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作為最高的統(tǒng)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為了這個寶座,有多少人死于非命,一旦坐上皇帝,就會有后宮佳麗無數(shù)。孔老人家就說過食色性也啊,作為一國之君,當然更是有著便利的條件了。
今天說的就是漢朝的漢景帝了,他不光是寵幸他的皇妃,在喝醉以后還臨幸了宮女,竟然還生下一開國之君,挽救了整個大漢王朝。
據(jù)說漢景帝有一個嗜好,那就是閑暇無事的時候喝點小酒,來緩解一下身體的困乏。不過他不勝酒力,屬于一喝就醉的那種。話說這一日,處理完了政務(wù),又小酌了幾杯酒。漢景帝此時一直寵愛著程姬這位皇妃,今晚當然還是她了,可是不湊巧,這幾天正好她身體不適,可是她又不想掃了皇帝雅興,于是就派自己身邊宮女前去侍候皇帝。
于是打扮的十分漂亮的宮女就前來侍奉皇帝,此時漢景帝已經(jīng)喝的醉眼朦朧,看到前來的宮女,長得也是別有一番姿色。于是喝醉的漢景帝就這樣臨行了這位宮女,要說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皇宮的女人,皇帝想要誰那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嗎。不過這個宮女很幸運,不僅被皇帝寵幸,竟然還懷了龍種,這一下他的地位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于是這位宮女就被冊封為了妃子,這位妃子也算是爭氣,最后竟然還給皇帝生了一位皇子。這位皇帝取名為劉發(fā),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很陌生,畢竟他沒有什么作為,漢景帝也不怎么待見他,他的出身不好。漢景帝看他天資又不好,于是就封他長沙王,讓他去哪里享受作樂去了。
劉發(fā)自知漢景帝不怎么喜歡他,于是他也是很努力,但是畢竟能力有限,也是沒有什么大的作為。但是他有一個后人,那是響當當?shù)娜宋?,非常了不起,挽救了整個大漢王朝,他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劉秀是劉發(fā)的得第五代世孫,雖然劉發(fā)不是很出名,但是他的后人劉秀卻成為了一代明君。西漢末年,王莽篡位,自稱為帝,可是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不滿,于是紛紛起兵造反。劉秀就利用這個機會,加上本身就是皇族血統(tǒng),于是就打著光復漢朝的大旗,起兵抵抗王莽政權(quán)。由于師出有名,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劉秀又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于是在他的帶領(lǐng)下,經(jīng)過多年的征戰(zhàn),最后終于打敗了王莽的大軍,自己稱帝,最后建立了東漢政權(quán),使大漢王朝又延續(xù)了兩百多年。如果沒有漢景帝醉酒臨幸了宮女,也就不會友后來的劉秀,我國歷史上也就會少一位偉大的皇帝。
參考文獻:《漢書》《資治通鑒》《史記》
古代宮廷之中,皇帝到晚上總是要到某一個嬪妃那里就寢的,具體到哪家去。這就有講究了!
晉朝的司馬炎,后宮有超過4萬女人,司馬炎大部分連名字都記不住。為了雨露均沾,司馬炎決定坐羊車去,讓喜洋洋替自己做選擇。結(jié)果有個妃子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喜洋洋喜歡這個味道,就不走了。于是這個妃子就受到了寵愛。這個在《晉書》中記載的故事,形成了一個成語叫“羊車望幸”。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嬪妃都想被皇帝臨幸的。比如大姨媽來了,就不能侍寢。因為在古人眼中,女人的例假是很邪的東西?!抖Y記》便記有不可在月經(jīng)來潮時性交的“月辰避夕”。在基督教風俗中,舊約《圣經(jīng)-利未記》規(guī)定:“人若與行經(jīng)的婦人交媾,婦人雖行經(jīng)也順從他,這二人必在死中滅絕”。月經(jīng)期啪一下,那時要命的!放在日本,直接把行經(jīng)女子隔離起來,像避瘟神一樣遠遠躲開。
所以,如果真的有例假,絕對不可以強行接受臨幸,有可能要命的!在漢朝,有個聰明的嬪妃巧妙解決了這個難題,也讓月經(jīng)這個難以啟齒的事情,有了“程姬之疾”的文雅稱呼。程姬是漢景帝劉啟的妃子,程姬的故事,被司馬遷寫在了《史記五宗世家》之中。漢景帝劉啟,漢朝生育能力最強的皇帝,一生生了14個兒子,3個女兒,都長大成人。我們最熟悉的漢武帝是他的第十個兒子,漢昭烈帝劉備的先祖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的第9個兒子。漢光武帝劉秀的五世祖劉發(fā),是漢景帝的第六子。
仔細觀察漢景帝的后宮,發(fā)現(xiàn)生有兒子的嬪妃,只有栗姬、程姬、賈夫人、王娡、王皃姁,五個女子生下的孩子,分別立一個宗,所以是“五宗世家”。老大老二老三都是栗姬的,老四老五老八是程姬的,老六是唐姬的,老七老九是賈夫人的,王娡只生了一個兒子劉徹,王娡的妹妹則生了四個兒子。漢景帝這個人,喜新厭舊比較嚴重,她的寵愛,遵循著從栗姬到程姬、到賈夫人、再到王娡姐妹的軌跡,越年輕越漂亮越容易得到寵愛。程姬早就看到了栗姬的失寵,這一天身體不方便,看見劉啟又是火急火燎的,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一面對著劉啟百般逢迎,一面招呼侍女唐兒當接盤俠。三杯兩盞下肚,漢景帝早就醉眼迷離認不清人了,唐兒乘機與皇帝享受了魚水之歡。
第二天一覺醒來,漢景帝發(fā)現(xiàn),前一天晚上和他在前一起的不是程姬,而是程姬的侍女唐兒,立刻懂了程姬的心思,對程姬的關(guān)心體貼更加喜歡。不久后,唐兒居然懷孕了。漢景帝得知,一下就想起當時驚覺枕邊人已經(jīng)掉包的情形,給孩子取名叫做“發(fā)”,有突然發(fā)覺的意思。不管怎么說,這個名字比后來劉徹“小豬”的名字好聽一點。在《史記》中,漢景帝一夜風流的這個故事是這樣說的:長沙定王發(fā),發(fā)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上醉不知,以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覺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發(fā)。
從某種程度上說,程姬的這一行為,屬于違法行為,是典型的欺君之罪。因為宮廷之中早有規(guī)定,如果有例假,應(yīng)該用朱砂抹紅臉蛋,讓管理皇帝召幸事務(wù)的女官看到。司馬貞《史記索隱》引《釋名》說:天子諸侯群妾以次進御,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說,故以丹注面目旳旳為識,令女史見之。程姬的欺君之罪,并沒有給他帶來殺身之禍,反而讓他更加得寵。不過,一夜情對象唐姬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唐姬雖然有自己的一個孩子,卻始終只是程姬宮中的一個附屬品。而劉發(fā),則是被程姬當做自己的孩子養(yǎng)育。也正是如此,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列出了“五宗”,唐姬和劉發(fā),從屬于程姬這一宗。
可是,誰能想到,漢景帝宮中最卑賤的唐姬和劉發(fā),傳到第五代出了劉秀這樣一個優(yōu)秀人才,為漢朝續(xù)命200年。于是有人戲言,漢景帝的一夜風流,讓漢朝多延續(xù)了200年。好事者更是把程姬的這個偷梁換柱李代桃僵的謀略,當做漢朝興旺發(fā)達的重要原因,仿造項羽《垓下歌》寫了一首詩:“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有月事。有月事兮可奈何,程姬程姬奈若何!”程姬之疾發(fā)生時,程姬用侍女代替自己,成就了侍女的同時培養(yǎng)了自己的羽翼。不過這種手段比起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來說,還是差遠了。王志舍得下本錢,把自己的親妹妹帶進宮來,姐妹同心其利斷金!
程姬最后得以善終,應(yīng)該是和唐姬一起對王志退避三舍,王志借著“金屋藏嬌”的娃娃親,打敗了栗姬,成了皇后,讓劉徹當了太子。
孝武思皇后(?-前91年),衛(wèi)氏,名不詳,字子夫,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謚號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謚號的皇后。[1]
衛(wèi)子夫原為平陽公主家謳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宮,建元三年(前138年)封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冊立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身駐漢宮凡49年。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劉據(jù)、衛(wèi)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
衛(wèi)子夫一生恭謹克己,盡心盡力執(zhí)掌宮掖數(shù)十載,令其夫漢武帝得無擾于省中瑣事,為開創(chuàng)漢武盛世減輕了負擔。其弟衛(wèi)青及外甥霍去病則在漢匈戰(zhàn)爭中做出了偉大貢獻。
家世出生
歌仔戲《大漢春秋》狄玫飾(2張)
衛(wèi)子夫出生于漢景帝年間,身世寒微,其家號衛(wèi)氏,[2] 在當時的平陽侯曹時(抑或曹時之父曹奇,因衛(wèi)子夫出生之年不詳[3] )封邑境內(nèi)。其父之名史不見載,母親衛(wèi)媼曾為平陽侯家僮[4] ,一說侯妾[5] 。衛(wèi)子夫年少時或被送往平陽侯家教習歌舞,遂為平陽侯府謳者(歌女)。[2]
衛(wèi)子夫上有一兄二姐,兄長衛(wèi)長君早逝,[6] 長姐衛(wèi)君孺(衛(wèi)孺),次姐衛(wèi)少兒,衛(wèi)少兒有子名霍去病。衛(wèi)子夫又有同母異父兄弟三人,即衛(wèi)青、衛(wèi)步、衛(wèi)廣。[7]
侯府初見
漢武帝建元二年
越劇電視劇《漢武之戀》錢愛玲(5張)
(前139年)春天,上巳日。漢武帝劉徹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災(zāi)。回宮時順路去平陽侯在京府邸看望當時嫁給平陽侯曹時(曹壽)的大姐平陽公主。[8] 雖然漢武帝方即位一年有余,然自太子娶妃至即位亦已然數(shù)載,卻并無子嗣。[8] 平陽公主便效仿姑姑館陶公主(竇太主)擇良家女子欲以進獻天子。
恰逢武帝霸上祓禊歸來小憩侯府,平陽公主便將先前物色好留在家中的十幾個女孩精心裝扮,并令她們拜見武帝,然而武帝卻并不滿意。于是平陽公主命十余人退下,繼而酒菜開筵。這時,侯府的歌女上堂獻唱,子夫亦在其中。武帝望去眾人,一眼便看中了衛(wèi)子夫。[9]
繼而,武帝起身更衣,子夫則隨去侍候,并在尚衣軒中得到初幸。武帝回到筵席后非常高興,賜給了平陽公主黃金千金。平陽公主因此奏請將子夫送入宮中,武帝欣然答應(yīng)。臨別上車之時,平陽公主親撫著子夫的背說:“走吧,在宮里好好吃飯,好好自勉努力,將來若是富貴了,不要忘記我的引薦之功?!盵8]
尊寵日隆
自建元二年入宮以來,時隔一年多的時間里,衛(wèi)子夫竟然再也沒有受到召幸。[10]
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再次選擇宮中年邁體弱等無用處的宮人釋放出宮。衛(wèi)子夫因此得見天子,哭著請求武帝釋放她出宮回家。武帝憐愛衛(wèi)子夫,再一次臨幸了她,衛(wèi)子夫亦因此而懷孕。漢武帝對她的尊寵也一天勝過一天。[10]
越劇《漢武之戀》何賽飛飾(3張)
然而好景不長,當時的皇后陳氏是大長公主(館陶公主)劉嫖之女,因當初武帝尚為膠東王時,劉嫖為其得立為太子出了力氣,陳皇后亦以此原因而驕橫高貴。[11] 當她聽說衛(wèi)子夫得到漢武帝寵幸而懷孕,自己卻數(shù)年沒能生孩子,便嫉妒衛(wèi)子夫。其母劉嫖亦因女兒不孕而嫉妒衛(wèi)子夫,便派人去抓捕衛(wèi)子夫的弟弟,當時在建章當差的衛(wèi)青,欲殺衛(wèi)青以恐嚇衛(wèi)子夫。所幸衛(wèi)青的朋友公孫敖帶領(lǐng)一干壯士及時相救,使衛(wèi)青免于一死。武帝得知此事后,便召衛(wèi)青為建章監(jiān),并加侍中。衛(wèi)子夫的兄長衛(wèi)長君也得到顯貴,亦加為侍中。數(shù)日之內(nèi),賜給衛(wèi)家的賞金累計竟達到千金之多。[12]
衛(wèi)子夫受到漢武帝的大寵,封為夫人。[13] 先后為漢武帝生下三女一男。[10] 而其家族更是得到極度的顯貴。衛(wèi)子夫的長姐衛(wèi)君孺嫁給太仆公孫賀為妻,二姐衛(wèi)少兒因與陳掌有私,漢武帝便召來陳掌使其顯貴,公孫敖亦因與衛(wèi)家親近而受益。衛(wèi)青則升為大中大夫之職。[13] 縱覽漢武帝一朝,更無此幸。
極寵冊后
漢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因陳皇后巨資求子而不得,[14] 于是使用婦人媚道害人邀寵的事情被察覺。[15] 武帝非常憤怒,便派御史大夫張歐負責此案[16] 。當時張歐的下屬侍御史張湯深入案件,[17] 追查出楚服等人為陳皇后施巫蠱之邪術(shù),祝告鬼神,禍害他人,屬大逆無道之罪。[15] 至此,為后11年的陳皇后于秋七月乙巳日以受人迷惑行巫蠱事被廢。[18]
此后半年有余,衛(wèi)子夫再次懷孕。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已承寵10年的衛(wèi)子夫為稱帝12年之久,時齡29歲的漢武帝生下第一位皇子。武帝異常欣喜,便命令當時善為文者枚皋及東方朔作《皇太子生賦》及《立皇子禖?!分x[19] 。為感謝上蒼賜予他的第一位皇子,武帝又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以祭拜之。舉朝臣子亦為這位遲來十余年的大漢皇長子的誕世而高興。武帝為皇長子取名為劉據(jù)。[20]
電視劇《衛(wèi)子夫》王珞丹飾(5張)
歡喜之暇,時為中大夫的主父偃上書武帝,請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21] 武帝欣然準奏,擇元朔元年的春天,三月甲子這一日冊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詔曰:“朕聽說天地不變,施化不成;陰陽不變,物不暢茂?!兑住氛f:‘因勢變通,人民的精神才會振作?!对姟氛f: ‘通天地之變而不失道, 擇善而從。 ’ 朕欣賞唐虞而樂觀殷周,愿汲取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以為借鑒?,F(xiàn)在大赦天下, 與民更始。有的犯了罪畏罪逃亡及久欠官物而被起訴, 事出在孝景帝三年以前的,都免予處理。”[22-23] 至此,空閑一年八個月的未央中宮椒房殿再次有了新的主人。
衛(wèi)子夫既立,當時的郎官枚皋自作《戒終賦》一篇獻予衛(wèi)皇后,且一改往日詼諧的文風,勸誡衛(wèi)皇后要將良好的品德作風一直保持下去。[24]
元狩元年(前122年),皇子劉據(jù)和他的父親一樣在7歲之齡被立為皇太子。[25] 太子劉據(jù)稍稍長大后,漢武帝在群臣中甄選出萬石君少子,時任沛太守的石慶作太子太傅,[26] 又派德高望重的文學之士輔導他學習《公羊春秋》(《公羊傳》),并讓太子跟從當時專門研習《谷梁傳》的大學者瑕丘江公受習《谷梁》。待到太子成年遷往太子宮時,武帝專程為劉據(jù)建了一座苑囿接待賓客,稱為博望苑。[20]
在衛(wèi)子夫立為皇后之后,因她而顯貴起來的衛(wèi)氏家族亦不負君王所望,并未如大部分外戚一樣寄居于裙帶之寵。以衛(wèi)青、霍去病為主導的衛(wèi)氏外戚身著戎裝,揮師北上,憑借著個人才賦及暴骨他鄉(xiāng)的決心在十數(shù)次出生入死之后身封萬戶而不息,為大漢朝譜寫出戎車七次出征,北登闐顏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連山設(shè)郡的赫赫戰(zhàn)功。[27] 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勢力,為解決漢朝邊患問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衛(wèi)氏一門亦獲以枝屬五人封侯的榮耀,[6] 更有姐姐封為皇后,弟弟取公主的富貴。[28] 其貴震動天下,遂有《天下為衛(wèi)子夫歌》(《衛(wèi)皇后歌》),歌曰:生男孩不用歡喜,生女孩也不用發(fā)怒,難得沒看見衛(wèi)子夫稱霸天下嗎!。[29] 其后歷數(shù)代近八百年,才有唐玄宗楊貴妃盛寵之時的“生男孩勿歡喜生女孩勿悲戚,您且看今日女子也能光耀門楣。”的翻版坊間民謠。[30]
衰寵而尊
隨著太子劉據(jù)一天天長大,衛(wèi)子夫的容顏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元朔六年
電視劇《大漢天子2》寧靜飾演(5張)
(前123年),隨著年輕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現(xiàn),漢武帝對衛(wèi)子夫持續(xù)十五年的盛寵開始逐漸轉(zhuǎn)移。[31] 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夫人、趙婕妤(鉤弋夫人)等更替受寵。[32]
然而,即使朱顏辭鏡色衰愛弛,衛(wèi)子夫依然記著立后之時枚皋那篇勸誡之賦。再者衛(wèi)子夫的弟弟衛(wèi)青及外甥霍去病為漢武朝立下不世之功,威儀不泯,天下尊之。[33] 深曉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盛極必衰道理的衛(wèi)子夫?qū)櫲璨惑@,憑借著平衡的心態(tài),良好的德行及公正的處事,使她在寵衰之后,在衛(wèi)青、霍去病相繼離世之后的17年內(nèi)依然能夠得到武帝的禮遇與尊重。[34]
除后宮諸事為衛(wèi)子夫職責之內(nèi),武帝每每出巡游幸天下時亦將少府所掌宮中事由交予衛(wèi)子夫定奪。待武帝歸來之時,衛(wèi)子夫?qū)⒅匾牟脹Q匯報給武帝聽,武帝從來沒有異議,有的時候甚至免去衛(wèi)子夫的匯報。[35] 武帝對衛(wèi)子夫的信任即是如此。
巫蠱禍起
粵劇《漢武帝夢會衛(wèi)夫人》(5張)
盛寵之下,功高相加,衛(wèi)氏外戚的規(guī)模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nèi)不斷壯大。龐大的外戚成員亦未能免于恃寵而驕之俗。公孫敬聲,丞相公孫賀的兒子,憑借著母親衛(wèi)君孺是皇后的姐姐,行事驕奢不守法紀,居九卿太仆之高位,擅用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錢。事情敗露之后被捕下獄。這時,漢武帝下詔欲抓捕的陽陵人朱安世卻遲遲未能歸案,公孫賀便請命此差以贖公孫敬聲的罪過。武帝答應(yīng)此請。后來朱安世果然被捕成功,卻在獄中上書誣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蠱詛咒天子之事。[36] 武帝知曉之后大為震怒,令有司深查公孫賀所犯罪過。
征和二年(前92年)春正月,抓捕丞相公孫賀,并冠以公孫賀興利弟子賓客不顧黎民死活等多條罪名,[37] 公孫賀父子竟然死在獄中。然而,此事卻遠未結(jié)束。征和二年春天,涿郡鐵官鑄鐵的時候,鐵水熔化飛濺天空,后世所興讖緯之學認為這是火發(fā)生了變異,天下將有大難。[38] 一個月后的征和二年夏天,一場毫無預(yù)兆的風災(zāi)在摧毀房屋折斷樹木的同時,也掀開了一場大難的序幕。[39] 閏四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以巫蠱之罪處死,衛(wèi)青之子衛(wèi)伉及衛(wèi)長公主之子曹宗[40] 亦在連坐之內(nèi)。[39] 而此時的寵臣江充因與太子有隙,害怕武帝死后被新帝誅殺,故而欲構(gòu)陷太子為先,即妄言武帝生病是因為有人行巫蠱詛咒天子。于是武帝命江充為使者治巫蠱之案。江充指揮巫師四處掘地尋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圍的人,并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認罪。百姓惶恐之間相互誣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后共計數(shù)萬人。[41]
皇后之死
至此,天下人心惶惶,京師三輔更是籠罩在一片驚恐氛圍之中。而武帝
電視劇《大漢天子3》茹萍飾(7張)
卻因年邁體病愈加相信巫蠱之事。江充趁機說宮中有巫蠱之氣以致天子之病久不見好。于是開始查辦后宮中不受寵幸的夫人,再延及皇后衛(wèi)子夫。征和二年秋七月,江充終是將鐵楸挖到了太子東宮,并得到了桐木人偶。[42]
太子劉據(jù)欲往甘泉行宮辯白卻遭江充等人限制,無法向武帝辯明情況,[43] 情急之下又無上策,便聽從少傅石德之計。[44] 于七月壬午,將江充緝拿,并斬殺韓說。而協(xié)助江充辦理此案的御史章贛逃出,去往甘泉行宮見武帝。[45] 因太子能指揮到的車馬有限,劉據(jù)在決定起兵后派舍人持節(jié)連夜入長秋門報衛(wèi)皇后。隨后動用了所屬皇后的中廄車架,取武庫兵器,調(diào)長樂宮衛(wèi)隊,并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亂的名義征兵,與江充等人在長安城中展開激戰(zhàn),終于殺死了江充,并于上林苑燒死胡巫師。[45]
劉據(jù)起兵后,武帝認為太子一定是受到了江充等人的陷害才這樣做。便派遣使者入長安探查。使者卻因膽怯未敢入城,對武帝謊稱太子造反要殺自己。武帝由是大怒,派左丞相劉屈氂發(fā)兵討逆。[46] 更發(fā)三輔附近郡縣之兵,及二千石以下官吏皆歸劉屈氂統(tǒng)領(lǐng)。劉據(jù)見劉屈氂的兵卒越來越多,亦開長安官獄放囚徒以充軍。并派使者持符節(jié)去調(diào)動長安附近長水和宣曲兩地的胡人騎兵,命令他們?nèi)蔽溲b之后前來會師。然而武帝派遣的使者侍郎莽通趕到,告知長水校尉太子的符節(jié)是假的。并斬殺如侯親自引長水宣曲胡騎入長安,征發(fā)船兵,一并交由大鴻臚商丘成。[47] 而后,護北軍使者任安雖接太子發(fā)兵符節(jié)卻作壁上觀。[48] 于是太子劉據(jù)所率兵卒與丞相的兵卒數(shù)量差距越來越大?;鞈?zhàn)五日后,血流入渠,尸骸遍地,太子最終兵敗。[49] 得丞相司直田仁之助[50] 于覆蕩門逃出長安,隱匿湖縣。
后來,太子在湖縣被人發(fā)現(xiàn)行跡而自縊身亡,留養(yǎng)他的泉鳩里百姓亦為太子格斗而死。[51] 武帝詔遣宗正劉長樂、執(zhí)金吾劉敢奉策收衛(wèi)皇后璽綬,衛(wèi)皇后亦因不能自明而以死明志。[52] 黃門蘇文、姚定漢輿置公車令空舍,盛以小棺,將衛(wèi)皇后葬在城南桐柏。[53] 至此,母儀天下38載,陪伴漢武帝49年的衛(wèi)皇后溘然長逝。偌大的未央宮在經(jīng)歷過一場血色浩劫之后依舊壯麗而重威,只是長秋門后的中宮椒房殿,再一次失去了主人,直到漢昭帝即位。
2人物評價編輯
電視劇《大漢天子1》王靈飾(11張)
衛(wèi)子夫生于西漢前期,在漢元帝之前,西漢皇后多為寒門之女或與前代出生寒微的皇后有血緣之親。自武帝尊儒重教以來,歷數(shù)朝之后儒家經(jīng)義的尊卑等級逐漸為權(quán)利集團所接受。漢成帝欲立趙飛燕為后時就有儒生為諫“腐木不可以為柱,卑人不可以為主”。[54] 至東漢《白虎通義·嫁娶篇》更提出“王者之娶,必先選于大國之女,禮儀備,所見多”。然而經(jīng)學在武帝時期最為純正,后世一味“修學好古",樂褒堯舜之德,周之古禮。將董仲舒提出的適應(yīng)時代所產(chǎn)生的今文經(jīng)學駁斥的一無是處,反拘于古文經(jīng)學不可自拔。以至于出生低微的衛(wèi)子夫與西漢前期的其它皇后一樣在后來兩千多年的歷史上鮮有提及,更乏評價。
又因衛(wèi)子夫為后38年史書未記其過,所以出生低微同為公主府歌女的衛(wèi)子夫沒有如漢成帝皇后趙宜主(趙飛燕)一般致使“天下之惡皆歸焉”的結(jié)果和“漢立飛燕,成帝胤嗣泯絕”的指控。[55]
衛(wèi)子夫雖未獲后世經(jīng)義之人所褒獎,然其以歌女之卑受寵至一朝為后,其中的平陽歌舞卻傳為一段佳話。民間多有以衛(wèi)子夫與漢武帝的愛情為藍本的戲曲作品出現(xiàn)。而對于她的稱呼“衛(wèi)娘”也成為了文學作品中姿容出眾能歌善舞的女子的代稱。衛(wèi)子夫雖身世低微,后世也默認了其38年的恭謹?shù)钠沸小R灾劣诮袢辗_詩詞歌賦,衛(wèi)子夫的形象依舊是武帝在平陽侯府初次相見時的那個有著一頭綢緞般光澤秀發(fā)的豆蔻女子,美麗、迷人、未曾老去。
同時,衛(wèi)子夫的出現(xiàn)也將衛(wèi)青霍去病霍光引向歷史舞臺。武功則衛(wèi)青霍去病抵御匈奴內(nèi)侵[56-58]、拓寬漢朝版圖[59-61]。文治則霍光佐八歲幼主[62] ,廢昌邑昏亂,[63] 立孝宣中興[64] ,匡國家,安社稷。[65-66] 衛(wèi)子夫一生雖未插手政事,然因她所興之人卻對孝武、孝昭、孝宣三朝做出了巨大貢獻及深遠的影響。得以“長平桓桓,上將之元”、“封狼居山,列郡祁連”、[27] “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66] 的高度認可與贊揚,光輝遠遠遮住了這個同時代至尊的女子。
縱然司馬遷在《外戚世家》中言:“及李夫人卒,則有尹婕妤之屬,更有寵。然皆以倡見,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薄s也在《史記自敘》中寫到:“嘉夫德若斯?!钡馁澝馈?/p>
草根皇帝,人們恐怕會想到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靠著是一群弟兄生死相托,最終成就霸業(yè)。但是二人稱帝后的做法也是驚人的相似,便是大殺功臣,朱元璋開國時封公侯的為59人,臨終前就只剩下2人。
而劉邦曾經(jīng)最依仗漢初三杰,其中韓信,被滅了三族,蕭何為自保選擇貪污,張良選擇當小小的留侯。這是帝王的必修課,功高震主,削減你也是為了保障自己的統(tǒng)治,但是劉邦對于女人就不同了,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講道義。
說到劉邦的女人,人們恐怕會想到呂后和戚夫人,一位是高皇后,另一位則是寵妃,但是劉邦的女人可遠不止這些,他有一位叫薄姬的夫人,這位女人可不簡單。
從魏王豹的妻妾成為漢朝的宮女,而后又成為劉邦的女人,最終是成為了太皇太后,并且她還生了一位盛世皇帝,堪稱極具傳奇色彩的女性。
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寵妃,有位算命先生說她可以生出天子,魏王豹信以為真,對其也是非常寵愛。那時的魏王豹在劉邦和項羽之間搖擺不定,最終卻被韓信打敗,并且生擒了魏豹,而他的女人自然都被劉邦收納了。
其中有三位分別叫管夫人,趙子兒,薄姬,三人本是好姐妹,想著一同發(fā)達。但是趙子兒和管夫人憑借著好手段順利地成為劉邦的愛妾,而薄姬也許是因為不善于討好劉邦,便被冷落,成為紡織宮女。而趙子兒和管夫人非但沒有幫助她,反而嘲笑甚至欺負薄姬。
這件事情傳到劉邦的耳朵里,劉邦向來是看不慣這些女人勾心斗角,同時也是比較同情薄姬的身世遭遇,看過薄姬之后,出于善意便臨幸了她。
但是劉邦對于她的這份情誼只能說是憐憫,因為這時劉邦最愛的還應(yīng)該是戚夫人,再者從那以后薄姬便受到冷落,后來她生下一個兒子叫劉恒。
雖說母憑子貴,可是子有時也需要依靠母親家族的勢力,可薄姬家族的勢力遠比不上呂后和其他一些寵妃,所以劉邦對于這個兒子并不關(guān)心,在他8歲的時候便將其趕到代國,一個老少邊窮,接近匈奴的地方,劉恒做了代王。后來劉邦想要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但是朝中一眾大臣反對,甚至接近隱居的張良都選擇站在呂后這邊,這時他明白太子的羽翼已經(jīng)豐滿,呂后則不可妄動。
果不其然劉邦死后,呂后便開始打壓那些寵妃,最不幸的當屬戚夫人,因為她最得寵,而最幸運的莫過于薄姬,因為她一直處于邊緣,劉邦對于她以及她的兒子都很少關(guān)心,也正因為如此呂后沒有將其殺害,甚至他的兒子劉恒都沒有動,而是讓薄姬去投奔她的兒子。
呂后去世后,那些被她打壓許久的勢力開始反抗起來,周勃,劉襄,陳平等將呂氏一族徹底清除,這場外戚之禍也才終究結(jié)束,但是問題就是誰當這天子?
漢惠帝的兒子當然是被排除在外,因為擔心他為祖母呂后報仇。而劉襄有一位能干的舅舅叫駟鈞,擔心外戚之禍重演,于是他們將目標瞄準了在他們看來無權(quán)無勢的代王劉恒。
劉恒,則成為了漢文帝,他看似羸弱,實則內(nèi)藏乾坤。重臣都以為他好控制,卻不知道他卻是最難控制的,上臺不久便開始悄悄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將那些功臣一點點削弱。并且他采用老莊之道,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獲得百姓的擁戴。
同時也締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盛世,文景之治,他則成為了盛世皇帝。而薄姬自然是成為那個受人敬仰的太后,漢文帝去世后,漢景帝尊其為太皇太后,她在公元前155年去世,在東漢時她被追封為高皇后,剝奪了呂后原有的尊號。
總結(jié)
因禍得福,薄姬母子便是代表人物,成為高祖皇帝劉邦身邊的女人,都希望得到圣上的寵愛,縱使可以享受一時的風光,但是最終的結(jié)果卻是免不了受到呂后的猜疑和嫉妒,最終一一被殺害,反而這個不受看重的薄姬逃過一劫。兒子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不是父皇最看重的那位,甚至被趕到不毛之地,不受重用,但是最終卻成為盛世皇帝。
韜光養(yǎng)晦,薄姬母子也算是代表,在那個明爭暗斗,愈演愈烈的皇室,沒有根基,沒有實力的她們選擇忍讓,但是并不意味著隨遇而安,順從接受,沒有能力改變的時候選擇隱藏不滿,隱藏實力,但是一旦有能力改變命運,便絕不松手,這是他們的智慧,使得他們笑到最后,成為最后的贏家。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67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