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的權(quán)臣,那可是比比皆是。但是我們想到的權(quán)臣的形象無非就是那些專橫跋扈的,大權(quán)獨攬的,欺君犯上的,有些權(quán)臣甚至想要謀權(quán)自立,總歸來說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權(quán)臣都不是什么比較好的角色。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權(quán)臣卻是不同于以往我們對于權(quán)臣的看法,他雖然大權(quán)獨攬,但是他卻從不欺君,從來沒有想過篡位自立,反而他的功績卻可以垂千古。
諸葛亮
白帝城托孤彰顯仁臣風范三國時期是一個十分混亂的時代,當時蜀國的對手魏國也只有司馬懿能和諸葛亮一較高下了,司馬懿雖然是魏國大臣,但是他前期卻是比較受排擠的。相傳司馬懿有狼顧鷹視之相,曹操當權(quán)期間十分崇信相術(shù),所以一直都沒有對司馬懿委以重任。
直到后來曹丕繼位,司馬懿才開始受到重用,但是就如相書上而言,他不是一位安分的人,上位后的他一直在暗中培養(yǎng)自己的親信,準備伺機而動。
與司馬懿相比之下,諸葛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忠臣,他不會私下培植自己的人馬,也不會伺機而動,他只會忠于自己的國家,忠于自己的本心。歷史上本就有不少權(quán)臣大權(quán)獨攬的例子,就比如秦朝的趙高,明朝的嚴嵩,他們都是權(quán)力在握的大權(quán)臣他們,禍國殃民,禍亂朝綱。
諸葛亮劇照
君王聽信讒言,亂臣賊子在皇帝面前隨便妖言惑眾幾句,國家就會發(fā)生動亂。
諸葛亮的權(quán)力十分大,當時的劉禪曾經(jīng)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政策大事是諸葛亮來定奪,關(guān)乎帝王的祭祀儀式則是由劉禪出面,基本上劉禪這個君主就是有名無實的,而且朝中臣子們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劉禪始終是一國之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劉禪作為一位君主可能會忌憚諸葛亮,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蜀國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國家機器正常地運行,所以說劉禪也可以做一個甩手掌柜。
劉禪
最善良的權(quán)臣這位最善良的權(quán)臣就是三國中最具有智慧的人,蜀漢的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一直以來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都是比較高的,這里也許有人會問了,難道諸葛亮也是權(quán)臣嗎?這個答案是一定的。
當年劉備對諸葛亮是十分倚重的,當年劉備臨終之前托孤于諸葛亮,他把他的兒子,把蜀國都交給了諸葛亮,所以劉備就是當之無愧的權(quán)臣,但是他卻是史上最善良的權(quán)臣。
雖然坐上了能夠撼動蜀國政治的位置,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想過,或者有過動作去把那個“扶不起的阿斗”給拉下皇位,反而是為了蜀漢的基業(yè)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
有機會自立,卻從不為之所動當年劉備駕崩之前就曾經(jīng)把諸葛亮叫到身邊,告訴他如果他的兒子劉禪的能力不行,就可以把他的兒子給廢掉,自己去做皇帝,因為知子莫若父,劉備十分清楚自己的兒子。
可是諸葛亮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兢兢業(yè)業(yè)的輔佐少主當時劉備駕崩之前就下來兩道遺詔,第一道遺詔是“托孤于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其二讓太子劉禪“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兩份遺詔足以顯現(xiàn)出來諸葛亮的重要性了。
當時李嚴曾經(jīng)給諸葛亮寫信,煽動他應該“宜受九錫,進爵稱王”,我們都知道,曹操父子篡奪漢朝的皇位,一般就是根據(jù)這個過程,先是逼迫漢獻帝為他加九錫,然后再進行稱王,之后再進行篡位。
李嚴
諸葛亮回復李嚴,說了這樣的話:“吾本東方下士,誤用于先帝,位及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親信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敝T葛亮還說道:“如果滅魏斬睿,帝還故宅,與諸子并升,雖十命可受,況于九邪?!?/p>
現(xiàn)實上諸葛亮只是借這句話來表明自己的心意,他這一生只是想為了蜀漢的穩(wěn)定而付出自己的所有,自己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世人所喜愛的富貴榮華他就根本不介意。諸葛亮用實際行動來證實了他對大漢王朝的忠心,最終病死在了北伐軍中,他的事跡令后人敬佩。
雖然諸葛亮本就無意篡位,但是劉禪畢竟是天子,不論他這個天子究竟怎么樣吧!但是既然做了天子就想著一定要把權(quán)利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在諸葛亮的“庇護”之下,劉禪實際上做了十多年的傀儡天子,在他的心中難免會對諸葛亮有不滿的情緒,就比如他遷延時間,在為諸葛亮立廟這件事上一再推遲。
縱觀整個歷史,諸葛亮是整個歷史上權(quán)臣中最為善良仁慈的!
諸葛亮
與歷史上其他權(quán)臣的不同諸葛亮和歷史上的其他權(quán)臣不一樣,他沒有積極的去培養(yǎng)他的兒子,他的接班人。他也沒有自以為有了權(quán)利就可以凌駕于天子之上了,在他的眼里他還是十分尊敬天子的,對于劉禪的意見他會積極的聽從。他是不同于董卓和曹操的。
對于天子,他是尊敬的而不是把天子作為自己手中的一個玩物,置于掌中,運用自如。哪怕是當時就算是自己的對手魏軍都把自己當成蜀漢的真正的皇帝的時候,他也并沒有動搖,他始終都堅信一點,自己是臣子,永遠都不會有要取而代之的想法。
諸葛亮
總結(jié)古語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諸葛亮一生為國為民,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國家計。他沒有被自己所得的功名利祿而沖昏了頭腦,反而是一直潔身自好,最終青史留名。
他和曹操等權(quán)臣不一樣,曹丕雖然后來竊取了神器,坐上了皇位,但是在后世的史書當中只會記載曹操父子是奸臣,篡奪皇位的不忠之臣,但是對于諸葛亮記載的就是忠臣。
其實有時候我們在進行人生的選擇的時候應該好好想想,到底應該如何抉擇。要堅持自己的本心,千萬不要讓欲望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2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