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雨說西游
看過西游記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在水陸大會之上受到了觀音菩薩的點化后,唐王李世民為了超度冤魂,洗凈自己過去曾經(jīng)犯過的罪孽,當場決定讓唐僧前往靈山拜佛求取大乘佛法。到了唐僧走的那天,唐王親自相送,在說了幾句毫無營養(yǎng)的官話后,便命人取出了幾樣東西:
“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這是通關文牒。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p>
這也是文中首次提到通關文牒一詞,之后在取經(jīng)路上唐僧一行經(jīng)過了很多的國家,可奇怪的是只要唐僧將這個通關文牒呈遞給該國國王,不僅會受到該國的禮遇,而且在西行路上也是暢行無阻,仿佛一個萬能通行證一般,只要文牒一亮,管吃管住還管送。
要知道通關文牒按照現(xiàn)在的解釋來說,只相當于一個由唐朝頒發(fā)的護照,在取經(jīng)路上路過某個國家,只有蓋上了該國的章,才會獲得該國的簽證,一路上自然暢行無阻,這是最順利的情況。也有可能到某個國家的時候,該國拒絕為唐僧辦理簽證手續(xù),這樣的話西行之路也勢必受阻,為何當唐僧拿出通關文牒后其他國家的國王都如此給面子,幾乎都是秒簽?
原來唐王李世民為了取經(jīng)大業(yè)的順利進行,使唐僧在路上暢行無阻,這個通關文牒里的內容是他親自書寫的,里面介紹的是唐僧的身份和取經(jīng)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在最后又加了這樣一句話:“見字如見朕!”
在古代皇帝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有著絕對的權力。大唐貞觀時期,也是大唐國力最為強盛的時期,曾出現(xiàn)過萬國來朝的局面,文化也隨之傳播到了各個國家,影響到了很多地方的人,在當時,一些國家不僅大唐向唐朝稱臣外,有的還會每年繳納貢品以求得到大唐庇佑。
所以說李世民在通關文牒后面加上的這句“見字如見朕”很有分量,不僅證明了唐僧是唐王御弟的這一重尊貴身份,還向其他國家的國王傳達了一個信息,這是朕親自安排的這件事情,希望都能給我李某人一個面子。
而在取經(jīng)路上唐僧所路過的國家,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國,就像車遲國整個國家的國民加起來才一萬人左右,對于大唐都是抱著敬畏的態(tài)度,巴結還來不及,哪里還敢得罪?所以說唐僧之所以拿著通關文牒能在西行路上暢行無阻,主要還是唐王這句話的功勞罷了!
?《西游記》書里面對這個通關牒有一段詳細的描述,通關牒文大概的內容就是李世民他對自己的一些成就進行比較謙虛地述說,然后他又說自己最近做的一個夢,夢里面有人把他抓到地府,然后閻王跟他講要做一場水陸法會告慰亡靈。
然后大唐又出現(xiàn)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現(xiàn)身告訴他西方有渡人的佛經(jīng),讓他派人去取經(jīng)。最后說唐僧路過這兒請途徑的一些國家給予一些便利,讓這些國家關照一下唐僧??偟膩碚f內容就是解釋唐僧取經(jīng)的理由,讓途經(jīng)國家行個方便。我覺得這個通關牒文之所以那么有用,是因為當時唐朝是那個時代的霸主。
大唐在經(jīng)濟、科技、文化各個方面都是周圍小國所羨慕的對象,然后各個小國都會派一些使節(jié)來到唐朝進行學習,所以唐朝跟周圍的一些國家關系還是很友好的。周圍的國家都對大唐有所敬畏,所以當唐僧途經(jīng)這些國家的時候,他拿出這些通關牒文給國家的管理者看,國家的管理者就會給予他極高的一種禮遇。
因為唐僧他代表的就是唐朝,他背后有一個巨大的唐朝給他撐腰,這小國家自然是不敢欺負他的。而且在通關牒文中也寫到了唐僧之所以會去取經(jīng),是受觀音菩薩的指示。當時封建的時代,人們對這些神靈都是十分敬畏的,有了這個觀音菩薩的庇佑,那些國家的領導人即使不畏懼大唐,也會畏懼觀音菩薩的。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65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