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wǎng)記者張海新9月29日報道:9月27日
圖片說明:圣母殿
晉祠的前身
圖片說明:金人臺上的四座金人(鐵鑄神像)之一
有文獻認為晉祠始建于漢代
圖片說明:晉祠公園中的戲樓水鏡臺
。修建于明清時期晉祠祠內(nèi)的周柏、圣母殿宋塑侍女像以及難老泉被稱為“晉祠三絕”
圖片說明:難老泉上方的匾額題字
晉祠建筑群的核心區(qū)在中路
圖片說明:位于圣母殿前魚沼飛梁一側(cè)欄桿上的題字。(攝影:張海新)
晉祠中的書法墨跡甚多
圖片說明:御書碑(局部)。(攝影:張海新)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
東方網(wǎng)記者張海新9月29日報道:9月27日,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采訪團一行來到位于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
、晉水之濱的晉祠,一同感受這座中國最古老、最豐富的祠廟建筑群的悠久歷史。圖片說明:圣母殿
,創(chuàng)建于北宋天圣年間(1023年一1032年)。(攝影:張海新)晉祠的前身
,是供奉周成王的弟弟、晉國始封諸侯唐叔虞的祠廟,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繼位,因境內(nèi)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圖片說明:金人臺上的四座金人(鐵鑄神像)之一,位于西南角
。金人臺的四角各立一尊北宋元祐、紹圣年間所造的鐵鑄神將,其中東北角的一尊為1913年補鑄。(攝影:張海新)有文獻認為晉祠始建于漢代
,目前可見的確切記載見于北魏酈道元的名著《水經(jīng)注》:“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逼浜笥謿v經(jīng)北齊、隋圖片說明:晉祠公園中的戲樓水鏡臺。修建于明清時期
,“水鏡”二字源自《漢書·韓安國傳》中“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的典故。(攝影:張海新)晉祠祠內(nèi)的周柏、圣母殿宋塑侍女像以及難老泉被稱為“晉祠三絕”
。圖片說明:難老泉上方的匾額題字
,“難老”二字為傅山所書。(攝影:張海新)晉祠建筑群的核心區(qū)在中路
,由東向西,一條中軸線串聯(lián)起全祠的精華。水鏡臺戲樓之后是金人臺,金人臺之后是對越坊,對越坊的西邊是獻殿,過了獻殿就是著名的魚沼飛梁,這座十字型橋梁與最后面的圣母殿相接。圖片說明:位于圣母殿前魚沼飛梁一側(cè)欄桿上的題字。(攝影:張海新)
晉祠中的書法墨跡甚多
,而且品級高。其中現(xiàn)存的御書碑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書法。李世民輔佐其父李淵起兵反隋時曾在晉祠禱告。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于貞觀二十年(646年)東征高麗歸來時又至晉祠,親筆寫下《晉祠之銘并序》,并刻立石碑。圖片說明:御書碑(局部)
。(攝影:張海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
,黨和政府對晉祠的保護高度重視。1961年晉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42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