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朝堂能夠限制黃皓禍亂朝政之人是誰
魏國發(fā)起滅蜀之戰(zhàn),很大的一個原因是蜀國為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時機,這就是大將軍姜維既不在漢中前線,也不在都城之中,用魏國人的話說就是“遠離巢窟,用力為易”。姜維到哪兒去了呢?在沓中屯田,也就是領(lǐng)著軍隊開荒種地去了。姜維為什么要去“耕種沓中”呢?實際上是受到了宦官黃皓的陷害,這就是有名的“避禍沓中”。黃皓這個人可能老早就服侍劉禪,等到劉禪長大了就更加地喜歡他。黃皓又善于逢迎,非常的狡黠,所以逐漸地爬上了高位,以至于“操弄威柄”,竟然連大將軍都對他無可奈何。但是,若是有一個人在,黃皓這種人可以得寵,絕對不會有權(quán),因而也就不會因他導(dǎo)致國家滅亡。這個人就是董允。
(劉禪 于網(wǎng)絡(luò))
董允字休昭,是掌軍中郎將董和的兒子。劉禪被立為太子時,董允被選為舍人,調(diào)任洗馬。劉禪繼承帝位后升為黃門侍郎。丞相諸葛亮北上住在漢中時,擔心后主年輕,不懂得分辨是非輕重,認為董允秉心公正無私,讓他入宮輔佐后主最是適當。于是上疏給劉禪說:“侍中郭攸之、費祎、侍郎董允等人,都是先帝通過精心選拔留給陛下的重臣,至于斟酌可否,盡忠進言,都是他們的職責(zé)所在。我認為宮中的事情,不論大小,全都向他們討教,一定可以補缺堵漏,并有所增廣改善。如果陛下聽不到振興盛德的建言,那么就當嚴懲董允等人以昭彰他們怠慢失職的罪責(zé)?!敝T葛亮不久就請劉禪任命費祎為丞相參軍,董允隨即升為侍中。由于虎賁中郎將來敏升任為輔軍將軍,同被諸葛亮調(diào)去漢中擔任軍祭酒,董允兼任了虎賁中郎將,統(tǒng)領(lǐng)宿衛(wèi)親兵。郭攸之的性格向來和善溫順,只不過掛名而已。向后主進言勸諫的重任,全由董允承擔了。
董允的處世治事重在防微杜漸,因此可以說是窮盡了匡正補救的法門。劉禪常想采選天下美女來充實后宮,董允認為自古以來天子的后妃數(shù)也不過十二名而已,現(xiàn)在嬪嬙足數(shù),不應(yīng)再有所增加,就始終堅執(zhí)不肯讓步。劉禪非常畏懼董允。尚書令蔣琬兼任益州刺史時,上疏請求讓位給費祎和董允,又表奏說“董允在宮內(nèi)任職多年,輔佐王室,應(yīng)當賜給他封爵采邑以表彰他的功勛”。董允堅決推讓不肯接受。劉禪漸漸長大,喜歡宦官黃皓。黃皓諂媚逢迎而又狡黠非常,一心鉆營打算爬上高竿。董允經(jīng)常對上則態(tài)度嚴肅地匡正后主,對下則多次指斥黃皓。黃皓畏懼董允,不敢胡作非為。在董允輔佐期間,黃皓的職位終究不過是一介黃門丞而已。
有一次,董允曾和尚書令費祎、中典軍胡濟等人約定外出游宴,車馬都已準備停當,這時職任郎中的襄陽人董恢前來拜見。董恢年輕而官小,見董允即將出門,呆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董允不讓他走,說:“本來出門的目的,就是想跟朋友們交游談心的,現(xiàn)在您既已屈尊來訪,正好敘談久別之后的感受,放棄這樣的敘談,而趕到別處去聚會,實在沒有這個道理呀?!庇谑窍铝罱忾_車馬,費祎等人也只好停車不去了。他堅持正道而禮賢下士,都像上面所陳述的事例。延熙六年(243年),給董允加官輔國將軍。七年,以侍中職務(wù)代理尚書令,作為大將軍費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去世。
黃皓在董允掌管宮中事務(wù)時,不過是一個黃門丞,即便是和劉禪關(guān)系近,但由于董允的限制,實在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來。不過從陳祗開始,黃皓就漸漸地得勢了。到了陳祗死后,黃皓更是從黃門侍郎一路高升到了內(nèi)常侍、奉車都尉的高官。有了權(quán)力,黃皓開始弄權(quán),連大將軍這樣的第一高官都敢動腦筋撤換,真是氣焰熏天。黃皓想撤了姜維換上右大將軍閻宇,不知是不是因為姜維避禍沓中不在成都,黃皓無從下手,反正此事最終沒有實施。但是,姜維大將軍的職務(wù)還在,權(quán)力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魏國發(fā)起了滅蜀之戰(zhàn),姜維上表讓劉禪派兵把守陽安關(guān)口和陰平橋頭,卻因為黃皓的從中作梗而貽誤。
當然,國家大事,最終的決定權(quán)在于皇帝,但是,不用說是劉禪這樣的無能之輩,就是英才雄主,身邊的人也是各自都能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的。盡管劉禪是個扶不起來的主兒,但外有諸葛亮,內(nèi)有董允這樣的官員在,蜀漢國還是不容小覷的。黃皓把持了朝政這情況就不一樣了,一個窩囊廢皇帝身邊再有一個奸邪的內(nèi)侍宦官,這個國家想好也難。這就好比是一棵樹,旁邊有一個澆水施肥的人和有一個刨根剝皮的人肯定是不一樣的。正因為如此,蜀國人想念董允是有它的道理的。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07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