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人與人彼此連接。
有連接就有沖突,有沖突就有是非。
明辨是非是內(nèi)心的準(zhǔn)則,爭辯是非卻只是口舌的搬弄。
莊子說:不遣是非,與世俗處。
聰明人,不爭辯是非,與世俗相處,活得自在從容。
不辯,是一種大氣
蘇軾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p>
世間有大勇的人,被人侮辱誹謗,也能“寵辱不驚,淡定從容”。
清朝有個人叫魏廉訪,他的父親是一名醫(yī)生。
有一天,魏老先生被請到病人家中治病,他走后,病人發(fā)現(xiàn)藏在枕頭下的十兩銀子沒了。
病人的兒子懷疑是魏老先生拿的,魏老先生不加辯解,就把銀子給了他。后來,病人康復(fù),在床下找到了銀子。
病人帶兒子一起登門道歉,老先生卻毫不介意。魏老先生說:“我受點委屈不要緊,讓你心情安順,快點康復(fù)更重要。”
父子倆感激涕零,叩頭不止,從此魏善人的名聲也傳開了。
古人常說:德為福壽之本。
魏老先生兒子后來高中進士,官至臬臺,老先生八十歲的時候,還得到了皇帝的封誥。
莊子有言: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大智慧大而化之,小聰明才會爭論是是非非。人生難免會受委屈,有大格局的人,不爭眼前的榮辱,不在意一時是非。
遇到責(zé)難,忍辱不辯,退一步讓一分,用自己的力量去背負(fù)、化解是非。他們內(nèi)心大氣而篤定,寬容而仁慈,福澤也比常人深厚。
不辯,是一種豁達
莊子說:“夏蟲不可語冰。”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wù)摱?。它沒見過冬天的冰雪,沒有感受過冬天的寒冷,你說再多也是白費口舌。
所有的爭辯,都必須是共同層次的交流。層次不同,爭辯不僅沒有意義,還會帶來災(zāi)禍。
世界這么大,什么樣的人也有,不是所有人都講道理,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爭辯。
蘇軾在黃州,也曾被醉漢沖撞,他卻毫不在意,一笑而過。
狗咬了你一口,認(rèn)倒霉就是了,何必再去咬它一口。
退讓不是軟弱,而是一種豁達。人活到一定年紀(jì),不語是成熟,不辯是智慧。
不辯,是一種格局
莊子說:“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p>
萬物都有其存在價值和依據(jù),所謂的是非對錯,都是別人強加的。
一個人見識得越多,就越明白爭辯是非沒有什么意義。
道長問一個年輕人:“我手里有一堆爛泥和一粒金子,你選哪個?”
年輕人說:“當(dāng)然選金子。”
道長說:“如果你是一粒種子呢?”
爛泥和金子,價值的高低不是看本身,而是取決于你是誰。
立場不同,選擇不同,是非的觀念,也就不一樣。
知乎上就有個問答:“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這樣說道:
“懂得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伸出來的思考方式?!?/p>
一個人的眼界越開闊,看問題的角度也更多元,越能包容不同,爭辯也就越少。
不辯,不是因為懦弱,而是因為見識多了,明白多了,內(nèi)心也就不再狹隘,不再偏執(zhí)。
不辯,是一種成熟
一個人閱歷越豐富,就懂得沉默,面對是非總是一笑而過。
他們見識的太多,不會大驚小怪,不會固執(zhí)己見,更不會在意別人的評頭論足。
宋朝宰相呂蒙正,從小家貧,中了進士之后,因為皇帝賞識,沒過幾年就升任參政。
下朝的時候,有人在背后譏諷他:“一臉寒酸樣,也配參政嗎?”
他卻假裝沒有聽到,頭也不回往前走。
身邊的同僚憤憤不平,想要回頭理論。
他拉住同僚說:“不必理會,他怎么說是他的事,與我又沒有什么損傷?!?/p>
身邊的人為之折服,說他將來必能當(dāng)宰相。果然,他后來做到了宰相。
莊子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p>
一個內(nèi)心豐盈的人,別人的贊嘆不能讓他更用力,別人的非難不會讓他更沮喪。人生一世,短短幾十年,只為自己而活。別人怎么看我們,是別人的事。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fā)展之規(guī)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xué),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zhèn)饕痪湓?,假傳萬卷書”。“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xué)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tài)。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diào)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xiàn);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復(fù)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復(fù)雜,再從復(fù)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于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rèn)同。
精于心,簡于形??絾栰`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赐噶瞬徽f透,高境界;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后的不透徹,明白后的不明白,難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復(fù)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yuǎn)。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fēng)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zhì)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xué)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dāng)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籠,當(dāng)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tài)。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biāo)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tài),須當(dāng)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長:“砍柴擔(dān)水做飯?!毙姓邌枺骸澳堑玫篮竽??”老道長:“砍柴擔(dān)水做飯?!毙姓哂謫枺骸澳呛沃^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擔(dān)水即擔(dān)水,做飯即做飯?!崩系篱L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里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dāng)下放下,當(dāng)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負(fù)擔(dān)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xí)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yīng)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xiàn)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復(fù)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jié)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tài),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xiàn)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松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于自己的風(fēng)景終會出現(xiàn)。
生活容不容易,關(guān)鍵看你怎么活。處境在于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復(fù)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dāng)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灑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xiàn)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tài),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yuǎn)向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fēng)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yuǎn)。
人的一生,注定要經(jīng)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jīng)歷注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于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松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安心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人生就像水一樣,越攪動越渾濁。停止攪動,才能重回清澈。不爭辯,人就會少去很多的煩惱,活得自在而灑脫。
本文作者:洞見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55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