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沒有過好這一生?”
古人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王陽明曾說:“知行合一?!?/strong>
老子則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可見,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出在了我們自身,如果我們沒有悟透自己,悟透生活,悟透人生,那么再努力都是徒勞的。
悟透自己
作家周國平在《靈魂只能獨自獨行》中說:“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真實自我的發(fā)現(xiàn)。”
一個人想要悟透自己,就要先讓自己處于一個“悟”的環(huán)境。
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置身于喧囂之外,真切地體察到自己的內(nèi)心,更好地反省自我。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并非是一個天資聰穎之人,但他卻很擅長與自己獨處,勇于修正自己。
相傳有一次,曾國藩就和朋友生了嫌隙,情急之下的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出了錯,甚至還出言責怪了朋友。
但當他回到家中,像往常一樣反思自己的言行時,他才認識到是自己犯了錯,“宜速改過,當面自認不是?!?/p>
曾國藩的一生,就是在獨處中自省的一生。
他的人生和事業(yè)之所以能有一定的高度,不是因為他不會犯錯,而是他在不停地反思自己,悟透自己。
當我們靜下心來,去思考,去感知,就會了解到自己的無知,看到自己的不足。
正如儒家所講的“慎獨”,便是說,人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偽裝成一個君子,說好話行善事,可一旦獨處時,就脫下了君子的外衣,露出了小人的面目。
你真實的樣子,其實就是你獨處時的樣子。
人這一生最可悲的,便是寧愿做人群中的小丑,也不愿在獨處中做一個智者。
與其自我欺騙,成為他人的笑柄,不如內(nèi)心坦蕩,去做最真實的自我。
一個人只有邁過自己心中的坎,看清自己的“骯臟之處”,接納自己是個“愚者 ” ,他的心靈才會越來越純凈,心胸才會越來越寬廣。
如果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就要及時的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悟透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算是清醒地活。
悟透生活
什么樣的生活,算是生活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有人會說,活著,便是生活。
也確實如此,有了生命才能生活,同樣,沒了生活,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
那么,一個人如何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有位哲人說得好:“你有怎樣的思想,就有怎樣的生活?!?/strong>
一個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去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去感受,去接近,去悟透。
詩人艾青說:“時間如順流而下,生活如逆水行舟。”
生活就像是一個天平,一頭是“人前富貴”,另一頭是“人后受罪”。
著名的實體企業(yè)家曹德旺,跟著父親賣過煙絲,擺過水果攤。
年幼的曹德旺,每天凌晨三點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去批發(fā)貨物,甚至連一包七分錢的煙都買不起。
吃盡苦頭的曹德旺,即便后來身家過億,也不忘讓自己的孩子去流水線上打工,做最底層、最辛苦的活。
他還常常和孩子們說:“吃苦三年,成就半生?!?/p>
人,只有吃透了生活的苦,才能享受人生的甜。
王陽明曾說:“工作就是修行,紅塵就是道場。”
人生最好的解脫之法,就是把生活當做修行,把所有的坎坷與折磨,喜悅與收獲,當做生命最好的賜予。
或好或壞,或悲或喜,都是讓我們覺悟生活,感知生活的。
世間有太多人活在假象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們才發(fā)現(xiàn)生活最好的意義就是活好每一刻。每一個沒有認真生活的日子,都是對生命莫大的辜負。
當我們悟透了自己,選擇了一種生活,就要在這場修行中,找到生活的意義,找到生命的價值。
只有不斷地去體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悟透生活,活在當下,才能活出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悟透人生
人生如棋局局新。
在輸贏和得失面前,我們總是無能為力。迷茫的時候,人在局中,悟到的時候,人已在局外。
作家白落梅說:若用平和的心態(tài),看凡間一切,簡單明了。若用復雜的心態(tài),則為世相所迷。
人來世上這一遭,簡單說,便是生老病死,往深處想,便是要活出一個“心境”。
兩朝名相黃洽,常常和周圍人說:“仰不欺天,俯不欺人,那么還有什么必要向誰求助,以圖厚福呢?”
杜甫也在詩中說:“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無論是黃洽順風順水的一生,還是杜甫潦倒窮困的一生,他們的人生中都顯露著淡然的心境。
他們不在高處爭名奪利,而是在平淡的人生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活法,除此之外,別無他求。
他們滿足于平凡的生活,卻也在這樣的生活中自得其樂。
他們深知,人生的最高處也是人生的最低處。
一位哲人曾說:人這一生要解決的事情,不是該要什么,而是不該要什么。
身陷欲望和執(zhí)念,只會打亂內(nèi)心的寧靜,錯過更多更美的風景。
人生苦短,與其在世事浮沉中苦苦掙扎,不如學著放下,放過自己,讓生命歸于平和。
讓往事隨風而去,讓疲憊的身心得以休憩,平靜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王陽明說:“吾儒養(yǎng)心,未嘗離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strong>
紅塵煉心,煉就的便是一顆坦然之心,一切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天命。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悟到自己的不足,悟到生活的滋味,放下執(zhí)念,順應天命,活出精彩的人生!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60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