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精武門》之中,有著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主角陳真帶著“東亞病夫”牌匾殺到了虹口道場,后當著日本人的面,將這一“東亞病夫”的牌匾砸碎。這算得上是片中最為精彩的一幕。
然而,從這影片中的背景也可以看出,“東亞病夫”這一稱呼,算得上是中國最大的恥辱,不難想象,李小龍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人的驕傲,很大程度就是因為,他實打?qū)嵉貫橹袊顺隽艘豢跉狻?/p>
但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日本從地理位置上,也是屬于東亞,而且日本人身材矮小也是一個事實,但為什么歐洲人沒有將日本人稱作“東亞病夫”呢?
因為列強中的國家,其中英國跟法國算得上是列強的主力軍,那日本人究竟是做了什么,還讓歐洲人感到忌憚呢?
其中,從客觀的歷史角度來看,歐美人一樣也是不太瞧得起日本人的,因為日本人在歐美人眼里,論長相不如歐美人俊美,論身高也沒有歐美人高大。
這就不得不說到中國在清末的一段屈辱史,那就是著名的鴉片戰(zhàn)爭,因為當時的晚清,有著鴉片的侵蝕,到處可見精神萎靡之人,整個大街上都看不到幾個強壯的有力量感的人,如今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意義有多么重大,禁毒在中國是一件多么刻不容緩的事。
但同期的日本可就不一樣了,日本這個國家,從唐朝開始就開始學習中國,以致于如今的日本文字里還有著許多的中文,但到了晚清的時候,日本又開始全方面地學習西方,各種經(jīng)濟,文化,治國理念,全被日本學了個遍。
有一點值得一說的是,注重國民教育這一點,日本早在1930年左右就意會到了這一點,相比同時期的民國時代的中國,那個時候文盲率可謂是相當高,大多數(shù)中國人根本不識字,如果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一生能夠在家種田種到老死,那么他的一生已經(jīng)比大多人都幸福了。
哪怕是民國時期,那些叫得出名字的大師,比如魯迅、金庸,都是出自于富貴人家,不夸張地說,讀書在民國時期的中國,確實是一件奢侈的事。
背景敘述完畢,歐洲人對日本人忌憚,甚至不稱呼日本人為東亞病夫,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日本的“軍國主義”以及“武士道精神”,直白一點來說,在這些狂熱的戰(zhàn)爭分子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明治維新時期的一件事,更是佐證了這一點。
當時在日本,有一位藩主被幾位法國人盯著看,這在日本人的認知里,是一種很丟人的行為,因此這位藩主,一怒之下,便是將幾位法國人全部殺死,因此這件事便是引起了法國人的震怒,說是一定要把殺人兇手揪出來。
但不料,日本那一方卻是堅持不肯將那位藩主供出來,還有30位日本人說愿意以死明志,法國頓時不知所措了,因為他是法國的軍力是讓日本完全忌憚的,但他們根本沒想到,日本人在這種節(jié)骨眼上,會顯得如此有骨氣。
最后這30位日本人頓時切腹自盡,當時有幾位法國人頓時嚇昏了,日本人的兇名頓時在歐洲傳開了,頓時沒有人敢將日本人稱作“東亞病夫”了。
戰(zhàn)爭歷來都是只有輸贏,沒有對錯的一種事情,日本能夠?qū)⒎▏紘樧?,足以可見當時他們對于戰(zhàn)爭的洗禮,簡直算得上是深入骨髓的。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5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