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開國皇帝對于功臣都是非常的忌憚的,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的,能夠跟功臣和平相處的皇帝畢竟很少,朱元璋選擇祭起屠刀,大肆屠殺開國功臣,但是今天要說的宋太祖趙匡胤就不一樣了,他選擇的是和平的手段,杯酒釋兵權,但是卻偏偏漏掉了一個人。
宋太祖的皇位是由于手下黃袍加身得來的,總體來說,皇位得來的很容易,也沒有血腥,并沒有造成許多的殺戮,正是因為這樣,趙匡胤才有了擔心,因為別人能夠自己黃袍加身,其他人也能夠這樣做,所以他就非常的擔心,但是趙匡胤又是一個非常寬厚的人,并不想殺了這些親信。
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來了,就是解除他們的兵權,給他們許多的財富,但是手上不能夠再有兵權了,因為手里有兵隨時都可能會造反。
于是千古流傳的杯酒釋兵權便發(fā)生了,手下的這些功臣們都是很有眼色的,知道趙匡胤的擔心,所以都是輕輕松松的將自己的兵權交了出去,安心的享受財富,不僅如此,趙匡胤還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就是保證兵權的穩(wěn)定,設立了分權制度,也是從宋朝開始,中國的軍隊力量逐漸弱小,因為將不知兵,在下一篇文章給大家說。
雖然杯酒釋兵權了,但是卻漏了身邊的一個人,這個人也是跟他鞍前馬后,因為兩人是親兄弟,這就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
趙匡胤的想法就是自己的親兄弟是要信任的,事實上也是這么做的,他不僅沒有將趙光義的權利變小,而是加大了他的權力,這也為后面發(fā)生的事情做了鋪墊,因為在十幾年后的一天晚上,趙光義不僅殺了自己的哥哥,登上了皇位。就這樣,趙匡胤一脈就徹底沒了。
所謂的后世傳的趙家的皇位是要傳給兄弟的,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內(nèi)容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若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趙匡胤奪得天子以后就選擇了?杯酒釋兵權?,是一種善意的懷柔政策,趙匡胤還是有著善良的一面。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開國帝王殺死開國功臣的這件事情已經(jīng)成為了政治斗爭的潛規(guī)則,開國功臣在開疆拓土建立國家的過程中是肱骨之臣,但是在國家治理過程當中卻成為了絆腳石,他們依靠著自己過往的功勞恃寵而驕。經(jīng)常做出違反法度的事情而不自知,對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存在重大隱患,同樣他們手中的軍權威脅著高高在上皇權的統(tǒng)治。
很多帝王都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功臣進行大清洗運動,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斗爭。朱元璋和劉邦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他們手下被殺的功臣不計其數(shù)。趙匡胤采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開國功臣手中的軍權,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舒舒服服的過完自己下半輩子,趙匡胤也算是一副菩薩心腸。
歷史上能夠做到趙匡胤這種做法的開國帝王微乎其微。他們上臺就開始大殺四方,確立自己帝王的威望,一場酒席既保全了自己帝王的尊嚴,又保全了曾經(jīng)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大臣的性命。殺戮反而是掩蓋自己內(nèi)心脆弱的一種做法,朱元璋和劉邦對于自己沒有信心,采用殺戮的方法解決問題,這反而更加彰顯了自己內(nèi)心的脆弱和無能。
作為至高無上的帝王,殺死自己的臣子易如反掌。然而在兩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方式,更加彰顯人生智慧,趙匡胤心胸開闊才能容許開國功臣留在這個世上,朱元璋和劉邦心胸狹隘,容不得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活在世上。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方法,為后面朝代解決工程問題提供了一條和平解決方法的道路。
趙匡胤的死是一個歷史性的謎團,有的說是暴病身亡,有的說是被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謀殺的。趙匡胤的死由于證據(jù)不全,屬于是死的不清不楚。
趙匡胤自己篡了后周的皇位,自己還假惺惺的說是被部下黃袍加身被迫稱帝的,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他在背后的點頭承認謀劃,誰會有這么大的膽子來準備黃袍,將黃袍弄到自己的身上呢?
不過我們用另一種眼光來分析趙匡胤,其實他是一個比較仁義的明君,他并沒有加害開國功臣,雖然手段不是很光明,但是趙匡胤做的卻是非常的光明磊落。他不費一刀一卒就坐上了龍椅,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哪個不是踩著眾將士的白骨坐上的龍椅,唯有趙匡胤一人兵不血刃的就做了皇帝。
趙匡胤不放心那些有兵權的大臣,于是就策劃了”杯酒釋兵權“,將這些大臣們的兵權全部收回,寬宏大量以禮相待,賞賜給他們豐厚的財產(chǎn)會老家安度晚年,這個是很少有君王可以做到的,比如朱元璋、劉邦就是做不到的。
趙匡胤的身體也是一直非常好,是一個武將出身,也沒有沉迷于女色和補藥當中。但是趙匡胤忘記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這個弟弟的兵權和地位是非常厲害的,算是當時朝廷中二把手。
在公元976年,在北伐契丹的路上宋太祖還特意叫上了自己的弟弟到營中喝酒,第二天早上趙匡胤卻離奇的死在了軍營中。趙匡胤就這樣離奇的死掉了,很多的人猜測是被自己的弟弟謀殺的,因為最后繼位的是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把權力牢牢握住,做法是對還是錯?
唐朝末年,朱溫取代了唐哀帝,建立了后梁政權,這也就宣告了唐朝的結束。之后的一段時間就是五代十國時期了,但是短短五十多年,五代就被趙匡胤給終結了,而趙匡胤也建立了宋朝,開始了另一個朝代的歷史。說起趙匡胤,人人都知道他把武將們的權力都收了回來。那么,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把權力牢牢握住,做法是對還是錯?
趙匡胤本來也只是一位地位不高的人,但是自從陳橋兵變發(fā)生之后,他就成了大家都比較擁戴的大人物,很快就建立了宋朝,成了人們所熟悉的宋太祖。成為君主的趙匡胤不想重蹈唐末和五代十國的覆轍,于是就聽信了手下臣子的話,準備把武將們手中的兵權都給收回來,這樣就不會再有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那種割據(jù)勢力各占一方的局面了。那么要拿回兵權也不是那么好辦的事情,必須有一個好方法,否則激怒了大將們,他們直接舉兵反抗,后果很嚴重。
不過趙匡胤還是有辦法的,他召集了手握兵權的大將們,說是請他們參加宴會,實際是帶著目的的。當時趙匡胤舉杯敬酒,但是在敬酒的時候很委婉地說出了自己的顧慮:“我雖然成了一代君王,但是從那時起就沒睡過一次好覺,還不如一個節(jié)度使自在?!边@些武將也都不殺,知道趙匡胤想表達什么,于是都紛紛跪下表忠心。但是趙匡胤說了,對于你們,我還是絕對的信任,但是怕你們手下的副將們不受管制,到時候你們也無可奈何。
之后這些武將們都紛紛交出兵權,寧愿去做一個節(jié)度使,也不愿意再當禁軍的將領。從這次的杯酒釋兵權之后,大宋的兵權都集中在了趙匡胤手中,另外,為了防止別人像他一樣用武力奪權,他就推行了重文輕武的政策。從這個時候開始,大宋的文化和經(jīng)濟得到了發(fā)展,看上去特別繁榮,殊不知,這也是宋朝江山受到威脅的時候,大宋的安定也沒有了保障。其實小編認為,趙匡胤不該這么做,原因是這樣。
首先,他收兵權只是為了防止武將們篡位,但有兵權的武將都是跟著趙匡胤很久的人了,發(fā)動兵變的概率還是很小的??涩F(xiàn)在兵權全部收回之后,這些兵將沒人帶領,所以一旦發(fā)生戰(zhàn)事,也發(fā)揮不出應該有的實力。也正是這一點原因,大宋經(jīng)常遭受到外部少數(shù)民族部落的侵擾,給大宋的安定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大宋的發(fā)展。
不久之后,契丹逐漸崛起,甚至在后來還改成了遼,大舉攻打宋朝的邊疆地區(qū)。而長時間重文輕武的宋朝,文化發(fā)展是比較到位,但是軍隊的戰(zhàn)斗力遠遠不如從前,所以就只能靠著后來的幾位名將跟少數(shù)民族抗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宋朝的發(fā)展。所以說,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雖然牢牢握住了權力,但也影響了大宋的基業(yè),小編覺得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歷史上有些事情總是那么的相似,成就大業(yè)后帝王,都會在政權建立之初,第一件事就是對一起開疆擴土的功勛大臣做一番清理,漢朝的劉邦將異性諸侯紛紛誅殺,明朝朱元璋的開國功臣則都被他一一鏟除,皇帝們這樣做的心思自然是害怕有朝一日,功臣們擁兵自重,不服管教,真實起兵謀逆。
趙匡胤在黃袍加身篡權奪位后,建立了宋朝,但是他也有著諸位皇帝的憂慮,畢竟他這個皇帝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當上的,后來又出了前朝的昭義節(jié)度使和淮南節(jié)度使起兵某亂的事,趙匡胤的擔心便愈加嚴重,于是就有了后來杯酒釋兵權的典故。
石守信石守信是趙匡胤最信任和器重的人,曾經(jīng)擔任過趙匡胤的副手,在他卸下兵權后,被派到了山東東平縣一帶,隨后他便不問政事,專心斂財,攢下了萬貫巨財。石守信在東山待了 十七年,宋太宗時,曾被在度啟用,征戰(zhàn)大遼,獲封衛(wèi)國公。太平興國九年,石守信去世,享年五十七,被賜謚號?武烈?,追封威武郡王。
高懷德高懷德是趙匡胤的妹夫,卸下兵權后,改任德軍節(jié)度使,后加任同平章事一職。宋太宗即位后高懷德又兼任檢校太師和侍中。太平興國七年,高懷德改任武勝軍節(jié)度使,七月就去世了。朝廷先是追任中書令,又追封渤??ね?,賜謚號武穆。
王審琦王審琦交出兵權后,在京人忠正軍節(jié)度使,開寶二年以后擔任過御營四面都巡檢,許州鎮(zhèn)守,同平章事。王審琦于開寶七年過世,享年五十歲,朝廷追贈中書令,追封瑯琊郡王,下葬之日,太祖又為他停朝致哀,后又加封秦王,賜謚號正懿。
張令鐸張令鐸卸任后,被派到了鎮(zhèn)寧軍任節(jié)度使,張令鐸的女兒后來嫁給了太祖的三弟趙光美。開寶二年入朝后,便因病留在京城,第二年開春就病逝,享年六十歲。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44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驪宮高處在此!唐玄宗曾登高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