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花開時節(jié)懷周公——馬連良之孫深情追憶周總理
近日翻看手機微信朋友圈
,看見老同學黃薇轉發(fā)了幾篇紀念周總理的文章。黃同學曾在影視作品中扮演鄧穎超,她對周總理夫婦的感情很深。周恩來總理的生日是3月5日,今年是周總理誕辰123周年。從她轉發(fā)的鏈接中得知,周總理生前從不過生日,從不讓大家為他祝壽,就算是身邊最親近的人也不例外“我周恩來請他回來”
我們馬家與周總理的交往始于1950年夏天。當時,我的姑姑馬力在軍委的一所護士學校學習
。中學時就是文藝骨干的她,有一次和同學去中南海參加周末的舞會,當周總理得知她是著名京劇演員馬連良的女兒,不但與之共舞,還邊跳邊聊:“你父親很有名呀,他現(xiàn)在哪里呀?”馬力說:“他目前在香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我祖父在香港收到女兒的來信后十分感動
1951年10月1日
“愛國不分先后”
1952年春
,祖父和張君秋先生回到北京,在長安大戲院公演《蘇武牧羊》,表現(xiàn)了他對回歸故鄉(xiāng)和眷戀親人的一片情腸。1952年7月1日
,他收到了周總理的邀請聯(lián)歡會開始不久
聯(lián)歡會上
,祖父高興地拉上李慕良為他伴奏,演唱了一段《八大錘》中王佐表達心跡的唱腔:“聽譙樓打初更玉兔東上那一晚讓祖父心潮起伏
1957年3月,歡迎捷克斯洛伐克總理西羅基酒會
,馬連良、張君秋、老舍等出席。“我看不出這戲有什么問題”
自1952年8月組建馬連良劇團,特別是1955年成立北京京劇團后
,祖父經(jīng)常在中南海或人民大會堂演出,加之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節(jié)假日聯(lián)歡活動,與周總理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周恩來
、彭真到后臺看望馬連良、張君秋。1958年新春
周總理不但在生活上對我祖父十分關心
,在藝術方面也是十分支持。有時他知道我祖父在劇場里上演拿手好戲,為了在緊張工作之余略加放松,總理也會讓秘書悄悄地打電話問劇場方面,比如:今晚大約幾點上演《借東風》?在上演之前,周總理自己靜悄悄地走入劇場,從不打擾任何觀眾《一捧雪》是一出有名的傳統(tǒng)戲
過了一段時間
,一天突然接到文化局的電話,要求祖父上演《一捧雪》,并告知有首長來審查節(jié)目“我們是愛護老藝人的”
時間到了1963年元宵節(jié)
當時的晚會形式十分簡單
同年春季
1963年4月
“請每月?lián)馨l(fā)100元以為生活補助”
十年浩劫爆發(fā)
,祖父撒手人寰。祖母生活頓時陷入困窘處境艱難,被仗義的梅夫人接到簾子胡同梅宅居住,老姐妹倆相依為命共度時艱。其間,有人將祖母當時的生活狀況寫信報告了周總理,在那樣紛亂復雜的環(huán)境下,相信周總理排除了極大的阻力和干擾,堅決地在書信的背面用鉛筆書寫下批示:“吳德同志:馬連良先生夫人目前的生活應該給予照顧為了確認這件事
1973年
在眾人的鼓勵之下
,由我父親馬崇恩執(zhí)筆,鄭重地給總理寫了一封信,希望能給馬連良一個正確的評價。周總理很快作了批示,并轉發(fā)給了北京市委,經(jīng)過一陣內查外調之后,祖父身后得以“落實政策”,祖母從此離開了居住了六年的梅宅,住進了位于和平里的新家。我記得在新房子里
,墻上掛著三個鏡框,里面有三張照片,其中最大的一張就是周恩來總理,一張是我祖父的標準像,還有一張是我祖父和梅蘭芳先生合演的《汾河灣》劇照改革開放之后,鄧穎超同志主政全國政協(xié)
,她對馬連良子女的生活和事業(yè)依舊非常惦念,而且特別關心他們的政治前途。1985年,鄧穎超同志在政協(xié)會上特別提到,不能忘記馬連良、梅蘭芳等老政協(xié)委員的貢獻。這一年,我的大伯馬崇仁非常榮幸地成為了一名全國政協(xié)委員。今年,在紀念我的祖父馬連良誕辰120周年之際
,我們一家人心懷感恩,不會忘記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對我們多年的關照,不會忘記周總理對馬派藝術一如既往的支持。正如周總理自己描述的那樣,“在花開的時候”,讓我們發(fā)自內心地說一句:“周總理,我們懷念您!”本文作者為馬連良嫡孫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馬龍
編輯 高晨晨
流程編輯 劉偉利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08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下一篇:
,史書上僅出現(xiàn)一次,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