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層出不窮,最為人們熟知的莫過于孫武、白起等人,相比于孫武的《孫子兵法》而言,白起的出名離不開那駭人聽聞的長平之戰(zhàn)。秦始皇統(tǒng)一道路最大的阻礙便是趙國,經此一戰(zhàn)趙軍一蹶不振,統(tǒng)一也只在朝夕。這一戰(zhàn)相當慘烈,雙方幾乎都是傾國之兵,然而趙國君臣不合使得秦軍離間之計奏效,以至于數十萬趙國將士身首異處,白起也經此一戰(zhàn)天下震動。而其殘忍坑殺40余萬趙國降將的說法也不脛而走,還為此落得“人屠”的恐怖名號。這種殘忍的做法無疑讓人難以接受,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對這一說法并不買賬。但礙于歷史局限,真相一直沒有塵埃落定,直到近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才通過考古技術有了新的進展。
1995年5月12日的上午,山西省高平市永錄村的一聲驚叫打破了寧靜。村民李珠孩在農田里勞作的時候,意外地挖出了人體尸骨,而且數量越來越多,尸骨旁邊還有伴有各種古錢幣以及箭頭等兵器。這些尸骨橫七豎八層層疊疊,而且?guī)缀醵际巧硎追蛛x,大部分都是有身無頭。村民不敢再挖,連忙上報相關部門。考古人員跟隨村民到現場進行了大致的勘探,確定了大致的范圍,并囑咐村民掩蓋后便開始制定發(fā)掘計劃。
同年十月下旬,頗具規(guī)模的考古活動正式開展,基本斷定這是長平之戰(zhàn)遺址中的尸骨坑無疑。經過數日的細心清理,尸骨坑完整地呈現了出來,寬5米,長11米,并根據地名為其取名為將軍嶺一號尸骨坑??紤]到長平之戰(zhàn)的慘烈,尸骨坑絕不會單獨存在,隨后利用全球最為先進的射線測定法,果然發(fā)現在一號坑不遠處還有一個更大的尸骨坑。清理之后發(fā)現此坑寬約4米,長達55米。
由于大坑中尸骨眾多,最終決定在一號坑中進行發(fā)掘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整理,礙于寒冷的天氣,也只是將尸骨坑的上層尸骨清理完畢。在已知的清理數據中,這一層光頭蓋骨就有60多個,而坑中的尸骨更是不下百具。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坑都非常深,并不像士兵所挖,更像是天然大坑??梢酝茰y當時戰(zhàn)事之后,士兵們無心挖坑深埋,便就地掩埋蓋上薄土。而古代歷史中長平古戰(zhàn)場上也一直都有尸骨暴露的記載。
而坑中尸骨身上的各種鈍器傷、刀傷、箭頭卻體現了他們并非死于坑殺。古代咬文嚼字極為講究,尤其是史官,例如“鄭伯克段于鄢”的記載便是字字珠璣絲毫沒有馬虎。這坑字也不例外,白起坑趙多有貶義,因為“坑殺”在古代大多表示活埋。白起也因此落得個人屠的殘酷稱號,活埋40萬人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活埋經過史書也均沒有記載。而尸骨坑中的的尸骨砍射痕跡明顯,且大多不見頭顱,而僅存的尸骨上還有射進骨頭的箭頭,這些跡象使得白起坑趙40萬的說法不攻自破。
加上《商君書·境內》中的秦軍憑首級進爵的規(guī)定:
“五人為伍,一人逃而斬其四人;五人一屯長,百人一將。其戰(zhàn),百將、屯長不得首,斬;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皆賜爵一級……以戰(zhàn)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將軍以不疑致士大夫勞爵……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大意是說秦軍五人一小組,有一個逃兵其余四個一律處死,五個人的首領稱為屯長,百人的首領成為百將,如果打仗的時候屯長和百將都沒有斬獲敵人首級一律處死,戰(zhàn)斗結束后首級示眾三天便于將軍核實點驗。如此秦法如此秦軍,活埋顯然不利于將士軍功,最大的可能就是先殺后埋。
不過出于人道主義及當地風化,并沒有對此深挖。2020年7月中旬山西高平再現尸骨坑,雖然歷來因為勞作而不時地有尸骨暴露,大多也都是就地掩埋。對于這些沉睡千年的趙軍亡靈,經歷那樣殘酷的戰(zhàn)爭年代,如今能夠入土為安也許是最大的慰藉。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1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