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5年—公元284年羅馬帝國爆發(fā)了三世紀危機,這個時期的羅馬帝國軍閥割據(jù),內(nèi)戰(zhàn)頻發(fā),皇帝就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在這段時間里面大約換了26個皇帝,只有1個是病死的。這個時期的羅馬還出現(xiàn)了貨幣的貶值,并由此引發(fā)了惡性通貨膨脹,嚴重地打擊了帝國的生產(chǎn)和生活。羅馬過度縱容的蠻族政策,讓長期以來維持的外部平衡被打破。大批游牧民族入侵羅馬帝國,進一步加劇了危機的惡化。
羅馬三世紀危機
公元259年,羅馬皇帝瓦勒良率領大軍對抗波斯時兵敗被俘,成為了羅馬帝國歷史最為慘痛的大敗之一,瓦勒良皇帝死后還被波斯人剝下皮,將其染成深紅色,并且在里面填充干草,然后將其懸掛在城墻之上,以此來向來訪的羅馬使者大肆炫耀,這讓羅馬人感覺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
公元284年,一個勇敢的戰(zhàn)士戴克里先站出來宣告稱帝,結束了羅馬三世紀危機,戴克里先是一個被釋放的奴隸的兒子, 他采用了最通常的辦法,暗殺前任君主,軍變稱帝。當上皇帝后的戴克里先意識到僅僅依靠他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處理像羅馬這種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的諸多棘手問題的。于是,戴克里先在借鑒先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決定實施“四帝共治”的制度。首先戴克里先指定好友馬克西米安為共治皇帝,之后戴克里先任命伽列里烏斯為副帝,馬克西米安認命君士坦提烏斯·克羅魯斯為副帝。
古羅馬斗獸場
在創(chuàng)立了“四帝共治”的制度之后,戴克里先也開始著手進行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改革,加強君主集權,以解決“三世紀危機”以來近衛(wèi)軍隨意廢立皇帝的問題。
在羅馬帝國自從屋大維建立元首制之后,羅馬的統(tǒng)治機構已經(jīng)開始由共和制像專制君主制發(fā)生了轉變,但是此時羅馬頭上還頂著一個“共和國”名號,但早已有帝國之實。戴克里先為穩(wěn)定各地局勢、加強中央權勢,決定將“羅馬共和國”這層虛假外表剝下,建立新的法規(guī)確認羅馬帝國皇帝存在的合理性。于是,戴克里先為自己帶上了東方式的皇冠,穿上了金色的長袍,日常居住在深宮中以保持自己的高高在上和神秘感。同時,他加強官僚集團,實行官僚化的統(tǒng)治;進行經(jīng)濟改革,增加了國家的稅收;遠離元老院和羅馬公民勢力強大的羅馬城,常駐尼科米底亞,致使羅馬城逐漸被邊緣化。這一傳統(tǒng)被保留,在羅馬帝國后期,很少有皇帝常駐羅馬。
戴克里先宮圖
同時,由于三世紀危機時羅馬帝國內(nèi)部的戰(zhàn)亂,基督教的地位在羅馬帝國不斷的上升,三世紀危機結束后,戴克里先擔心基督教的地位會影響到自己,于是,他開始采取高壓政策打壓基督教會。他開始崇信朱庇特神,并自稱朱庇特神之子,并先后在303和304年頒布4道敕令,禁止基督教徒舉行禮拜,并清除軍隊和官員中的基督教徒,沒收基督教會財產(chǎn),部分頑固的基督教徒被處死。這是基督教發(fā)展史上遭受最大的一次迫害了,也是基督教黎明前的最后黑暗了。
圣賢戴克里先與羅馬“四帝共治制”的亡與殤
公元305年,年邁的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公開宣布正式退位,由兩位副帝繼位。放下權利后的戴克里先回到亞得里亞海岸薩隆內(nèi)地區(qū)的豪華宮殿(現(xiàn)位于克羅地亞的斯普利特城內(nèi)),開始了種植卷心菜的田園生活。然而僅僅過了幾年,戴克里先便眼睜睜的看著自己一生的努力成果化為烏有?;实壑g的權力分配、皇位的繼承權等諸多問題無法解決,皇帝們只能訴諸武力,最終導致羅馬帝國再次回到了內(nèi)亂的老路上。
于網(wǎng)絡,侵刪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3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