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臨江仙》。
隨著《三國演義》的不斷翻拍與熱播,三國歷史在人們心中留下一席之地,經(jīng)演員們的演繹,每個人物又留下了自己的特色,拋開《三國演義》美化情節(jié),以《三國志》歷史來看,魏、蜀、吳三國堪稱“完美”的名將又是誰呢?
曹魏名將:張遼
曹操對于人才的策略一向都是“軟硬皆施”,為留下一位能人他能禮賢下士,也能加以脅迫,比如不出一計一謀的徐庶。
曹操靠著“軟硬兼施”麾下招攬了一大批謀士、名將,許褚、典韋是常被提起了兩人,而張遼往往是被忽視的一個人。
張遼,字文遠,出生于并州雁門郡,從小他就經(jīng)歷了邊塞之間的紛爭,還當了雁門郡的郡吏,他受大將軍何進的賞識,得以進入軍營,何進死后,又入了呂布帳下,呂布死后,歸順的曹操。
張遼這一生參加許多大戰(zhàn),先是官渡之戰(zhàn),后是白狼山之戰(zhàn),這一戰(zhàn)中張遼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唐代一些大學士,甚至將張遼跟衛(wèi)青、霍去病相提并論。
《登長城賦》中寫道:衛(wèi)青開幕,張遼辟土,校尉嫖姚,將軍捕虜。
張遼的高光時刻自然還是守衛(wèi)合肥,對陣孫權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帶著十萬大軍進攻合肥,曹操任命張遼、李典迎敵,樂進守城,但當時張遼手上只有七千兵馬,如何擋得住孫權的十萬大軍?
張遼確實膽識過人,召集了800精銳,吃飽喝足,第二天出城迎敵,結(jié)果卻是:登鋒陷陣,大破之。
張遼帶著八百死士一舉擊潰了東吳前鋒,張遼連斬數(shù)位大將,一路殺到了孫權主帥旗下,張遼不敢與之正面交鋒,派兵圍住他,張遼又殺了出去,看到幾百人的部下遭受圍困,張遼再次帶著殘部殺入敵營。
這二進二出如入無人之境,張遼的勇猛重創(chuàng)了東吳士氣,眼看討伐合肥無望,孫權退兵,張遼乘勝追擊,再次重創(chuàng)了孫權。
《三國志·卷十七張遼傳》中記載: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太祖太狀遼,拜征東將軍。
《三國志》當中一共只用了兩次“大狀”來評價軍事上的成就,張遼就占了一次。
張遼經(jīng)過這一戰(zhàn),威震江東,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千古典故。
東吳名將:甘寧
三國的歷史中,有關于東吳的名將是非常少了,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呂蒙,但是呂蒙沒有大局觀,要說“完美”的名將應該就是“錦帆賊”甘寧了。
孫權曾評價: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
甘寧是盜賊出身,不過又好游俠,鉆了諸子百家的學說,先是投靠了劉表,但他覺得劉表沒什么出息,又轉(zhuǎn)投了孫權。
甘寧不僅深謀遠慮,自身實力也頗高,赤壁之戰(zhàn)時,他在烏林大破曹操,還曾夜襲過曹營。
建安十八年,曹操號稱帶著四十萬大軍攻打濡須口,孫權帶7萬人迎敵,甘寧做了跟張遼一樣的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
甘寧連夜召集了一百精銳,特賜眾人米酒,喝完之后,夜襲曹營,連斬十幾人,又退回了營地,而曹營鬧得是人心惶惶。
蜀漢名將:趙云
趙云跟關羽、張飛并稱為“燕南三士”,他比起兩人都要出色的多,張飛經(jīng)常打罵戰(zhàn)績的部下,而關羽卻看不起士大夫,趙云的性格還是相當不錯,忠義兩全。
不過趙云的戰(zhàn)績并不多,不像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他最巔峰的一戰(zhàn)只是長坂坡七進七出,兩次就阿斗于危難之中,而他的人品十分過硬,不僅約束自己的手下?lián)屄?,還將劫掠來的財物都歸還給百姓,將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條。
雖然戰(zhàn)績不多,卻又有著“常勝將軍”之名,趙云也是被公認為三國時期最完美的人物。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62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