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禎初年,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后,清除了魏忠賢等一眾黨羽,重新起用了袁崇煥。袁崇煥也向崇禎承若,5年平復遼東。當時崇禎很高興,還賜給了他尚方寶劍,允許他便宜行事。
袁崇煥
對于袁崇煥的評價,有人說他是明朝的英雄,抗清名將,只是沒有遇到明君而已;也有人說袁崇煥目光短淺、沒有政治頭腦,空有能力沒有頭腦的人不會有什么好的下場。這兩種說法其實都沒錯,但袁崇煥殺毛文龍一事,卻讓他為世人詬病不已,也成了他人生的污點事跡。
那么袁崇煥為什么一定要殺毛文龍呢?
當年袁崇煥鎮(zhèn)守遼東一帶,毛文龍駐守皮島,并且毛文龍以皮島為基地還開創(chuàng)了東江軍事重鎮(zhèn)。二人分別居于后金的一前一后,使金軍不敢輕舉妄動。毛文龍這個人雖然頗有戰(zhàn)功,軍事能力也很強,但為人傲慢,目中無人。
俗話說,“山高皇帝遠”,毛文龍在東江鎮(zhèn)多年經營,將之變成自己的獨立王國,誰都不能插手,在島上也是搞走私,克扣士兵糧餉,隨意殺人等,他本身是有很多問題。
毛文龍這種類似地痞流氓的作風,在當時的明朝很多人都有所耳聞,袁崇煥也早就聽說過毛文龍的為人。但袁崇煥生性直率,剛正不阿,他絕對不會允許在自己管轄之下,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最終,在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煥到皮島與毛文龍會面,雙方協商一些事宜后,并沒有談攏,袁崇煥就手持尚方寶劍,將毛文龍給斬了。
毛文龍的死其實沒什么好翻案的,因為他本身的確犯了很多罪,但毛文龍的死卻對當時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首先,毛文龍的死,使后金軍不再有后顧之憂,可以肆意南下
毛文龍生前在皮島,可以與寧遠一起,對后金形成前后夾擊之勢,例如在天啟六年的寧遠大捷,努爾哈赤當時率大軍進攻寧遠,只過了五天就不得不撤兵,撤兵的直接原因就是毛文龍從皮島出兵,威脅到了后金的大本營遼陽。但自從毛文龍死后,皮島群龍無首,這里的明軍也就變成了一盤散沙,毫無威脅可言。
其次,毛文龍的死,也間接導致了袁崇煥被誣陷入獄而死
袁崇煥殺毛文龍之前,并未向崇禎皇帝稟報,而是自己先斬后奏,用尚方寶劍直接斬了毛文龍。后來皇太極領十余萬清兵繞道蒙古,避開了袁崇煥在寧遠和錦州的防線,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侍珮O之所以敢領兵數十萬攻打北京,就是少了毛文龍在皮島后方的威脅。
崇禎皇帝生性多疑,以為袁崇煥和敵人私通,導致清軍攻打到了北京,于是就將毛文龍打入地牢,而崇禎在定罪袁崇煥時,其中有一條就是未經皇帝同意,擅自斬殺毛文龍。
最后,明朝許多武將因毛文龍的死,引發(fā)的一系列后果,從此對朝廷失去信心
毛文龍死后,他原來的親信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就先后投降了后金。之后崇禎又猜疑袁崇煥,又把袁崇煥給殺了,這讓駐守在寧遠地區(qū)的洪承疇、祖大壽等人大為失望,這些人后來都因種種原因投降了后金。
毛文龍
袁崇煥殺毛文龍,本身是沒有錯,但他選擇的時機不對,在明朝內憂外患之時,除掉了這個牽制后金的重要人物,就像引發(fā)了“蝴蝶效應”一般,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96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