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歷史學家,《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在總結東方歷史的時候曾經說:中國的封建王朝,大致遵循一個這樣的規(guī)律:由一名強勢精干的君主所建立,盡管中途或許會有幾個中興之主,往燃料爐中增磚添瓦,但是到了王朝的末期,還是會毀在皇室不成器的子孫,以及種種遺留暴露出的問題里。
這段話似乎沒有什么毛病,但是正如《阿房宮賦》所寫,“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這樣的悲劇就不斷上演。
晉朝,作為三國內戰(zhàn)最終的贏家,秦漢之后又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口碑卻并不怎么好,在不少史學家看來,無論東西晉,就沒出現幾個稍微正常的皇帝,八王之亂,更是造成了中華文明百年的浩劫。
實際上,早在晉朝建立沒有多久,有一名大臣,就清晰預見了之后的末日,武帝和宰相吃飯嘮嗑,宰相回到家垂頭喪氣,對子孫講:要亡國了,具體是什么回事呢?
265年,隨著曹魏權臣司馬昭身體逐漸變差,隨后開始了身后事的準備,原本他更加偏愛于幼子司馬攸,但是受到了眾臣的反對,只好讓長子司馬炎作為儲君,265年,隨著司馬昭的猝死,司馬炎接替了位置,一年之后,便逼迫魏元帝曹奐讓位,自己成為了晉朝開國皇帝。
在晉朝的建立事業(yè)上,一名叫做何曾的官員,發(fā)揮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出任司隸校尉的他,很早就投靠了司馬氏,早在高平陵事變后,何曾就參與了司馬家廢黜魏帝的計劃,為此何曾一路高升,等到司馬炎即位,何曾也被拜為了太尉。
在當時,位極人臣的何曾,算得上是魏晉氏族的代表人物,他并算不上一名過于賢良的忠臣,根據史書記載,何曾生活奢侈,而且有著沽名釣譽的嫌疑,“曾常因小事加享杖罰。其外寬內忌,亦此類也。”當時在看人這方面,何曾卻有著很強的本事,這也就是為什么他歷經魏晉兩朝,卻依然能夠身居高位的重要原因。
在晉武帝司馬炎即位的初期,他倒也算得上一名好皇帝,平定東吳,統(tǒng)一中原,對吳蜀兩地人民,也多次減免稅賦,賜安樂公劉禪子弟一人為駙馬都尉,解除了對漢室的管控,使得民間矛盾極大減少,鞏固了邊疆。
然而司馬炎逐漸也變得志得意滿,開始追求奢侈的生活,參考曹魏教訓的他,大力封賞外戚,將宗室子弟派往各方,也就為后來造成禍端埋下了伏筆。對此司馬炎卻依然沒有任何感覺,,依然天天帶著賓客大臣一起喝酒作樂,至于80歲的何曾,也在賓客名單上。
對此何曾每次回到家中,卻顯得憂心忡忡,垂頭喪氣,這讓何家人十分奇怪。
根據《智囊全集》記載:一日何曾回到家,悄悄地將大伙拉到一邊,總算解釋了他為何不開心的原因:“主上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而吾每宴,乃未聞經國遠圖,唯說平生常事,后嗣其殆乎?及身而已,此子孫之憂也!”
“皇帝如今創(chuàng)立了基業(yè),自然就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還要將江山傳給子孫,然而如今晉武帝天天宴會,我卻沒有聽他提起過一次治理國家和圖謀久遠的策略,如此下去,恐怕晉朝的根基,在他一人身上也就完結了吧!”
何曾隨后指著自己的幾個兒子說:“你們應該還能相安無事”,但是掉過頭,看到幾個孫子,卻立刻嚴肅:“你們必將遭遇禍亂!”
為此大伙都是一臉不信,此時司馬炎的口碑,正值鼎盛,立下了統(tǒng)一千秋的功勛,而之前的漢室,怎么說也持續(xù)了400年,如今晉朝怎么會完蛋呢?
但是何曾的預言很快就實現,盡管兒子司馬衷的智力明顯不正常,但是司馬炎還是執(zhí)意將其立為儲君,這正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中央朝廷對天下掌控進一步微弱。
而在八王之亂當中,何家人依然身居高位,卻因此而受到了不幸,何曾的孫子何綏,就被東海灣司馬越所殺害,此時另外一個孫子何嵩才恍然大悟,不由得感嘆,祖父看人眼光如同圣人??!“及綏被誅于東海王越,嵩哭曰:“吾祖其大圣乎!”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4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