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元帥戎馬一生,身體原本非常硬朗。不過,從1970年初夏開始,陳毅經(jīng)常感到身體不適,到第二年初,陳毅因腹部劇烈疼痛到301醫(yī)院醫(yī)治。當時,醫(yī)生根據(jù)陳毅的病癥,初步診斷為闌尾炎,并決定盡快為陳毅安排手術(shù)。
周恩來接到關(guān)于陳毅病情的報告后,當即批準并派了自己的保健醫(yī)生卞志強同陳毅夫人張茜到醫(yī)院探望。不過,當手術(shù)開始后,在場的醫(yī)生們?nèi)矿@呆了——結(jié)腸癌病變擴散!
就這樣,原本以為只是個切除闌尾的小手術(shù),卻成為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拉鋸戰(zhàn)。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古稀之年的陳毅竟有著超強的毅力?;氐讲》亢?,陳毅并沒有再多用鎮(zhèn)靜、止疼類藥物,僅僅用了四五天就下地走動了。
當陳毅得知自己病情的嚴重性后,他坦然而爽朗地和醫(yī)生們說:“你們治去,可以拿我作個實驗,找出經(jīng)驗來!”
經(jīng)過會診討論,醫(yī)院決定采用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同時施行的方法。為了更好地為陳毅治療,周恩來親自找到了鐳放射專家吳恒興,請他為陳毅做放射治療。
手術(shù)不久,放、化療同時加在陳毅身上,這種巨大的痛苦一下子加在了古稀之年的老人身上。
不過,陳毅卻總是談笑風生,而且積極鍛煉身體,以便更好地同病魔做斗爭。
幾個月后,陳毅重新登上了天安門,高高興興地與毛澤東、周恩來等領(lǐng)導人會見。
當周恩來看到陳毅津津有味地吃著烤鴨時,心里十分欣喜,以為陳毅憑著自己超強的毅力創(chuàng)造了奇跡,甚至一度懷疑是否存在誤診的可能。
然而,根據(jù)醫(yī)院的檢查,陳毅的癌癥已經(jīng)有向肺部轉(zhuǎn)移的跡象。當周恩來得知陳毅的最新病情后,立刻做出指示,將陳毅轉(zhuǎn)到日壇醫(yī)院,并安排日壇醫(yī)院為陳毅做胃腸短路手術(shù)。
陳毅病重期間,周恩來不顧事務(wù)繁重,親自到病房探望和寬慰;劉伯承也在夫人的攙扶下,與病床上的陳毅緊握雙手;王震不僅親自探望,還帶著小孫女一起在病房逗留,希望能緩解陳毅的寂寞;喬冠華則帶著國際友人的問候,來探望陳毅;葉劍英幾乎每天都出現(xiàn)在陳毅的病房中;李先念出病房時不禁淚流滿面……
這些老戰(zhàn)友、老朋友們,是多么希望陳毅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可惜,盡管醫(yī)生已盡全力,陳毅自己也樂觀積極地配合治療,但病魔還是在不斷地侵蝕著陳毅的身體。
1972年1月4日,陳毅的神志一度恢復清醒。他看著床邊的夫人和子女,艱難地說出了最后一句話“……一直向前……戰(zhàn)勝敵人……”
這也是陳毅留給夫人和孩子們的唯一遺言。
1972年1月6日深夜,陳毅終因癌癥擴散而溘然長逝。
根據(jù)當時的追悼會規(guī)格,陳毅的追悼會由軍委出面主持,限制參加人數(shù)為500人,已擬定的悼詞僅600字。
按照計劃,陳毅的追悼會于1月10日下午3點在八寶山舉行,由李德生主持,由葉劍英致悼詞。盡管宋慶齡副主席、西哈努克親王以及眾多民主人士都要求參加陳毅追悼會,可根據(jù)已經(jīng)定下來的規(guī)格,大家送陳老總最后一程的心愿都無法實現(xiàn)。
毛澤東得知陳毅病逝,是在1月8日簽發(fā)送審的有關(guān)陳毅追悼會的文件時??催^悼詞后,毛澤東將其中的“有功有過”四個字劃掉,便簽發(fā)了。當時,毛澤東的身體狀況很不好,但并沒有再說什么。
此時毛澤東的身體狀況并不好。自上一年11下旬患了一次重病后,他的身體一直沒有恢復元氣,而且他的雙腳嚴重浮腫,原來的布鞋、拖鞋都已穿不進去了,工作人員只好趕制了兩雙特別寬大的拖鞋。
在得知陳毅病逝的消息后,毛澤東睡得更加不踏實。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很少出席追悼會。這次陳毅病逝,根據(jù)已經(jīng)擬定的規(guī)定,毛澤東是無需出席追悼會的??墒?,毛澤東卻一直心神不寧。
就在10號,陳毅追悼會即將開始時,毛澤東突然問張玉鳳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得知此時是一點半后,毛澤東以命令的口吻說:
“調(diào)車,我要去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
說完這句話,毛澤東便起身向門口走去。
此時的毛澤東,身體十分虛弱,雙腳嚴重浮腫,而且還患有大葉性肺炎。身邊的張玉鳳等人雖然想勸毛澤東休息,可大家都知道,以主席的脾氣,這次肯定是要親自去參加陳毅的追悼會了。
于是,大家一邊準備車輛和警戒工作,一邊向汪東興、張耀祠做了匯報,同時報告了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就在中南?!坝斡境亍边@邊迅速準備的過程中,周恩來獲知了毛澤東要來參加陳毅追悼會的消息。
此時,周恩來也正在為下午的追悼會發(fā)愁,因為已經(jīng)定下來的追悼會是“小規(guī)格”的,無法答應宋慶齡、西哈努克親王等人參加。可當?shù)弥珴蓶|要親自參加后,周恩來當機立斷,連下了幾道指令,立刻將追悼會提升到了最高規(guī)格。
周恩來首先撥通了中央辦公廳的電話,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說:
“我是周恩來,請馬上通知在京的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務(wù)必出席陳毅通知追悼會,通知宋慶齡副主席的秘書,通知人大、政協(xié)、國防委員會,凡是提出參加陳毅同志追悼會要求的,都能去參加?!?緊接著,周恩來又撥通了外交部的電話:
“康矛召同志嗎?我是周恩來,請轉(zhuǎn)告西哈努克親王,如果他愿意,請他出席陳毅外長追悼會,我們將有國家領(lǐng)導人出席!” 在打完電話后,周恩來穿著睡衣就上了車,隨即讓司機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八寶山,一定要趕在主席前面抵達,以便做好安排工作。上車后,周恩來才拿過工作人員手中的衣服,在狹窄的車廂內(nèi)換下了睡衣,然后又迅速地做各種準備工作。
及至毛澤東的專車抵達追悼會會場時,周恩來已經(jīng)調(diào)來報社、電臺的記者和攝影師,找來了幾十只電爐,會場上的燈光、畫圈也都經(jīng)過了仔細的整理。
自從建國后,毛澤東就很少參加追悼會,而此次臨時決定出席陳毅的追悼會,確實極為罕見。也正是由于毛澤東的出席,才使得陳毅的追悼會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內(nèi),由軍隊元老級上升到了最高規(guī)格。
毛澤東的出現(xiàn),令陳毅夫人張茜十分意外。此時的張茜臉色慘白,滿是憔悴,見到毛澤東后淚水充盈了雙眸,嗚咽喑啞地說:“主席,您怎么來了?”
“我也來悼念陳毅同志嘛!陳毅同志是一位好同志!”
聽毛澤東這么說,張茜和在場的許多人心里都十分激動。在與陳毅夫人、子女及西哈努克親王等交談一陣后,張茜很擔心主席的身體,便關(guān)切地說:“您坐一下就回去吧?!?/p>
不過,毛澤東卻很堅決:“不,我也要參加追悼會,給我一個黑紗?!?/p>
就這樣,雙腳嚴重浮腫的毛澤東,拖著病軀、帶著黑紗參加了陳毅的追悼會。由于毛澤東的突然出席,周恩來也代替了葉劍英致悼詞。盡管因臨時通知,一些同志抵達會場較晚,但整個追悼會的規(guī)格已經(jīng)被提升到了最高級別。要知道,建國后毛澤東親自到場、周恩來親自致悼詞的追悼會,已實屬罕見。
追悼會開始后,周恩來站在陳毅的遺像前致悼詞,高度肯定了陳毅為中國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貢獻。短短六百字的悼詞,周恩來一再哽咽,而站在隊列前面正中的毛澤東,則身軀微微前傾,靜靜地聽著悼詞,身體也因哀痛而微微顫動。
在追悼會上,毛澤東與大家一起,向陳毅的遺像和骨灰行三鞠躬禮。直至追悼會結(jié)束,毛澤東再次囑咐張茜節(jié)哀,叮囑孩子們好好學習、好好工作。
在場的眾人在送毛澤東離開時發(fā)現(xiàn),原來此時毛澤東連抬腿都十分費力,上車時是由張玉鳳等人攙扶進車里的。
毛澤東離開后,陳毅夫人張茜再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悲痛,抱著陳毅的骨灰放聲痛哭,這一幕令在場的人心碎和落淚。
第二天,北京各大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毛澤東出席陳毅追悼會的消息,還刊登了毛澤東臂纏黑紗在陳毅遺像前與張茜握手的照片。這算是對陳毅一生至高的肯定。
眾所周知,陳毅是一位文武兼?zhèn)涞拈_國元勛,他不僅戰(zhàn)功赫赫,而且還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陳毅主持外事工作的期間,在毛主席、周總理的領(lǐng)導下,以威武不屈的氣概堅持反對帝國主義和霸權(quán)主義的斗爭,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也為后來祖國的和平發(fā)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與空間。
陳毅的功勛是不可磨滅的。正是基于這一點,毛澤東在自己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毅然決定親自出席陳毅的追悼會,而周恩來也在關(guān)鍵時刻提升了追悼會的規(guī)格,讓這位共和國的功勛得以帶著榮譽含笑九泉。
根據(jù)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從陳毅的追悼會返回后,毛澤東一直都處于悲傷的狀態(tài),接連幾天沒有休息好,隨后就病了,而且非常嚴重。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老一輩革命家們彼此存在著十分深厚的革命友誼。
陳毅生前,曾對夫人張茜說:“想趁有生之年辦三件事:一是編詩集,二是編文集,三是寫回憶錄。”不過,由于公務(wù)繁忙,加上晚年身體出現(xiàn)問題,陳老總的三個心愿也未來得及做。不過,陳毅的心愿,成為了支撐張茜余生的精神支柱。
陳毅病逝后,張茜決定整理丈夫的手稿。盡管當時張茜自己已身患肺癌,并接受了手術(shù)和放射治療,但她堅持“一息尚存,努力不懈”,將整理、出版陳毅的詩詞作為自己的使命。當時,周圍人都勸張茜保重身體,可她卻表示:
“來日不多了,要抓緊整理出版,否則不好向陳總交代啊?!?/p>
正是在張茜的努力和堅持下,《陳毅詩詞選集》才得以編成,而這本詩詞選集,也正是陳毅生前的三個愿望之一。此書編成之際,張茜拖著病軀寫下了兩首詩。
其一曰:
因病堪悲惟自勉,理君譯作見生平。
持槍躍馬經(jīng)殊死,秉筆勤書記戰(zhàn)程。
波漾流溪冬月影,風回碣石夏潮聲。
殘軀何幸逾寒暑,一卷編成慰我情。
其二曰:
強扶病體理遺篇,爭取分陰又一年。
把卷憶君平日事,淋漓興會溢行間。
但可惜的是,這本詩選未及正式出版,張茜便已離開人世。幸運的是,由于張茜的努力,陳毅元帥的詩詞得以在后來正式與世人見面,成為后人研究和緬懷陳老總的珍貴資料。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07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