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蔣文艷 通訊員 周學海
2018年6月28日,坐落于榆中縣興隆山腳下,張一悟紀念館新館正式向社會開放。至今,接待參觀者已超過30萬人次。
張一悟紀念館展陳分“張一悟生平事跡展”和“榆中革命斗爭史展”兩部分17個單元,用實物、展板、場景、油畫、全息影像、視頻資料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張一悟光輝的一生。在漫長的革命斗爭中,張一悟堅貞不屈,英勇奮斗,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甘肅的革命事業(yè)。
張一悟,1895年出生于甘肅省榆中縣,是中國共產黨組織在甘肅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1919年,張一悟、張亞衡、丁益三等甘肅籍學生參加了“五四”運動。1923年受北方區(qū)委的派遣回到甘肅,先后在蘭州、武威、張掖等地傳播進步思想。1924年,張一悟由李大釗、惲代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自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張一悟就不遺余力為革命事業(yè)忘我工作,在千里隴原點燃了星星之火。
1925年,張一悟參與創(chuàng)建中共甘肅特別支部,并任書記。在特支領導下,張一悟帶領廣大黨員開展了幫助國民黨整頓和發(fā)展黨務、秘密發(fā)展黨員壯大黨的力量、引導婦女走向革命、支持少數民族群眾開展反抗封建軍閥欺壓的斗爭等工作,使甘肅的革命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
1927年,革命形勢逆轉,迫于形勢,張一悟不得不于11月撤離蘭州赴陜西。1928年,在陜西華縣擔任縣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并參與了渭華起義的準備工作。1932年3月,因叛徒出賣,在山東濟南被捕。1937年12月,經組織營救出獄,張一悟回到甘肅后長期從事地下革命斗爭。
新中國成立后,張一悟先后任甘肅人民委員會委員、省人民政府監(jiān)察委員會委員、省人民政府委員。1950年12月底, 張一悟從大連回到蘭州,由于長期帶病忘我工作,加上在獄中受到敵人殘酷摧殘,健康狀況非常不好,經長途顛簸,到蘭州后病情突然惡化,于1951年1月3日不幸逝世,終年56歲。
張一悟是甘肅最早的共產黨員,甘肅黨組織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主義的播種人,人民革命的鼓手,進步青年愛戴的導師,勞動人民最忠實的兒子,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甘肅人民的解放事業(yè)。
來源丨甘肅經濟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3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