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是古代所有皇帝中最具有文藝才華、文藝氣息的一位,他本人多才多藝,詩、詞、書、畫樣樣精通,還留下許多文藝作品傳世。
但他在朝廷事務上的成績卻遠遠不及文藝成就。可謂是當?shù)米畈?、最屈辱的一位皇帝?5歲那年,他被金國擄去,成為階下囚,帶著皇宮眷屬被趕到金國大北方也就是現(xiàn)在東北黑龍江一代,遠離中原故土汴京開封幾千里路,中間隔著萬水千山。
宋徽宗生活喜歡奢侈豪華,金國東北的生活再好也不及汴京皇宮里滋潤。精神折磨更是讓他難以忍受,金太宗封他為昏德公,享受金國二品大員的待遇,他的后宮皇后、妃嬪、女兒、王妃、宗室之女成為了金國男人的玩物,受盡屈辱,大部分都死在了金國。
她們沒有了自由和尊嚴,沒有自己的價值,活得還不如一件商品。
宋徽宗,曾經高高在上的大國天子,一朝被俘,淪落為他國取笑玩弄的對象。面對這些遭遇,宋徽宗選擇自我麻木,他忍了,沒有反抗,因為他已無力反抗。他的忍辱不像勾踐那樣為了負重,有朝一日能夠恢復故土。宋徽宗的忍辱或許只是為了茍且地活著,或許是依然可以繼續(xù)他的文藝生活。
在當俘虜?shù)娜兆永?,他的心思一方面放在了“造人”上?年間囚禁生活又生了4個兒子,8個女兒。
另一方面放在了文藝創(chuàng)作上,寫詩、作畫、寫書法,還獨創(chuàng)了“瘦金體”。
宋徽宗趙佶,雖為俘虜,但不必擔心生活,依然可以繼續(xù)他的文藝愛好。但你以為這看似沒心沒肺的趙佶內心真的很好受嗎?面對自己受到的屈辱、親眷們遭受的折磨,在千里之外的異鄉(xiāng)土地上,他內心真的不痛嗎?
他當然是心痛的,但是他沒有任何力量去反抗。
文藝天賦如此之高的宋徽宗,對藝術如此敏感,怎么可能不敏感自己的處境遭遇呢?怎么可能會不痛苦呢?
一切看似溫和的順從,忍耐,不過是他的自我麻木的外表而已。他的內心真實的感情和想法已經在他寫的詩詞中告訴我們了。
在金國,他的心痛是沒有傾訴對象的,他什么委屈都不能說。只能寫在詩和詞中。那是經受很深刻的感觸才能寫出來的,字字泣血錐心,無限凄涼。
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
這首七言絕句是宋徽宗趙佶寫的自己被俘囚禁時的境況。徹夜西北風呼呼呼地一直在吹,窗戶是破的、舊的、漏風的,所容身的旅舍孤館是凄涼蕭條的,燈光是微弱的。
這眼前的一切仿佛隔世,汴京的繁華、熱鬧、燈火璀璨都已遠去,在這里是根本奢望不到的。家鄉(xiāng)離這兒三千里,望斷南飛的大雁也無濟于事。
從天上跌落塵土的趙佶,他心里的落差、痛苦,不比任何人弱。這充滿哀怨、凄涼之感的詩句,就是趙佶受盡精神折磨、精神痛苦的寫照。
宴山亭
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jù),和夢也新來不做。
除了詩,還有詞。這首《宴山亭》與《在北題壁》那首詩一樣,抒發(fā)的情感都是一樣的?!疤爝b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寫的正是“家山回首三千里”,家鄉(xiāng)是那么那么遙遠,怎么能夠回得去呢?
家鄉(xiāng)那么遙遠,此生是無法再回去了!這一點,趙佶內心十分清楚。
想家,那怎么辦呢?“除夢里、有時曾去”,既然身體已經回不去,就讓夢帶著思緒暫且回故鄉(xiāng)看看吧!這話語是多么地無奈、無助和凄涼。
本來內心已經夠痛苦的了,可詞句結尾來了一句“和夢也新來不做”更是添了駱駝身上最后一根稻草,如今連夢都做得少了,夢里也回不到家鄉(xiāng)看看了!真是肝腸寸斷之音,頗有李后主遺音。
-END-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95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激發(fā)有志青年努力奮斗的動力:窮
下一篇: 秦朝滅亡前夕,那些開國將軍們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