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體系森嚴的封建社會,如果說什么,最能夠體現(xiàn)帝王自私冷漠和無情,一個是宦官制度,而另外一個,便是人殉陪葬。
根據(jù)相關史料統(tǒng)計,中國歷史上,早在史前文明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陪葬制度,包括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都找到了人殉留下的尸骸。
等到了漢朝,盡管人殉制度在儒家學說的影響下有所收斂,實際上依然存在,比如三國期間,孫權就“命其愛妾殉葬”,等到了唐宋期間,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這樣一種比較荒誕的現(xiàn)象,才逐漸脫離于民間,盡管依然存在,至少沒有被官方明面所認可。
然而時間來到14世紀,和尚出生的朱元璋,還是開始了這個先例,而且是以官方鼓勵的形式,殉葬的規(guī)模,也是進一步擴大。
《明史》:“初,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yōu)恤。若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自錦衣所試百戶、散騎帶刀舍人進千百戶,帶俸世襲,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
在此之后,即便是頗具口碑的皇帝明宣宗,也沒有停止過這一做法,讓宮女“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徽稱,用彰節(jié)行?!狈炊且驗闅⒑τ谥t,備受后人詬病的明英宗,“口占遺命,定后妃名分,勿以殯御殉葬”,才結束了這一段殘忍的歷史。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駕崩在了應天皇宮,至于殉葬的方式和具體規(guī)模,史書上鮮有記載,然而幾處地方,卻也提供了很重要的細節(jié),根據(jù)明末《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shù)人?!?/p>
關于殉葬的方法,有人認為是用水銀毒死,有人認為是上吊,而《朝鮮李朝世宗實錄》提到,朱棣死時,殉葬宮人的做法是“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于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毕雭碇煸昂髮m,也是用這種辦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皇帝身邊的女子,不少都處在大好的年華,就算愛得再深,自然也沒有人愿意選擇死亡這套道路,等到朱元璋奄奄一息前,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景象:“洪武三十一年閏月,帝疾大漸,急命從殉者四十六人至西宮東側殿”,46名妃子都是被“絹布反綁雙手,三繞其身,親兵執(zhí)挌虎戟相送”,走向了她們人生當中的終點。
無論46人如何抗拒,都逃不過生命的結束,然而史料表明,一名姓郭的妃嬪卻成為唯一被赦免的人。
這一名姓郭的女子,一直到10年后才說出了真相,1408年,《仁廟殉葬諸妃》記載,當聽到皇上要宮女們殉葬的圣旨之后,紛紛惶恐不已,或有哭鬧,或有哀求告饒,唯獨“郭貴人愿‘銜上恩,自裁以從天上‘,是時六宮止以貴人為極貴,下中宮一等?!惫磉_了自己愿意追隨陛下而去的決心,而朱元璋似乎是念在了她自愿的份上,反而讓過郭妃留下了一條性命。
在朱元璋和宮人下葬之后,建文帝朱允炆還專門下令,后宮的親屬,包括“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賓、孫瑞”等人,都受到了封賞,獲得了“千戶”、“百戶”的官職,然而結局最好,卻依然還是郭貴人。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8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杜月笙的為人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