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長河濟蒼
      、華夏逐夢

      燕趙峰哥 2023-09-20 08:42:11

      上回書說到了京城的通州

      ,感受了通州這幾年新的變化以及因為漕運終點的緣故導致通州人豪放爽快的性格

      轉(zhuǎn)過天來

      ,行程繼續(xù)
      ,考察此行大運河全景圖最后一個景點
      。沿京城中軸線向北,跨過地安門西大街
      ,來到北京著名的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什剎海
      。實際上什剎海分前海、后海和西海
      ,這便是俗稱的后三海
      ,而與之相對應(yīng)的前三海是南海、中海和北海

      在元代

      ,這里是大運河的終端碼頭。后來雖不做碼頭了
      ,進而形成了商販聚集的市場
      ,直至今天,這一片開闊的水域又給北京城增添了一處不可多得的復合景觀
      ,成為老北京和游客們非常喜歡光顧之地
      。今天我們一行要環(huán)顧什剎海,破解她與大運河的關(guān)系以及和我們這個城市關(guān)聯(lián)的遺址

      、華夏逐夢.png" />

      萬寧橋,已有700年歷史

      ,是元代京杭運河進終點最后一座橋
      ,漕船通過它就可以進入積水潭,意味著在大運河上漂泊千里的旅程結(jié)束
      ,最后抵達終點

      上世紀50年代,由于城市發(fā)展

      ,萬寧橋身被埋于地下
      。1999年修復工程啟動,在橋邊挖出了六對鎮(zhèn)水獸
      ,清洗后發(fā)現(xiàn)它們依栩栩如生
      。歷史上什剎海周邊古剎眾多,所以得名什剎海
      。前海和后海的分界線
      ,是一條僅有幾米寬的水道,一座石橋橫跨其上
      ,這就是銀錠橋

      西海濕地匯通祠是郭守敬紀念館所在地。郭守敬---世界知名的中國古代科學家。其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功績就是他是京杭大運河的貫通著

      。因為這片水域跟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
      ,為此邢臺市政府曾贈送給西城區(qū)政府的郭守敬石像。1986年重建之后
      ,匯通祠改為郭守敬紀念館
      。主廳講述了郭守敬不平凡的一生,把他生命中最精彩的片段展現(xiàn)給訪客

      郭大師少時祖父對他的影響很深,15歲就開始動手實踐

      ,然后用竹子做了渾天儀
      ,外面是赤道儀,里面是四游儀
      ,然后觀測星星在天空中運行的軌跡
      。郭守敬是17歲進入河北邢臺的紫金山書院,跟隨后來負責規(guī)劃元大都的謀臣劉秉忠學習
      。在21歲起
      ,他在家鄉(xiāng)疏通浚河渠,興修水利多年
      ,因為成績卓著
      ,32歲時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負責全國的河渠修整和管理工作。

      他組織疏通了大運河山東境內(nèi)的匯通河

      ,在西夏治水
      、修復漢延渠和唐徠渠。作為天文學家
      ,他改造和創(chuàng)造了十多種天文儀器
      。他49歲時組織了一場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當時一共去了全國27個觀測點
      。因為元朝疆域很大
      ,所以有些觀點我們就很疑惑。比如說大家看到這是一個北海觀測點
      。到了北極圈兒這處了
      。后他自己親自去過一個觀測點,去過黃巖島等更遠的地方
      。有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之后
      。授時歷這個歷法太重要了,測算出來一個太陽年和一個回歸年是365.2425天
      。這個比西方的格里高利歷
      ,早了300多年了。

      除了天文,郭守敬的另一大成就就是貫通京杭運河

      。元代之前
      ,漕船到達通州后,要通過拉纖或者陸路轉(zhuǎn)運才能進入到大都城
      ,極為不便
      。建都之初,忽必烈手諭郭守敬
      ,命其疏通運河的最后一段水路
      。郭守敬憑借30多年的經(jīng)驗勘測實踐實驗,終于找到了最佳方案
      ,開通了會通河
      ,相當于和從通州延伸到積水潭。那一年
      ,他已經(jīng)61歲
      。從61歲一直干到了73歲要退休,皇帝不準并特意說
      ,太史令這個位置一律不能退休的
      ,于是他就做到了86歲。功勛蓋世
      ,故此后人給他的評價也極高
      。比如李約瑟說,他是中國科學史上最杰出的人物
      ,連之一都沒有寫
      。導游講到此便有結(jié)論:郭守敬是一個低調(diào)而偉大的人。低調(diào)
      、好像我們并不知他干過什么具體偉業(yè)
      ;偉大、給全人類留下了非常寶貴雙重財富

      匆匆“大運河全景圖”馬上要畫句號了

      ,歷時近半個月,行程2000余公里
      ,雖將京杭及浙東運河一覽無余
      ,但更多感覺仍是匆匆一瞥,因大運河自身承載的文化
      、傳承
      、及非遺浩如煙海、燦若繁星
      !無論是抵御海浪浙東運河
      、還是水中建橋的蘇州“寶帶”、抑或運河穿越淮河的“水上立交”,更有水脊之祖濟寧高嶺
      ,以及華北大平原三灣抵一閘的因勢利導以及“鏢不喊滄”尚武衛(wèi)國精神
      ,無不浸潤著大運河傳遞的寶貴科技含量及古人聰明智慧和家國情結(jié),而這一切的一切
      ,都為我們這個東方民族沉淀了厚重文化基因和寶貴物質(zhì)與精神財富
      ,也使得這個東方帝國曾經(jīng)不屑異邦而傲視群雄。

      長征

      、長城
      、大運河三個特殊的標簽都是我們這個民族在危難來臨、烏云壓頂
      、變革動蕩
      、命懸一線時刻給予我們的重燃希望與從新崛起迸發(fā)激情內(nèi)升力和源泉,也是東方大國有別于他國的文化制高點和處事哲思
      ,更是我們凝聚萬眾、奔向強國盛世精神的至尊法寶

      蛇尾也罷

      、贅述也好,啰啰嗦嗦完成了大運河后程跟蹤報道與陪同隨感
      ,還望各位看官透過每篇“豆腐塊”來和筆者一起感受作為大寫的“人”的一捺所帶來的文化的熏染和正能量帶來一絲情節(jié)
      。說起何為旅行?人為什么要旅行
      ?自己也在慢慢的梳理一下:那邊是感受各個地域景物差異
      ,四時花木的變化以及調(diào)節(jié)旅者的心胸和對更高層面文化差異的評判,從而影響和篤定自己的認知
      ,筆者猜想
      ,一個對自己優(yōu)秀文化沒有傳承和揚棄的民族是否離消亡湮滅不遠了。

      就此止筆

      ,由于個人水平有限
      、格局不夠,文章中定存謬誤及漏洞
      ,萬望各位看官包容態(tài)度對之

      “京杭大運河全景圖”浮光掠影之“河惠蒼生、華夏逐夢”

      峰哥草于2021.6.21(辛丑年夏至)初稿

      2021.8.6修改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88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但窮兵黷武終會走向滅亡" rel="prev"> 美國囂張強盜作風是霍亂世界的根源

      ,但···

      下一篇: ,他立即下令重賞" rel="prev"> 一明君想進入軍營

      相關(guān)文章
      李自成進北京時,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lǐng)新生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
      ,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愿投降受辱
      ,在順軍攻入紫禁城之前,前往煤山自縊殉國
      ,唯一陪著他殉國的
      ,只有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一人。至于文武百官和天子親軍錦衣衛(wèi)等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onerror="nofind(this)" >
      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去遼西助農(nóng)賣大棗
      ,住在鄉(xiāng)下的村子里,清晨出來閑逛
      ,沿著一條小河往下走,景色不錯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onerror="nofind(this)" >
      陳勝吳廣最先反秦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不只是陳勝吳廣
      ,歷朝歷代凡是最先造反的沒有一個取得天下的。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浩浩蕩蕩
      ,但最后得到天下的卻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