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解密慈禧陵里究竟藏著什么寶貝

      歷史百家匯 2023-09-21 03:12:47

      中國3000年封建王朝歷史

      ,500余位帝王
      。帝王陵寢不僅數(shù)量眾多
      、歷史悠久
      、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而且布局嚴禁、建筑宏偉
      、工藝精湛
      ,具有獨特的風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這其中

      ,慈禧陵是極為特殊的一個,慈禧一生愛珍寶如命
      ,她的陵墓里會藏有哪些稀世珍寶呢

      慈禧陵地宮第一道石門

      世人所以對陵寢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關注隨葬珍寶

      。慈禧愛寶如命
      ,在生前拼命斂財。她又很想在百年之后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擁有生前一樣的富貴榮華
      ,所以在死后必然要隨葬大量的奇珍異寶
      ,以供她在陰間享用。因此慈禧的葬寶100多年來備受世人的關注

      皇帝和后妃的隨葬珍寶

      ,在當時是絕密,不但世人不得而知
      ,就是對朝中的大臣
      、各地的封疆大吏也是嚴加封鎖。只有死者身邊的親信和心腹以及參與大殮的有關近侍人員才可能知道

      皇家為什么對隨葬品如此嚴加保密

      、諱莫如深呢?其根本目的就是防盜
      。俗話說“眼不見
      ,心不饞”。這些價值連城的珍寶一旦被外人知道
      ,一定會引起一些人的非份之想和覬覦之心
      ,進而鋌而走險,掘墓盜挖
      ,因而必須嚴加保密
      。所以在清朝滅亡之前,慈禧陵地宮里到底隨了多少珍寶,誰也不知道

      隨著清王朝的覆亡

      ,清宮檔案的解密,關于慈禧死后的葬寶逐漸浮出了水面
      ,被世人所探知

      目前關于慈禧的葬寶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記載。一個是大太監(jiān)李連英的侄子李成武寫的《愛月軒筆記》

      ,另一個是清宮檔案
      。李連英是慈禧的貼身太監(jiān)和心腹。慈禧大殮(將遺體放入棺內(nèi)稱大殮
      ,為死者穿壽衣稱小殮)時
      ,李連英必然在場,參與了大殮
      。李連英死于宣統(tǒng)三年(1911年)
      。李成武所以能寫出關系慈禧葬寶的《愛月軒筆記》,一定與李連英有關系
      。很可能是李連英將慈禧隨葬珍寶的底細透露給了李成武
      。《愛月軒筆記》記載了慈禧死后隨葬了哪些珍寶呢
      ?簡要介紹如下(非原文):

      慈禧尸體入棺前

      ,先在棺底鋪上一層金絲鑲珠寶的錦褥,厚七寸
      ,上面鑲著大小珍珠12604粒
      ,紅藍寶石85塊,祖母綠2塊
      ,碧璽
      、白玉203塊。在錦褥上
      ,又蓋上一條繡滿荷花的絲褥
      ,上邊鋪滿五分重的圓珠,共有2400粒
      。在這層圓珠上面又鋪繡佛串珠薄褥一層
      ,褥上用二分珠1320粒。入棺前
      ,先在頭部位放置一個翡翠荷葉
      ,重22兩5錢4分。荷葉滿綠
      ,葉筋不假人工雕刻
      ,為天然長就
      ,甚為珍貴。腳下部位放置一個重36兩8錢的粉紅色熒光奪目的碧璽大蓮花
      。慈禧尸體入棺后
      ,頭頂荷花,腳蹬蓮花
      ,寓意“步步生蓮”
      ,使亡靈盡快進入西方極樂世界。

      慈禧遺體上穿著多層壽衣

      ,僅金絲串珠絲繡禮服和外罩繡花串珠褂兩件
      ,就用了大珍珠420粒
      、中珠1000粒
      、一分小珠4500粒、寶石1135塊
      。慈禧胸前佩帶著兩掛朝珠和各種佩飾
      ,用珠800粒、寶石35塊
      。另外還有串珠九鏈
      ,圍繞全身。在臂間擺放18尊蚌佛
      ,身上又蓋有織金陀羅尼經(jīng)被
      ,被上用真金捻絲織出佛像、佛經(jīng)
      ,極為精致
      ,經(jīng)被之上還鋪珠820粒。慈禧頭戴珠冠一頂
      ,冠上鑲嵌著外國進貢的一粒雞卵一樣大小的珍珠
      ,為稀世珍寶。在她身旁還有金
      、翠
      、玉、紅寶石雕制的佛像各27尊
      ,共108尊
      。其中金佛每尊重8兩;翠
      、玉佛每尊重6兩
      ;紅寶石佛每尊重3兩5錢。在慈禧尸體左邊
      ,還放著一枝玉藕
      。藕分三節(jié)
      ,沾有天然生就的灰色泥污。藕上長出綠色荷葉
      、粉紅蓮花
      。另外還有一顆惟妙惟肖的黑荸薺。右邊
      ,放著一枝紅色的珊瑚樹
      ,上有櫻桃一枝,青根
      、綠葉
      、紅果,樹上停落一只翠鳥
      。在慈禧腳下
      ,左右各放置一個西瓜、兩枚甜瓜
      。西瓜為翡翠所制
      ,青皮紅瓤,黑子白絲
      。四枚翡翠甜瓜
      ,兩枚白皮、黃籽
      、粉瓤
      ;兩枚青皮、白籽
      、黃瓤
      。此外,還有青色粉尖的翡翠桃10個
      、黃寶石李子100個
      、紅黃寶石杏60個、紅寶石棗40個
      。在大小二百來件雕刻的果品之外
      ,又有王公獻的兩顆翡翠白菜。這白菜綠葉白心
      ,在菜心上落著一個滿綠的蟈蟈
      ,菜心旁還停著兩只黃色馬蜂,選料
      ,雕琢都恰到好處
      。為了填補棺內(nèi)的空隙,棺內(nèi)另外撒了大約四升珠寶
      ,即有八分大珠500粒
      、二分珠1000粒
      、三分珠2200粒、紅藍寶石2200塊
      ,僅這一項就價值白銀223萬兩
      。最后蓋上一件網(wǎng)珠被,被上用了二分重的珠子6000粒
      。正要上棺木子蓋時
      ,一位公主又趕來獻寶:玉制的八匹駿馬和十八玉羅漢。這十八羅漢高不及2寸
      ,白身
      ,白足,著穿黃鞋
      ,披紅衣
      ,手執(zhí)紅蓮花。公主獻完寶物
      ,復蓋上網(wǎng)珠被
      ,再扣上棺木子蓋
      ,才封閉棺蓋

      慈禧陵地宮出土之香寶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故宮周刊》將清宮檔案《內(nèi)務府簿冊》后載的慈禧的隨葬品,進行了原文連載

      。筆者曾托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主任
      、清史專家苑洪琪研究員為我全部抄錄了下來。因為文字太多
      ,占用篇幅過長
      ,這里只將《清宮述聞》一書對上述慈禧葬寶進行概括性縮寫的一段這字(載《清宮述聞》第869頁)抄錄于下:

      殮入棺中珠寶玉器有:正珠、東珠

      、紅碧璽
      、綠玉珊瑚壽字、珊瑚喜字
      、珊瑚雕螭虎
      、龍眼菩提等朝珠。大正珠
      、正珠
      、東珠、紅碧璽
      、紫碧璽
      、綠玉蓮子、珊瑚圓壽字等念珠
      。綠玉兜兜練
      。正珠掛紐
      。金鑲正珠、金鑲各色真石珠
      、金鑲珠石
      、金鑲各色真石,白鉆石葫蘆
      。金鑲紅碧璽正珠
      、金鑲藤、鍍金點翠穿珠珊瑚龍頭
      、白玉鑲各色真石福壽
      、綠玉鐲。正珠
      、東珠
      、金鑲正珠龍頭等軟鐲。綠玉
      、茶晶
      、白玉皮、瑪瑙等煙壺
      。洋金鑲白鉆石
      、洋金鑲珠帶別針等小表。洋金白鉆石寶桃式大蚌珠
      、白玉羚羊等別子
      。白玉透雕活環(huán)葫蘆、綠玉透雕活環(huán)
      、珊瑚魚等佩
      。漢玉珞、漢玉仙人
      ;漢玉洗器
      。白玉貓、黃玉杵
      、漢玉針
      、漢玉羚羊、雕綠玉扳指
      。藍寶石
      、紅碧瑯、紫寶石
      、子母綠
      、茄珠、大小正珠、綠玉
      、蚌珠
      、綠玉鑲紅碧璽等抱頭蓮。珊瑚綠玉金鑲紅白鉆石等蝙蝠
      。金鑲紅白鉆石蜻蜓
      。金鑲白鉆蜂。紅碧璽
      、綠玉穿珠菊花
      。金鑲各色珠石萬代福壽。金鑲鉆石等冠口
      。金翠珠玉等佛手簪
      。紅碧□、綠玉
      、珊瑚
      、紅藍寶石、紅白鉆石
      、子母綠等鎦
      。黃寶石、鉆石
      、紅碧璽
      、白鉆石、大正珠等帽花

      上面的兩種記載,可以說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一個是李連英后人所寫,一個是清宮檔案
      ,可信度和權威性都很高。到底哪個準確
      ?真是令人難下斷語
      。筆者個人認為還是清宮檔案更為準確。理由是:

      1

      、清宮檔案是當時情況的真實記錄
      ,沒有篡改和做假的可能。其真實性和可靠性遠遠超過了任何文獻
      ,尤其是私人筆記

      2、慈禧的隨葬珍寶與其他帝后的隨葬珍寶相比

      ,只能是價值和數(shù)量的上的區(qū)別
      ,其品種和類別應是一樣的。隨葬物品主要包括:
      ,一是服裝衣物
      ,包括衣服
      、被褥、鞋襪
      、冠帽
      、絳帶。二是首飾
      ,其中以朝珠
      、戒指、手串
      、鐲子
      、簪、耳環(huán)等為主
      。三是生活用品
      ,如耳挖、指甲套
      、懷表
      、別子、帶勾
      、荷包等
      。慈禧的隨葬品再多再值錢,也不會超出這些物品來
      。更不可能會出現(xiàn)完全不一致的現(xiàn)象
      。而《愛月軒筆記》所記的隨葬品中首飾類和生活用品類幾乎沒有,這與清朝隨葬品的慣例不符

      3

      、《愛月軒筆記》畢竟屬于私人筆記,即使其作者真的是從李連英那里得到的材料
      ,李連英也只能根據(jù)自己的記憶告訴李成武
      。李連英的記憶力再好也不會記得這樣清楚,連多少顆珍珠
      、寶石
      ,各物品的顏色、尺寸
      、重量都絲毫不差

      4、關于《愛月軒筆記》的記載

      ,我在前30年就知道了
      。筆者所知道的《愛月軒筆記》內(nèi)容都是其他書籍轉(zhuǎn)引的,筆者為了找到《愛月軒筆記》,跑遍了北京圖書館
      、故宮圖書館
      、中國第一歷史圖書館,并與許多專家學者打聽
      ,想看看《愛月軒筆記》的原件
      ,至今也未能如愿。這筆記存于何處至今也是個謎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2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相關文章
      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領新生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愿投降受辱
      ,在順軍攻入紫禁城之前,前往煤山自縊殉國
      ,唯一陪著他殉國的
      ,只有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一人。至于文武百官和天子親軍錦衣衛(wèi)等 李自成進北京時<div   id=,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onerror="nofind(this)" >
      ,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助戈恩潛逃的美國男子在日本受審
      ,當庭表示后悔
      6月29日,據(jù)路透社報道
      ,美國男子邁克爾·泰勒在東京一法庭上表示后悔幫助日產(chǎn)集團前董事長戈恩逃離日本
      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去遼西助農(nóng)賣大棗
      ,住在鄉(xiāng)下的村子里,清晨出來閑逛
      ,沿著一條小河往下走
      ,景色不錯,初升的太陽照著河水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onerror="nofind(this)" >
      ,明王朝就垮了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png" alt="為何魏忠賢剛被殺
      ,明王朝就垮了 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