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舒適自由...
作者:龍靖 來源:哲學(xué)(ID:zhexue867) 俗話說:“距離產(chǎn)生美。”
有的人,總是希望自己與對方的關(guān)系,能夠近一點、再近一點。
結(jié)果,因為走得太近,導(dǎo)致本來和諧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裂痕。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并非越近越好。
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讓雙方都感到舒適、自由。
不越界
有位作家曾說:“人類的一切痛苦,都源于缺乏邊界感?!?/strong>
一個人如果缺乏邊界感,那么,再親近的關(guān)系也會漸漸變得疏遠。
有的人,自恃與對方關(guān)系親近,就肆意地向?qū)Ψ教岢鲆螅瑓s不考慮對方是否方便。
如果對方拒絕,他們便會埋怨對方薄情寡義。
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再親密,也需要分出個“你我”。
不分你我的肆意索取,只會讓對方心生反感,最終選擇離開。
聽過一句話:“人與人最舒服的關(guān)系,是熟不逾矩?!?/p>
有的人,一旦與對方熟悉了,便“近之則不遜”,肆意拿對方的缺點開玩笑。
如果對方介意,他們便會說對方“心胸狹隘”,“開不起玩笑?!?/p>
玩笑,如果對方不覺得好笑,那么,就不再是玩笑,而是變相的“羞辱”了。
越是親密的關(guān)系,就越需要一點“相敬如賓”的意識。
如此,才能讓關(guān)系更加和諧、長久。
不討好
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從塵埃里開出花來?!?/p>
一段關(guān)系,一旦需要其中一方降低自己的身段,來迎合另一方,那么,這段關(guān)系便已經(jīng)到了盡頭。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講究一個緣分。
如果緣分到了,自然就可以相處舒服;
如果緣分不到,即使低三下四來討好對方,最終,也只能是讓自己受盡委屈,讓對方更加低看了自己。
對的關(guān)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就像舒婷在《致橡樹》中所說:“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p>
唯有平等,才能相處不累。
蔣方舟說:“真正欣賞你的人,是欣賞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或者故作討喜的樣子?!?/p>
在一段對的關(guān)系中,我們只需要做真實的自己,就足以令對方喜歡我們;討好的行為,反而會背離真實的自己,讓對方心生反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不要因為自己的缺點,就低看了自己,就覺得只有討好,才能獲得對方的“喜歡”。
真正喜歡你的人,會因為你的優(yōu)點而喜歡你,同時,也會包容你的缺點
不計較
古語云:“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懂得在小事上“裝糊涂?!?/p>
有一次,楊絳與錢鐘書為了一個法語的發(fā)音而爭執(zhí)不下。
楊絳嘲笑錢鐘書的發(fā)音有鄉(xiāng)音,錢鐘書則認為楊絳自以為是。
后來,請了一個法國人來做公斷,結(jié)果是錢鐘書錯了。
楊絳后來說到:“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
一個人如果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與親近的人爭執(zhí)不休,那么,即使最后爭贏了,也是輸了。
鮑叔牙曾與管仲一起做生意。
分紅的時候,管仲總是多拿一部分。
旁人認為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說道:“他家庭比較貧困,我富裕點,他多拿點也是應(yīng)該的?!?/p>
后來,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感嘆道:“我曾與鮑叔牙一起做生意,經(jīng)常多拿分紅,鮑叔牙不認為我貪婪,知道我是因為貧困才這樣做的?!?/p>
一個人能夠體諒對方的難處,不為小利斤斤計較,不僅僅是一份大度,更可以令雙方的感情,更加深厚。
▽
有人說:“三觀不同,不必強融?!?/p>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強求不來的。
遇到頻率一致的人,那就好好珍惜,以誠待之;遇到頻率不一致的人,那就順其自然,做好自己。
只要我們不斷精進自己,讓自己變得優(yōu)秀,同頻的蝴蝶自來。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58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蘇軾:當你明白無常,你就不會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