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一本馳名中外的古典小說,頗受人們的喜愛。人們都會向往梁山好漢快意江湖、嘯聚山林的生活,也會因為好漢們悲慘的結(jié)局感到惋惜。宋江接受招安聽從朝廷派遣征剿方臘后,落得''只剩得三十六員''的境地。然而,卻早已有人識破宋江偽善的真實面目,另謀他路,功成身退。
''家住潯陽江浦上,最稱豪杰英雄。''混江龍李俊,雖在梁山好漢中排名并不矚目,卻一直分析局勢,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李俊在登上梁山之前,本是潯陽江上販賣私鹽,憑借自己高深的水性,得到混江龍的綽號。
雖然李俊在揚州已經(jīng)成就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但他深知販賣私鹽這種行為為朝廷所不容,鹽梟的日子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便在心中考慮別的發(fā)展方向。恰巧此時,李俊聽聞宋江的梁山幫,便起了改投梁山的想法。憑借自己的消息網(wǎng),李俊設(shè)計三救宋江,名正言順地加入了梁山集團。
水滸傳第36回,宋江被發(fā)配江州,在黑店中被李立下了蒙汗藥,在李立磨刀霍霍之時,李俊趕到救下宋江。宋江對李俊千恩萬謝,當即兩人便結(jié)拜兄弟。此后,宋江后穆家兄弟追殺,逃到潯陽江上,遇到張橫趁火打劫,危急時刻,李俊再次趕來相救。
水滸傳第40回,宋江因為寫下''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反詩被官府捉拿,被判處斬首示眾,李逵帶領(lǐng)十七位梁山好漢前來營救,李俊也在中途加入。在劫法場過程中,李俊還直接生擒了告發(fā)宋江的黃文炳。此時宋江對待自己的結(jié)義兄弟李俊已是肝膽相照,便邀請他一起上了梁山。
加入梁山之后,李俊并沒有爭當出頭鳥,他始終以一個看客的視角,見證梁山的發(fā)展。在招兵買馬的過程中,他看到了梁山發(fā)展的隱患:梁山集團僅僅只是一群土匪,資金并不能維持集團自給自足,而在打家劫舍的過程中,又必定會失去百姓的好感。
此時的李俊,已經(jīng)漸漸萌生了離開梁山的想法。水滸傳第80回,在宋江放走高俅并提出招安路線之后,李俊沒有像林沖、武松激烈反抗,也不像阮家兄弟暗中使壞,他始終保持著''墻頭草''一般的態(tài)度。
朝廷招安梁山后,派遣其四處征戰(zhàn),為的就是讓梁山損兵折將。果不其然,征田虎、平王慶后,已經(jīng)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候。第109回,在梁山軍凱旋之時,朝廷下令,禁止梁山諸將入城休整,僅分發(fā)幾頂帳篷,差遣其露宿城外。
這個時候宋江已經(jīng)沒有了斗志,只想做個小官封妻蔭子。宋江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和朝廷鳥盡弓藏的做法讓李俊堅定了離開梁山的想法。路過蘇州,李俊以中風身體不足以支撐回到京城為由留在蘇州。宋江并未挽留,留下童氏兄弟陪同,便自己繼續(xù)前往京城。宋江走后,李俊便帶著童氏兄弟遠渡海外,成了暹羅國(今泰國)國主,安享晚年。
除李俊外,還有一人更是在梁山鼎盛時期便''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此人便是入云龍公孫勝。公孫勝本是山上道士,心中存有普渡眾生的宏偉目標,便下山修行。
第16回,公孫勝與晁蓋等人參與七星聚義奪取生辰綱,與梁山好漢結(jié)下友誼。后宋江上山,靠著自己的才能,宋江地位水漲船高。此時,公孫勝獲知宋江的理想是建功立業(yè),封妻蔭子,便料到宋江之后必會接受朝廷的招安。
作為道士行走世間的這些年,公孫勝深知百姓疾苦以及官場黑暗,不愿背棄自己的理想成為朝廷鷹犬,他便以探望老母為由下山。后來梁山攻打高唐州受阻,戴宗、李逵尋上二仙山,公孫勝掛念梁山老友,便出山迎敵,大敗高唐州。梁山招安并平定淮西后,向眾兄弟辭行回薊州潛心修道,從此隱居在山林泉石之中。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48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