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精氣神以先天言之,所以別于后天也。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后天而存,存而有象。先天精氣神,顧名思義,就是天地誕生之前的精氣神。不過經(jīng)過千年的發(fā)展,后世丹書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比如,把先天分為,人之先天,道之先天,后天之先天,先天之先天。說法不一,具體要用哪一種,必須要用某一祖師,某一派系系統(tǒng)的理論來看,不能東一片,西一塊的湊在一起?,F(xiàn)代有很多這樣編寫所謂的功法的,對一些新人或者實修不夠的人來講,好像很在理,但對一些通辨之士,其文,卻是漏洞百出。
先天者,玄玄之祖,妙妙之宗,不入先天,不過是徒費精神,搬弄識神,很多人修煉很多年,以為自己功力深厚,到底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丹道修行中,對先天“精氣神”的看法.png" />
先天精氣神,紫清翁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是即所謂元精、元氣、元神也。精氣神而曰元,是本來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后天不得先天,無以生,先天不得后天,無以存。要求先天,先立后天。所以大多數(shù)丹經(jīng),都是叫人先練后天,筑基穩(wěn)固,再求先天藥物。
心印經(jīng)曰:上藥三品,神與氣精?;谢秀便?,杳杳冥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從無守有,頃刻而成。
精氣神,其用為三,其體為一。所以道德經(jīng)教人,抱一以為天下式。天生一物變?nèi)?,元精元氣與元神,丹道貴用逆法,逆反三才歸于一氣,結(jié)成圣胎,寒光默默,以補天數(shù),以養(yǎng)道形。曰恍惚、曰杳冥、曰有無,則為無形之物可知。惟此元精如珠如露,純粹不雜,滋潤百骸;元氣如煙如霧,貫穿百脈;元神至靈至圣,主宰萬事。知之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學者若能識得此三藥,則修道有望。說這么多,那這先天之物,該如何求?
我開始就講,天下道術(shù),只要與道字相關(guān),就出不了道德經(jīng)。其云: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人修道,不就是要返道之德,從道之行?先天本無象,唯在心得,道不可言,唯有心契。所以丹經(jīng)講,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從人日用的角度來講,平常,人用眼睛看東西,用耳朵聽聲音,用手去摸東西。這是人后天的行為,若是要返歸到先天的狀態(tài),就要去掉這些后天的行為。本來正統(tǒng)丹經(jīng),就要求人在打坐時,攢足五行,和合四象。眼不視,則魂不走在肝,耳不聞則精不走,身不動,則意不走,在脾,舌不聲,鼻不聞。來達到一種抑制后天返回先天的狀態(tài),才能生先天之物。學丹的人,切莫不要違背這原指,落入旁門中。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61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師徒之道緣
下一篇: 放(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