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斗不過洪秀全,是因為他對洪秀全毫無防備,給了洪秀全可乘之機,而楊秀清之所以會對洪秀全毫無防備,主要在于兩點:
第一點在于他不能殺了洪秀全,因為洪秀全是整個拜上帝教的教主,而拜上帝教是整個太平天國運動的理論基礎(chǔ),如果他殺了洪秀全,那么就等于向世人宣布拜上帝教是假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會立馬分崩離析。而且楊秀清本人也不能跟拜上帝教脫鉤,因為他有“天父下凡”的權(quán)威,一旦否定了拜上帝教就等于否定了他自己,殺了洪秀全之后,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因此天京事變之前,楊秀清沒有殺洪秀全的動機。
第二點在于他沒必要殺洪秀全。因為由洪秀全擔任教主不掌握實權(quán),成天待在深宮,而由楊秀清站在前臺處理軍政大事的這個格局,對楊秀清本人來說就是最好的格局,他沒有改變的必要。首先權(quán)力掌握在了他的手中,洪秀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個擺設(shè);其次洪秀全作為天王是權(quán)威,而權(quán)威是不自由的,只能在深宮待著,沒有任何行動自由。楊秀清作為東王,在權(quán)威之下,反而什么事都能干,即便干錯了也不會有什么事,因為第一號人物不是是洪秀全;第三,即便那天洪秀全真的讓他感到不爽了,他還可以“天父下凡”一下整治洪秀全。
楊秀清與洪秀全,非常類似于日本幕府將軍和天皇的關(guān)系
更確切地說,定都天京之后的洪秀全和楊秀清,就非常類似于日本古代的天皇和幕府將軍,天皇作為神權(quán)的代表被將軍供養(yǎng)了起來,而將軍則掌握了實權(quán)實際統(tǒng)治日本,這樣的格局在日本存在了700多年,為什么將軍不推翻天皇呢?就是因為沒這個必要,這樣的格局對于將軍來說反而是最好最舒服的。
正因為他既不能殺了洪秀全也沒必要殺了洪秀全,所以楊秀清對洪秀全是毫無防備的,他也根本想不到洪秀全會殺了他。直到楊秀清被抓的時候,他也沒想到是洪秀全要捉拿的他,還以為是韋昌輝在搞叛亂,很可能直到死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背后的始作俑者是洪秀全。在這種情況下,毫無防備的楊秀清自然會大概率被洪秀全干掉了。
一般我們認為洪秀全殺了楊秀清,是因為楊秀清的權(quán)力太大,威脅到了他的地位,洪秀全在楊秀清咄咄逼人的形勢下出于自衛(wèi)才殺了楊秀清,不過根據(jù)我以上的分析,其實就不是這么一回事了,至少洪秀全并不是出于自衛(wèi)。而要徹底弄明白其中的緣由,楊秀清為什么能掌握軍政大權(quán)?洪秀全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殺了楊秀清,我們還要從天平天國的組織架構(gòu)說起了,只有明白了天平天國的組織架構(gòu),站在洪秀全和楊秀清這兩個人具體的立場,我們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太平天國組織架構(gòu)的形成我們都知道太平天國起源于拜上帝教,而拜上帝教其實就是洪秀全屢次考秀才不中,有次從一名傳教士那里拿了本《勸世良言》,說白了這就是一本基督教的宣傳小冊子,洪秀全在看了這本小冊子后就有天發(fā)了瘋,產(chǎn)生了臆想癥,臆想自己是上帝的二兒子,肩負著來到人間傳播福音的使命,由此創(chuàng)立了所謂的拜上帝教。
他的運氣非常好,第一個信徒是善于傳教的馮云山,在吸收了第一個信徒馮云山后,兩人便從廣東來到廣西開始了傳教生涯。不過他們剛開始的時候事業(yè)并不順利,洪秀全便放棄了傳教,獨自回到廣東繼續(xù)科考去了,而馮云山則留在廣西繼續(xù)傳教。后來馮云山就來到了廣西桂平縣,在紫荊山區(qū)找到了楊秀清一伙燒炭工傳教。由于當?shù)氐臒抗こ錾碛谏鐣畹讓樱矝]見過什么世面,聽說拜上帝教是出來解救他們的苦難的,便紛紛入教,拜上帝教才有了最早的一批燒炭工信徒,大約有1000多人。后來洪秀全考試不順,便來到廣西找馮云山,當他來到紫荊山區(qū)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會竟然發(fā)展了起來,自然就非常樂意地當起了教主。
▲拜上帝教能傳播起來,完全在于馮云山的功勞
后來拜上帝教逐漸發(fā)展壯大,便開始到處活動,而這些活動自然驚擾了當?shù)氐墓俑?,很快馮云山就被官府抓走了,洪秀全一看情況不對,也腳底抹油跑回了廣東。這個時候拜上帝教就處在了一種群龍無首的局面之中,如果不迅速聚攏人心,這個教會就很可能會分崩離析,或許就沒有太平天國運動了。就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楊秀清站了出來,某一天他在燒炭工中突然口吐白沫然后倒地不起,接著醒來后就“天父下凡”,以天父的名義將眾教眾重新聚攏了起來。后來,另一個燒炭工的領(lǐng)袖蕭朝貴也有樣學樣,來了個“天兄下凡”,收攏了另一批教眾,在楊秀清和蕭朝貴的帶領(lǐng)下,拜上帝教又重新發(fā)展了起來。后來楊秀清等人就派人到廣東把洪秀全又請了回來,當洪秀全來到紫荊山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自己多了個“老爸”和“哥哥”,但也只能無奈地接受了。之后楊秀清籌措了一筆錢,把馮云山從官府的大牢中撈了出來,拜上帝教又重新回到了發(fā)展的軌道上了。
至于韋昌輝,其實是當?shù)氐囊粋€有錢人,因為是外來戶所以經(jīng)常受當?shù)厝说钠圬?,洪秀全多次幫助了他,最后韋昌輝也覺得只有投靠洪秀全自己才有出路,就變賣了全部家產(chǎn)支持了拜上帝教,金田起義的時候所用的兵器就是由韋昌輝打造的,韋昌輝等于是帶著資金加入了太平天國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而石達開則是當?shù)乜图胰说念I(lǐng)袖,能文能武,帶著自家的族眾加入了太平天國創(chuàng)業(yè)團隊,屬于帶著人馬入股。
由此,太平天國的架構(gòu)才正式形成:洪秀全作為教主,是精神領(lǐng)袖,但他缺乏行動和組織能力,再加上其教主的特殊身份,所以一般遠離具體事務(wù)并保持神秘性是最好的選擇;楊秀清和蕭朝貴是具體負責行動和組織的領(lǐng)導人;馮云山?jīng)]有實權(quán),基本可有可無,就做些思想動員工作;韋昌輝是資金入股,石達開則是人員入股。
太平天國組織架構(gòu)的問題楊秀清屬于天才級別的人物
楊秀清這個人雖然沒讀過書,在金田起義之前也沒有多少見識,但有時候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天才就是天才,按照后來李秀成的評價就是“天縱英才”。他在宏觀上非常有戰(zhàn)略眼光,在微觀上也非常善于耍一些小伎倆。比如他在眾人中找了很多姓楊的人當了兄弟,這些人便成了他的眼線,為他提供各種情報。有了這些情報,在高級將領(lǐng)聚會的時候楊秀清便突然來了個“天父下凡”,然后當著眾人的面說某某某,你勾結(jié)清妖,然后還拿出了證據(jù)。又說某某某,你作戰(zhàn)不力,貪生怕死,那天你打仗的時候臨陣脫逃了等等,說完就把這些犯事的將領(lǐng)拖出去斬了。這就使當時很多人相信楊秀清的“天父下凡”是真的,因為天父無所不知。在戰(zhàn)略上來說,當太平軍打出廣西后,洪秀全認為要往海邊打去投靠英吉利,雖然洪秀全不知道英吉利在哪,但楊秀清卻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要往東打下南京。因為江南向來是清廷的賦稅重地,這個地區(qū)的賦稅占了整個清朝的三分之一,只要占據(jù)了江南,清朝就會陷入財政危機,而他們占了這個地方,就能慢慢地跟清朝耗,直到把清朝耗死。當年朱元璋也是占了南京后開展北伐,最終滅了元朝,這出戲楊秀清要再演一次。
由于太平軍在作戰(zhàn)的途中先后損失了西王蕭朝貴和南王馮云山,這就改變了太平天國的組織架構(gòu)。從籍貫上來說,只有洪秀全和馮云山是廣東人,在馮云山死后,就只有洪秀全是廣東人了,他要做好自己教主兼天王的位置,就必須依靠楊秀清這些人去領(lǐng)導以廣西人為主的太平軍。而楊秀清這些人呢?他們也需要洪秀全坐在教主的位置上當好精神領(lǐng)袖,離開了洪秀全,他們也成不了事,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chǔ)。當然在蕭朝貴死后,楊秀清就等于獨攬了附體大權(quán),能有效地制約洪秀全了。
大多數(shù)時期,洪秀全作為教主是非常神秘的
后來到了定都天京后,組織架構(gòu)的問題就來了,雖然對于楊秀清來說,當時的狀況是他最好最舒服的狀況,但對于洪秀全來說,卻是一個難受的狀況。楊秀清代表世俗權(quán),而洪秀全代表的是神權(quán),神權(quán)被世俗權(quán)架空,這就自然是洪秀全所不能容忍的了。那么神權(quán)為什么會被世俗權(quán)架空呢?這就是我下面要闡述的問題了。
如果洪秀全不除掉楊秀清,自己最終會被徹底架空洪秀全的神權(quán)代表的是理想主義,比如《天朝田畝制度》,就是給人們畫了個大餅,“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但是這只是理想狀態(tài),放在現(xiàn)實中是無法實現(xiàn)的。如果真的要做到“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就難免會走入吃大鍋飯的格局,干好干壞都差不多,哪怕干的再差也能吃的飽,干的再好也得不到什么,這樣的話所有人都不會努力干活了,所以“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主張說說是可以的,做卻是做不起來的。楊秀清是個明白人,他知道《天朝田畝制度》實行不了,所以在實際行動的時候,也就沒有實行這個制度。
又如太平天國實行的禁欲制度,也就是男女嚴格分營制度,在這個制度下一家人不能團聚,老公要見老婆也只能跑到女營的外面隔空喊話。禁止男女私會被列在了太平天國禁令的第一條,任何人犯了這條,哪怕是廣西出來的老兄弟也會被處斬。為了加強這個制度,太平天國還把這個制度上升到了宗教道德層面,稱為淫亂。這個制度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前是必要的,因為太平軍在行軍過程中都是拖家?guī)Э诘?,如果允許一家人住在一起,那么在打仗的時候男人必然會先想到保護自己妻小,作戰(zhàn)的時候士氣就會很快崩潰,只有實行了男女禁欲分營的制度,才能保證征戰(zhàn)途中太平軍的戰(zhàn)斗力。但是這個制度也是滅絕人性的制度,在定都天京之后這個制度也沒了存在的必要,楊秀清作為世俗的領(lǐng)導人,就必然要廢除這個制度了。
再如,因為拜上帝教信的是耶穌基督(盡管他們信的不是真正的基督教),他們就不允許信別的神,別的宗教,在太平軍所到之處就到處砸毀了寺廟、道觀,但是卻沒有砸毀文廟。因為楊秀清知道,統(tǒng)治國家需要儒家,在武昌的時候,楊秀清還曾親自去拜過文廟,其實就是告訴儒家讀書人,太平天國是重視儒家的。后來楊秀清在他的東王府還請了一百多個儒生幫他處理各種公務(wù),楊秀清對這些儒生也非常重視、尊敬,他能有效地運作整個天國的軍政事務(wù),也是非常仰仗這些讀書人的結(jié)果。但洪秀全就不同,他代表的神權(quán)就必須剔除拜上帝教以外的所有信仰。洪秀全曾把所有的書籍收集起來,搞了個刪書局,將其中與拜上帝教觀念不合的文字全部刪除。比如唐太宗宋太祖這些歷代帝王,洪秀全認為自己身份高貴,這些人沒資格當?shù)弁?,都被他改為了候,于是在太平天國的書籍中,你會?jīng)??吹教铺?、宋太候這些非常搞怪的稱呼。
由于神權(quán)代表的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而世俗代表的是實際的狀況,在太平天國的實際運行中,楊秀清作為一個明白人自然知道治國是不能按照洪秀全那一套去胡來的,如果楊秀清沒死,能一直活下去,那么到最后他必然會架空洪秀全,因為任何事情都要,而且只能按照楊秀清世俗的那一套去搞。這樣的話,太平天國最終就會形成一套類似于日本天皇與幕府將軍的一套體系,洪秀全繼續(xù)代表神權(quán)當教主,但不干預(yù)政事,而楊秀清則代表世俗,管理國家軍政大局。
所以當我們理解了太平天國的組織架構(gòu),以及這個組織架構(gòu)的矛盾后,再把洪秀全和楊秀清帶到這個環(huán)境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天京事變的時候,楊秀清對洪秀全毫無防備就自然能說得通了。畢竟楊秀清是個非常精明的人,任何對他有威脅的人他至少都會有所防范。洪秀全能對楊秀清突襲成功,完全是楊秀清想不到并且大意了,而洪秀全又不講武德的結(jié)果。
對于洪秀全來說,他的神權(quán)體系完全沒有可行性,時間拖的越長,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相信他,不會為他所用,他就會被楊秀清徹底架空。要想奪得大權(quán),真正地當天國老大,就要乘著自己還有權(quán)威的時候,在楊秀清還沒有徹底架空他的時候來個絕地大反擊,一舉奪回大權(quán)。
誅殺楊秀清的行動即便失敗,被殺的也只是韋昌輝、秦日綱等人
同時在這場事變中,洪秀全還有一個別人都不具備的優(yōu)勢,那就是即便行動失敗了,也只是執(zhí)行行動的韋昌輝和秦日綱被殺,但楊秀清仍然是不會殺他的,最多就只是把他軟禁。這也跟日本歷史上的天皇和幕府將軍一樣,雖然歷史上天皇多次要除掉將軍,但每次失敗后,將軍也沒有把天皇怎么樣,只是加強了對天皇的管控而已。
楊秀清確實是明白人,但洪秀全不是
寫到這里,我不禁感嘆楊秀清確實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該如何去做,他知道不能殺了洪秀全也知道要保留洪秀全。但洪秀全卻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他不知道楊秀清不會殺了他,也不知道殺了楊秀清的后果將會是拜上帝教信仰的崩塌?!疤旄赶路病笔羌俚?,那么拜上帝教也是假的,既然拜上帝教是假的,那他就是個大騙子了。楊秀清的悲哀在于,他選錯了主公。
在楊秀清死后,韋昌輝、秦日綱先后被殺,石達開出走,洪秀全基本還是在當他的教主,不太管事,跟以前差不多。對于國家大事,文的交給了洪仁軒,武的交給了陳玉成和李秀成,但這些人明顯遠不如楊秀清,既沒有楊秀清的精明果敢,也沒有楊秀清的雄才大略。最為要命的是,經(jīng)過天京事變,拜上帝教的信仰在太平軍心中崩塌,在天京事變之前,雖然太平軍也遭遇過失敗,但很快就能再次振作起來,也很少有人投降清廷,更沒有成建制的叛逃事件。但是在天京事變之后,人心散了,太平軍開始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甚至成建制的叛逃,太平天國的事業(yè)最終在洪秀全這個教主的胡來下,也最終走向了終結(jié)。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06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