遣返回國。楊玉華激動地揮舞著那面她在戰(zhàn)俘營中親手縫制的五星紅旗,表示自己的愛國之心。后來楊玉華返回了四川老家從事教育工作,直到1986年才從重慶實驗小學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楊玉華的丈夫劉英虎同樣也是志愿軍戰(zhàn)士,兩人在戰(zhàn)俘營里相識,并且互生愛意,回國不久兩人就結婚了,但遺憾的是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兩人的婚姻并沒有走到最后。
根據資料記載,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志愿軍實際被俘人員為21374人,其中有明確資料記載的女兵只有楊玉華一人。作為唯一被俘虜的女兵,楊玉華是不幸的,但同時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活著回來了。
作為一個只有16歲的孩子,楊玉華在戰(zhàn)俘營中沒有被兇殘的敵人嚇倒,她時刻銘記著自己是中國志愿軍的身份,并且通過縫制五星紅旗來向敵人表示絕不屈服的決心,不得不說楊玉華是一個合格的戰(zhàn)士。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41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