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時烹飪時不自覺加入了許多辣椒
(大明馳援半島小老弟)
朝鮮之役:
半島的歷史在我們眼里大抵是一部被干的歷史
那要從日本的戰(zhàn)國時代說起
猴吉一共派出了九個官二代負責的軍團合計15萬人殺赴朝鮮,其中第二軍團的軍團長是賤岳七本槍(賤岳合戰(zhàn)中的七星男團)之一加藤清正
(辣椒傳播路線)
辣椒傳播:
同時我們要感謝地球是圓的
15世紀
我國關于辣椒的最早記錄是萬歷十九年(1591)
,錢塘(杭州)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記錄的“觀賞植物”:番椒,叢生白花,子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日本關于辣椒的記錄要更早一些,1552年(還有其他說法,但都早于1591年)葡萄牙傳教士在日本九州登陸(進攻vs出逃路線
主角登場:
日本的侵朝軍團在1592年春天上演了那個年代的釜山行
1.口服:加藤清正命部下服用辣椒取暖
2.外用:加藤清正命部下在內(nèi)衣中加入辣椒取暖
3.克敵:加藤清正用辣椒制作化學武器對抗大明與朝鮮義軍
(此時的朝鮮正規(guī)軍早被干趴下了或者投降了)
關于使用效果并不好說
《芝峰類說》可以算作誕生于朝鮮王朝的百科全書
,其中記載:“南蠻椒有大毒,因傳自日本而稱倭芥子”。百年之后的《增補山林經(jīng)濟》中出現(xiàn)關于“朝鮮泡菜是用辣椒、大蒜制成的腌菜”的描述,被認為是是關于半島泡菜的最初文字記錄。至此接近現(xiàn)代半島泡菜形態(tài)的產(chǎn)物終于登場了。(腌菜帝國的北方酸菜)
文末補刀:
如果沒有辣椒,半島的泡菜會是什么形態(tài)
,也許在《詩經(jīng)》小雅中的《信南山》一篇早已有所描述: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小雅如是說,大俗的直譯法大抵是:老子有田又有屋,田邊種著果和蔬,削皮切塊腌咸菜,拿去獻給我先祖。其中的菹(一聲zu),腌菜是也,可以參考翠花家的酸菜,按噸屯大白菜的東北人哪個還不是“豈曰無菹,與子同缸”的角色呢。哦對了,筆者不確定的是半島那會是否有大白菜
當然也有另一種說法是加藤清正從朝鮮帶回了另一種辣椒被叫做“高麗胡椒”(那個時代全世界都不太分辣椒和胡椒)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94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