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紅塵,不斷有人進進出出,大多數(shù)人都是輕輕地來,也悄悄地走,不帶走一片云彩。但還有一些人,會給世界帶來動靜和光彩。即便他們走了,世界也會有記憶的,他們的背影或多或少會提示后來者,行走的方位和姿勢。
李澤厚先生即是這個少數(shù)中的一位。
提起李澤厚先生,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已經(jīng)很陌生了,可能誤以為他是香港某顯赫李氏家族的不知名人物呢。李澤厚先生的晚年寂寞,與他當年的名滿天下相比,讓人感慨良多。究竟是李先生落伍于時代?還是時代冷落了李先生?
對于如今步入中年的一代人來說,其青春記憶中,有兩個人可能是不能缺席的:一人是金庸,另一個則是李澤厚。這兩位傳奇人物依靠其文字的魅力影響了一代人,而且,正好在時代和青春的蜜月期,創(chuàng)造了一代人的精神傳奇。
上個世紀80年代,受惠于改革開放總設(shè)計師的遠見和勇毅,也受益于中國的“原力覺醒”。中國從冰封多年的精神凍土中蘇醒,改革與開放、解凍與松土,需要思想的啟蒙和思維的解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jié)一致向前看,需要拆除各種有形和無形的羈絆。
在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把銹蝕多年的鎖扣,金庸和李澤厚,一個從外面進來,以想象的方式;一個從內(nèi)部出去,以思想的方式,在中國社會興起了一場文化、思想的啟蒙。
二位的交集就是美學。金庸以文學的方式直觀地展示“美”,李澤厚則以思想的方式演繹“美”。兩位給禁錮多年的人們打開了美學新世界: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美的文字。
李澤厚《美的歷程》問世給人們帶來的驚艷之感,絕不止于視覺意義上的淺表性沖擊,而是觸發(fā)靈魂深處革命的美學閃電:在中華歷史上,竟然有那么多美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處在美學蒙昧中的人們,一經(jīng)李澤厚的美學理論點化,頓有復明之感。李澤厚給了我們一雙美的眼睛,我們用來發(fā)現(xiàn)世界和歷史中的美。
其實,李澤厚帶給我們的,遠不止于美學。啟迪眾生的,還有很多。比如,李澤厚的中國思想史研究,起影響極為深遠。即便后來,有些人走得更遠,甚至走到李澤厚的側(cè)面或?qū)γ?,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李澤厚的影響?/p>
一個人的思想能量哪怕再大,也不可能輻射整個時代,左右時代的方向。李澤厚的確影響了一代人,但畢竟是一時的,而非一世的。
更何況,既然思想門窗一經(jīng)打開,就不可能被禁錮在門戶里,從李澤厚那里出發(fā),并不一定回到他那里去。因為,時代給予人們的選項和機會,只會越來越多。
有人說,那是李澤厚的時代,他的思想照亮了一個時代。此話言重了。四十多年來,我們看到太多的人,從時代列車上,進進出出。歷史站臺上,有多人等著上車,也有很多人下車。時代之于李澤厚,前者是因,后者為果。李澤厚是時代的果實,也成為了那個遠去的時代的背影。
李澤厚先生說過這樣的話:“不寫50年前可寫的書,也不寫50年后可寫的書。我只為我的時代而寫?!比绻麤]有改革開放,沒有社會的解凍和思想的解封,沒有改革者對思想解放的包容和激勵,不可能有李澤厚的影響力。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85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