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
,許多人都認為,決定雙方勝負的關(guān)鍵,是某位謀士“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卻忽略了真正決定勝負的從來都是“天時、地利和人和”這三個方面。而所謂的妙計由此還有了句名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一、天時
郭嘉是由荀彧推薦給曹操的
,當時的曹操,實力不但遠比不過袁紹,連袁術(shù)和劉表都不如,且名義上還是袁紹的小弟。因為當時三國,是袁紹和袁術(shù)的“雙袁爭鋒”格局。曹操最多屬于袁紹的重要同盟,負責防御袁術(shù)夾擊袁紹。而公孫瓚則跟袁術(shù)結(jié)為同盟,跟袁紹在幽州大打出手
,也正是在這種格局下,袁術(shù)曾引兵支援袁紹,卻被曹操給阻截并打敗。但這個“雙袁爭鋒”的格局
,卻隨著曹操“奉天子令諸侯”被撕開一個大口子,直至官渡之戰(zhàn),曹操成為天下第一勢力。正如諸葛亮在《隆中對》所說: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即
,曹操之所以能干掉強大的袁紹,不僅僅只是依靠了天時,還有人的謀略貢獻,這個謀略的第一功,便是郭嘉提出的“十勝十敗”論,而關(guān)鍵功勞則是許攸反水,獻計奇襲烏巢。那么諸葛亮呢
?他是在劉備寄居荊州時,被三顧請出。當時劉備寄人籬下,比郭嘉投奔曹操時,曹操的狀況慘多了從郭嘉投奔曹操的時間點來看,那時的曹操應已經(jīng)手握漢獻帝了
只從后來他的《十勝十敗》論中的第二勝“義勝”:奉順以率天下
,這句來分析,郭嘉開始發(fā)揮巨大作用時,曹操已經(jīng)握有天時了。即,從諸葛亮和郭嘉
,在天時方面的對比來言,郭嘉投奔曹操時,曹操就已經(jīng)占有了天時,而諸葛亮輔佐劉備時二、地利
對于地利
郭嘉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力主征討遼東
再看諸葛亮
同是缺乏地利,造成了郭嘉和諸葛亮的兩種特性
三、人和
都言劉備占人和
反觀郭嘉,他在輔佐曹操時
這其實才是郭嘉真正牛逼的地方。因為郭嘉的每一條計謀
而諸葛亮卻是看“勢”
,層次要比郭嘉高,但對“人”的方面,要比郭嘉弱很多。用個不恰當?shù)谋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四、綜合后無答案
從諸葛亮和郭嘉的這三方面對比后
誰讓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后
,哭郭嘉說,若郭嘉在,我哪能有此慘敗?這其實,也是曹操用來推卸責任的,因為賈詡就反對過他發(fā)動赤壁之戰(zhàn)。這樣一來,莫不成賈詡又成了三國第一謀士?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65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