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一直以來都與人自身的存在息息相關。在古典時代,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在人們對于人類生活的原初體驗中,政治都占據著核心位置。政治生活被看成是一種最高的生活或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最該去追求的生活。政治與個人的正當生活(古希臘)或人自身的修養(yǎng)(中國)是貫通的。在政治生活中,人們逐漸明白在由諸多人構成的共同生活中如何正確地對待自身和對待他人。
——摘自《政治哲學名著譯叢》總序
《政治哲學名著譯叢》編委會
主 編吳 彥
編委會成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 濤 田飛龍 孫國東 李燕濤 邱立波
吳冠軍 張 龑楊天江 周保松 周國興
泮偉江 章永樂 黃 濤 葛四友 姚 遠
1.《權威的性質與功能》
[法]耶夫·西蒙 著 ; 吳彥 譯
托馬斯主義自然法傳統(tǒng)討論權威問題的重要著作
權威問題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自由問題是政治哲學思考的核心
權威之重要,在過去幾百年的思想史中是被極度忽視的
人類自由之所以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權威。政治權威不會消亡,它乃基于人的自然。這從另外一個側面揭示了西蒙所承繼的亞里士多德——阿奎那的政治自然主義傳統(tǒng),以區(qū)別于霍布斯所開啟的主張政治源于創(chuàng)造的現代政治哲學傳統(tǒng)。
西蒙在書中以一種極為清晰和精辟的方式探討了權威問題。權威之重要,在過去幾百年的思想史中,尤其是在自由主義乃至法西斯主義等諸多現代學說中,是被極度忽視的。所有這些學說都共享這樣一個基本假設:政治權威的存在是基于人的某種惡或是某種缺陷。在作者看來,所有這些學說立基于其上的這個前提性假設是錯誤的。換言之,政治權威是不會消亡的,因為它是基于人的自然。作者從最基本的哲學原則中引發(fā)出來的論述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極為有用也極為重要。
2.《平等與偏倚性》
[美]托馬斯?內格爾 著;譚安奎 譯
托馬斯?內格爾獻給約翰·羅爾斯之書
(其認為羅爾斯改變了平等與偏倚性這一主題的研究狀況)
探索平等主義政治理想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平等主義的政治理論能否提供一種完整的道德觀?
一種滿足正當性要求的平等主義政治秩序只能是烏托邦式的嗎?
它將面對哪些實踐理性、動機或道德心理學上的難題?
本書直面這些深層次的問題,為我們深度反思所有平等主義取向的政治哲學理論提供了最佳范本。
當代美國著名哲學家托馬斯?內格爾的政治思想著作《平等與偏倚性》的價值重在提出一些問題。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為: 尊重現有人的現有權利的基礎上,倡導一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比較人道的、看起來符合社會正義的平等原則,給予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一些偏倚性扶助。
他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對平等之追求,都能自愿去扶助那些生活部完美的人。非個人性的、不偏不倚的觀點與個人性的、有所偏倚的觀點是一個人內部的沖突,二者之間如何調和,這是一種令人滿意的道德與政治哲學理論所面對的最深刻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政治辯護必須是一種面向兩種觀點的雙重辯護。在滿足雙重辯護要求的過程中,平等主義能夠走多遠,這仍然是一個未決的問題,但本書向讀者展示了我們所面對的全部困難以及進一步要做的工作。 內格爾在根本思路上還是沿著羅爾斯之邏輯行進,只是,他更重視從人的心理和哲學的角度來關注這一問題,而不是從社會制度的構建著眼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3.《倫理學與法治》
[美]大衛(wèi)?萊昂斯 著 ; 葛四友 譯
法哲學的入門教科書
倫理學與法哲學交叉性領域的研究著作
法律與道德之間是否有必然聯(lián)系?
在本書中,大衛(wèi)?萊昂斯從 自然法與法律實證主義之間最為核心的爭論(法律與道德之間是否有必然聯(lián)系)出發(fā),對法律和道德的性質,以及兩者的關系這類抽象問題做了清晰有力的詮釋與論證。作者還基于對正義、權利、福利和自由的理解, 多角度地考察我們對法律懲罰、公民不服從和道德的強行這類緊迫的實踐性問題如何提供辯護。難能可貴的是,本書對上述棘手問題的探討簡明扼要,為我們學習法哲學提供了清晰且系統(tǒng)的向導,是極佳的法哲學的入門教科書和相關領域研究的參考書。
4.《價值、尊重和依系》
[英]約瑟夫?拉茲 著 ;蔡蓁 譯
當評價性的屬性是依賴于社會歷史條件時,這種觀點何以成立呢?
人類價值具有普遍性嗎?
價值的普遍性與價值的多元性相沖突嗎?
拉茲是當代富有影響力的法哲學家,他在本書對這些倫理學中的核心問題作出了批判性的反思。作者認為我們應該試圖理解哪些是價值的普遍性真正所蘊涵的內容,并 借用《小王子》中的故事生動地表明合法的差異性,尤其是個人所擁有的獨特的依系關系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也并不構成對“價值普遍性”的威脅。本書對社會存在的基本問題提出了簡明、精辟,而富有吸引力的人性化的解釋,對法律、哲學和政治學的研究者和實踐者都將具有參考價值和啟發(fā)意義。
5.《論正義》
[英]赫伯特·斯賓塞 著 ; 周國興 譯
“維多利亞時代的亞里士多德”——斯賓塞
基于倫理的生物學起源
對“同等自由法則”的進化論解釋
全面理解斯賓塞的社會進化論,本書應為必讀書
《論正義》是斯賓塞思想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變——從倫理學第一原理向正義準則的轉變,是其作品中不可不讀的一本。斯賓塞的《社會靜力學》已為學人熟知,然則其中的倫理學說卻在《論正義》中才得以連貫闡述,《論正義》是《倫理學原理》的第四部分,是其社會進化論在社會倫理領域的運用。
《論正義》與《社會靜力學》的結論盡管基本一致――道德法則表達的是完美社會中的完美之人,國家的職責在于防止侵害個人自然權利的不義行為,但是, 《論正義》卻也體現了其學術觀點的轉變:首先,放棄了對社會倫理問題的超自然解釋,而完全采取進化論的解釋;其次,明確了道德倫理的生物學起源。本書亦能為法學、政治學、倫理學、社會學領域的研究者與實踐者提供助益。
6.《論政府》
[英]詹姆斯·密爾 著; 朱含 譯
詹姆斯·密爾、大衛(wèi)·李嘉圖和亞當·斯密同為古典經濟學奠基人
也是功利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重要代表人
本書展示了密爾及功利主義學派核心的政治理論觀點
詹姆斯·密爾是19世紀英國古典自由主義和功利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書收錄了密爾的《論政府》、托馬斯·巴賓頓·麥考利對密爾《論政府》的反駁,以及密爾對麥考利的回應。 密爾基于“人人自利”的假設,提出唯有通過代議政府,才能保障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利益一致,實現良政。麥考利則批駁功利主義學派基于“人人自利”的先驗式假設推導出政府應采取的形式。
本書收錄的三篇論文展示了密爾及功利主義學派核心的政治理論觀點,篇幅不長卻蘊含了豐富的政治法律理論,是 19世紀英國議會變革時期激進派與輝格派之間的經典論政。文中許多觀點既反映當時所處的時代問題,又超越時空,對當今的政治法律實踐仍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7.《新政治科學》
[美]埃里克·沃格林 著; 段保良 譯
沃格林的成名之作
沃格林政治哲學的綱領性文獻
在《新政治科學》中, 沃格林對近代以來占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社會科學方法提出挑戰(zhàn),主張回歸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方法,即以政治社會的自我解釋為起點,分析各個社會賴以建構自身秩序的符號,進而探討人類政治社會的普遍秩序。
《新政治科學》是沃格林政治哲學的綱領性文獻。本書首先從方法論上區(qū)分社會自我理解的符號與政治科學的理論概念,主張新政治科學的研究旨趣在于通過對社會上先前存在的符號予以批判性的闡明,探索關于人性和秩序的知識。本書基于對西方代議制民主的批判,提出三個類型的代表,即初級型的代表、存在意義上的代表和超越意義上的代表;進而指出,就社會將自身理解為超越真理的代表而言,人類歷史上有三種類型的真理符號化,即宇宙論真理、人類學真理和救贖論真理?,F代各色意識形態(tài)是真理的敗壞形式,即所謂的靈知主義。本書著重闡述了靈知主義的內涵、在前現代的根源,以及靈知主義支配下的現代政治運動和意識形態(tài)。
《新政治科學》對西方政治觀念的生成機制、傳承歷史及觀念和現實的互動關系的探索,特別是對西方現代性的詮釋和批判,對于我們重新認識西方,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科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8.《良好的自由秩序——康德的法哲學與國家哲學》
[德]沃爾夫岡·凱爾斯汀 主編; 湯沛豐 譯
享譽國際的康德法哲學的研究著作
領會康德的法哲學,深入理解當代法哲學的基本問題
當代知名康德學者費里克舒將該書視為 康德政治哲學與法哲學研究中契約論進路的代表性著作。
《良好的自由秩序一一康德的法哲學與國家哲學》一書是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學者、德國基爾大學哲學系教授沃爾夫岡·凱爾斯汀的教授資格論文,也是享譽國際的關于康德法哲學的研究作品。在此書中, 作者從體系和歷史這兩個維度對康德成熟時期的法哲學著作進行了重構和詮釋。本書不僅有助于我們領會康德的法哲學,還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當代法哲學的基本問題。
9.《論華茲華斯的政治家氣質》
[英] 戴雪 著; 戴鵬飛 譯
關于詩人華茲華斯政治思想的解讀
“民族主義的精神有朝日會變成一股解體性的力量,它有可能不像在意大利的例子中那樣締造民族的統(tǒng)一,而是會破壞統(tǒng)治良好的國家”。
何理解華茲華斯政治上的“變節(jié)”?
華茲華斯是19世紀英國消極浪漫主義代表作家之一 ,早年的華茲華斯深受盧梭及其他啟蒙思想家的影響,深愛自然與自由,狂熱地支持法國大革命,反對君主專制;然而晚年的華茲華斯似乎成為思想上的變節(jié)者,成為托利黨人的支持者與保守派的代言人,反對“議會改革”,反對解放天主教徒。這是詩歌藝術領域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更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影響英國政治現實的一件事。
戴雪以其獨到的眼光從法學家的視角對華茲華斯的政治思想、政治技藝進行了細致的解剖;巧妙地化解了人們對華茲華斯思想理解上的張力,使華茲華斯的政治思想變得連貫融洽。并且,戴雪這部著作寫作、成書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關鍵時期,其著作的出版對于 英國當時反對德意志帝國主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鼓舞了英國民眾捍衛(wèi)不列顛的自由,反對暴政壓迫的決心,對普通讀者以及研究學者理解英國政治自由具有重要的意義。
10.《社會正義綱要》
[英]霍布豪斯 著; 曾一璇 譯
政治哲學的經典著作
英國自由主義現代轉型和福利國家建構的經典之作
在《社會正義綱要》, 霍布豪斯把社會正義理解為和諧發(fā)展的條件和精神生活原則的總和,并且聲明該書的目標就是去界定這些條件和原則,并把它們呈現為一個融貫的整體。通過本書,可以使得讀者更進一步地了解英國自由主義的現代轉型、英國福利國家的倫理基礎以及英國進步主義的政治主張。
霍布豪斯 吸納了英國古典功利主義關于善的學說,同時引入了至關重要的共同體原則,主張根據共同善或者社會福祉來重新界定自由、權利、義務、平等、正義和民主。
他反思了過去的自然權利、契約自由、財富觀念、薪酬理論和產業(yè)組織形式,并為國家功能的擴展提供了正當理由。國家控制不再被視為個人自由的對立面,而是被視為保護個人權利和實現社會共同目標的合理手段。在作者的整個論證過程中,和諧觀念貫穿始終,成為社會正義的指導原則。最后,作者把共同體觀念應用于人類,主張人類是唯一的終極共同體,認為應該在國際層面上建立一個正義秩序,以避免國際秩序陷入無政府或軍國主義。
11.《在傳統(tǒng)與革命之間——黑格爾法哲學研究》
[德]曼弗雷德·里德爾 著 ; 朱學平 黃鈺洲 譯
剖析黑格爾法哲學的思想源流
立足當代和對話呈現精神的力量
本書是里德爾最重要的一本關于黑格爾法哲學研究著作,在長達15年之久的研討過程中,他試圖通過闡明黑格爾法哲學的起源、發(fā)展和哲學基礎,在二戰(zhàn)后重新恢復黑格爾實踐哲學的活力。本書對于當代黑格爾法哲學的研究范式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在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理解上真正起到了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
里德爾在全面梳理黑格爾法哲學思想、現實背景與系統(tǒng)吸收 馬克思、盧卡奇、馬爾庫塞、里特爾等19、20世紀前輩大家對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與研究的基礎上 ,從歐洲近代政治革命、工業(yè)革命、自然法理論、國民經濟學論等各個不同的角度,對黑格爾法哲學與歐洲古典傳統(tǒng)和近代革命之間的復雜關系及其對二者的超越方面,做出了迄今為止最為全面豐富的闡釋。
政治哲學名著譯叢 (已出11種)
《權威的性質與功能》
【法】耶夫·西蒙 著 吳彥 譯
《平等與偏倚性》
【美】托馬斯·內格爾 著 譚安奎 譯
《倫理學與法治》
【美】大衛(wèi)·萊昂斯 著 葛四友 譯
《價值、尊重和依系》
【英】約瑟夫·拉茲 著 蔡蓁 譯
《論正義》
【英】赫伯特·斯賓塞 著
《論政府》
【英】詹姆斯·密爾 著
《新政治科學》
【美】埃里克·沃格林 著
《良好的自由秩序——康德的法哲學與國家哲學》
【德】沃爾夫岡·凱爾斯汀 主編
《論華茲華斯的政治家氣質》
【英】戴雪 著
《社會正義綱要》
【英】霍布豪斯 著
《在傳統(tǒng)與革命之間——黑格爾法哲學研究》
【德】曼弗雷德·里德爾 著
商務印書館學術中心下設哲社、文史、政法和經管四個編輯室及威科項目組,主要承擔文史哲及社會科學領域學術著作的編輯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中華當代學術輯要》、“大師文集”等為代表的多種學術譯介和學術原創(chuàng)著作。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02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