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歸投劉備,有可能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王平可能代表了一部分的賨民。因為,王平有可能不是漢人,而是漢化賨人。《三國志·王平傳》也說
王平
“手不能書,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使人讀史漢諸紀傳,聽之備知其大義,往往論說不失其指”。這樣的形象,活脫脫就是部分賨人的首領。再看王平出生,巴西宕渠人,巴西和巴東是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特性就是直接屬于賨邑侯杜濩的管轄,保持著一定獨立性。所以,漢中張魯被曹操打敗后,后路就是竄入巴中,和七姓夷王樸胡,以及賨侯杜濩聯(lián)合抗曹。
張魯最終回南鄭歸附曹操,不久之后,留守的張合就攻入了巴地,于是樸胡,杜濩這些少數(shù)民族首領就帶著族人歸降了,這里就包括了王平。而且,張合還把這些人都遷入了漢中,其中,樸胡、杜濩、王平等少數(shù)民族大大小小首領,還都來到了洛陽,接受了曹操的封賞。樸胡,杜濩被封為列侯,兩巴太守,王平卻只是個小小的代理校尉,可見,王平只是賨人中一個小小的首領,并不為曹操所看重。要不是王平還來在蜀漢大放異彩,恐怕史書連這一段都不會提及王平。所以,這也說明了王平為何要投奔劉備的原因,顯然王平在曹魏軍中機會不多。但是,這并非王平投歸劉備唯一原因。
王平
根據(jù)《三國志·黃權傳》記載,黃權被任命為護軍,迎接張魯無果。但是,“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jù)漢中,皆權本謀也,
”
這也是漢中之戰(zhàn)的前一階段。自從張飛大破張合后,巴土最終還是被蜀漢控制了。所以,杜濩,樸胡,王平等諸人就回到了漢中前線,爭奪巴土。否則,杜濩的巴西太守,樸胡的巴東太守名不副實,而且不能回到家鄉(xiāng)。于是,才有了黃權之謀,攻破杜濩,樸胡,進軍漢中,殺夏侯淵,奪取了漢中,引來曹操率領大軍親征。所以,漢中之戰(zhàn)后,王平估計是帶著一部分不愿意離開家鄉(xiāng)的賨人,一起歸附了劉備。這也暗合了王平“不識字,卻明理”的個性特質。
王平來到蜀漢政權后,意義是很大的。因為王平不僅大放異彩,日后成了蜀漢舉足輕重的大將,而且在歸附劉備時,也有不同的意義。畢竟,當時巴土,漢中很多民眾,包括少數(shù)民族,都被曹操北遷了,劉備幾乎只得到一塊空地。但是,有了王平等人的歸附,也是在向這些被遷走的百姓表示家鄉(xiāng)的情結。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88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毛主席去安源》:手拿雨傘的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