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海瑞墓管理處陳列館里的海瑞畫像。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攝
北京祿米倉原址舊照。 (資料圖片)
祿米倉是明清兩代儲存京官俸米的糧倉。那時候,朝廷官員的俸祿很多是以米的形式發(fā)放的,稱之為“祿米”。這類米倉是元明清時期南糧北運的歷史產物,既起到貯藏糧食和保障供給的作用,也是南糧濟京的重要建筑,還是中國南北方生活資料調劑的見證。
鮮為人知的是,被后世譽為“南海青天”的先賢海瑞,曾經“總理”祿米倉,當過“倉場監(jiān)督”,并在那撰寫了《倉場監(jiān)督題名碑》。
甲
祿米倉的歷史和弊端
祿米倉位于今北京市東城區(qū),東起小牌坊胡同,西至朝陽門南小街,南有二支巷通小雅寶胡同,北與武學胡同、東八寶胡同、祿米倉東巷和祿米倉西巷相通,統(tǒng)稱為“祿米倉胡同”。
祿米倉的墻壁由好幾層的磚石砌筑,厚達整米,堅固牢靠,整體倉廒呈半地下結構。據資料介紹,祿米倉在鼎盛時期多達57座,非常壯觀。倉廒頂部設有窗口調節(jié)空氣,既能通風,又能排濕氣。從漕運船上卸下的南方米谷,維系著天朝大國心臟的正常律動。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祿米倉淪陷,米谷被賣,儲糧歷史結束。1912年,民國臨時政府請袁世凱到南京就職大總統(tǒng),沒承想他還未動身,祿米倉駐軍和朝陽門外的北洋兵燒殺搶掠,城內外百姓惶恐不安,袁世凱便賴在北京不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祿米倉一度改名為“祿米倉街”。原先,祿米倉與同樣寬闊的干面胡同相對,明清兩朝運糧車隊經由干面胡同而來,車馬喧囂,如此寬廣豁達,浩蕩壯觀,在南小街的胡同里是絕無僅有的。
追溯過去,祿米倉的歷史不僅是一部倉儲史,也是一部古都史和漕運史。農耕文明時代,糧食貯藏和運輸的聯系非常密切。元代開始修浚大運河,大規(guī)模構建糧倉,把江南漕米和物資大量運往京城倉廒,并妥善貯存與管理使用,不僅成為當時統(tǒng)治階級鞏固政權,確保資源供給的主要形式,而且成為其后維系明清兩代王朝京師民生大計的重要保證。
《天咫偶聞》記載:“倉米皆內新出陳,紅朽者多……而百官領俸米,券入手,以賤價售之米肆,而別糴肆米以給用……米肆遂得與花戶輩操其奇贏,共漁厚利?!币簿褪钦f,倉廒收入新米賣出陳米。官員領米券賣給米肆,到別處買米自給。米肆則與中介狼狽為奸,互相串通,謀取暴利。《天咫偶聞》披露了祿米倉各種弊端,給管理者帶來的諸多難題。
于是,選擇官員,總理糧儲,加強監(jiān)督,便成了當時朝廷的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乙
海瑞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應天巡撫
祿米倉作為歷史的產物,也是明清政府吏治腐敗的時代見證。當時,南方漕米摻假現象日益嚴重,挑選“倉場監(jiān)督”也就至關緊要。雖然官位只是四品,但權力不小。明代隆慶年間,就有一個海南人挑起監(jiān)督倉場的歷史重任,歷任“倉場監(jiān)督”的題名碑記錄了海瑞“總理糧儲”的史實。
據《海瑞年譜》記載:明隆慶三年(1569年)六月二十四日,朝廷遷海瑞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應天巡撫”。按明制,都察院外加都御史、僉都御史頭銜,有總督、提督、巡撫等職權。都察院是中央監(jiān)察機構,是“治官之官”??偫砑Z儲提督軍務兼應天巡撫,其職權是負責征收糧錢,協助辦理軍務,監(jiān)督地方行政事務,其管理范圍涉及應天、蘇州、鎮(zhèn)江等十府及廣德州。為此,針對弊端,海瑞還專門題奏《改折祿米倉糧疏》。
這一年,江南地區(qū)連日暴雨,河水猛漲,稻田被淹,糧價暴漲,災民逃荒,局勢非常嚴重。上任伊始,為了賑濟災民,海瑞就上疏請求“將倉里的祿米改折成銀兩”的奏疏。這樣做的目的一舉兩得,既節(jié)省了運輸糧食的各項費用,又能把祿米倉里的糧食救濟災民。
海瑞在奏疏里說:臣奉命巡撫江南,各州縣遭受嚴重水災,臣所奏請的各項事情得到皇上恩賜,洪恩浩大,該免除的免除,百姓非常感恩。今年水災異常嚴峻,淫雨不斷,冬至已過,還有五六成的田地浸在水中,江南各地皆如此,“旁郡無可轉輸,本地無可借貸”。
海瑞還說:查嘉靖四十年(1561年)水災,先皇帝允準五府六部等衙門將祿米改折。今年水災比那年更嚴重,懇請比照當年改折,留米以濟江南之饑,折銀以濟諸員役之用。海瑞說,皇上雖只折一年,舊米將盡,新米又登,而民饑苦當恤。海瑞既覆行“倉場監(jiān)督”職責,又專題實奏,以解民倒吊。
海瑞這樣做斷絕了米肆與花戶的錢銀,顯然把自己置于他們的對立面。他制訂“錢糧冊式”,堅決覆行“倉場規(guī)則”,倉里留下了“倉場監(jiān)督題名碑”的歷史遺存。就像當年給嘉靖皇帝上《治安疏》,抬柩叩闕那樣,不怕死,不愛錢,不結伙,不給自己留退路。
丙
“節(jié)用愛人,勤政任怨,留撫地方如故”
隆慶四年(1570年)正月,海瑞制訂和施行以工代賑,疏浚吳淞江;二月,以同樣的方法疏浚白茆河,墾江河兩岸熟田四十余萬畝,救活饑民十三萬口。與此同時,海瑞還上《開吳淞江疏》《開白茆河疏》《處補練兵銀疏》《革募兵疏》,積極籌措疏浚經費,并回信《復趙大洲閣老》《啟朱鎮(zhèn)山工部尚書》。為勒令鄉(xiāng)官退還田畝,他在《復徐顧齋閣老》中義正詞嚴,說“所退數不多,再加清理行之可世”;他在《復李石麓閣老》中“概然不允”,拒絕為內閣首輔徐階說情。
海瑞任上忠于職責,銳意改革,廉潔奉公,疾惡如仇,打擊豪強。他在“錢糧冊式”里開誠布公:“州縣錢糧有五七年未完者,有已完挪借不明,有未經抵補未解者,有起解五七年未獲批關者。蓋因頭緒甚多,文卷繁浩,官司不及致詳,吏書因而為弊?!睘榇耍氨驹郝殞?偫恚赜刑峋V挈領之方,庶免掛一漏萬之失?!?/p>
于是,他登記造冊:“各錢糧總數填于格眼內;各州縣下全完者,將起解日期,官解姓名,已未獲批關照式填。完一半者于起解日期上添已完若干,填注未完者,空下格眼,不許混填?!比绻焯睢斑`者定行重治”。
與此同時,海瑞還撰寫和發(fā)布了《諭道府州縣毋聽囑托》《示府縣嚴治刁訟》《示府縣狀不受理》等布告,得罪了那些貪劣官吏,因而受到刑科給事中舒化和吏部給事中戴鳳翔的彈劾。
幸好隆慶皇帝還清醒,隨即降旨“節(jié)用愛人,勤政任怨,留撫地方如故”,讓海瑞以原官總督南京糧儲。后來,海瑞上《告養(yǎng)病疏》懇乞致仕,離京回瓊山老家閑居。
隆慶五年(1571年),海瑞御下重任,回籍等候調查。萬歷十二年(1584年)三月,直隸巡撫御史王國和兵部給事中王亮上疏推薦海瑞,得旨“海瑞即起用?!笔露眨舨繑M海瑞為通政司左通政,得旨“海瑞原任都御史,令查相應職起之?!?/p>
萬歷十四年(1586年),詔升海瑞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正二品。然而,壯心不已的烈士已是暮年,海瑞復出不久,第二年就病故了。(文本刊特約撰稿 蒙樂生)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海瑞罷官的故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海瑞罷官的故事告訴我們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你想了解的問題,關注本站哦。
海瑞罷官是什么故事???
據史書記載,海瑞生于明正德十年,卒于明萬歷十五年,一生歷經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代皇帝,被罷官降職前后共三次。
海瑞第一次被罷官,是在嘉靖三十五年任浙江淳安縣令時。
當時,宰相大奸臣嚴嵩和他兒子嚴世蕃的親信鄢懋卿,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以督察使、欽差大臣的身份,出京總理兩浙、兩淮、長蘆、河東鹽政,一路威風十足,地方大小官員,都要跪著迎送,不僅要送豐厚的賄賂,還要鋪張招待,用錦緞做廁所墊子,用銀子做便壺。當時監(jiān)察官、欽差出巡,照例都要張貼告示,說明來意和地方注意事項。告示內少不得要說些“力戒鋪張,務從節(jié)儉”之類的冠冕堂皇的話。海瑞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鄢懋卿寫信說:“細讀您的告示,知道您一向喜歡儉樸,不喜歡逢迎。您說:‘凡飲食供應,都應儉樸,不要過分奢侈,浪費人民錢財?!终f:‘現在民窮財盡,寬一分,人民就得一分好處,一定要體諒。’您的種種懇切教導,說的很多。我相信您的話是為國為民,是從心里說出來的,決非空話。”義正辭嚴,話又說得很委婉。鄢懋卿看了氣得直哆嗦,又奈何不得海瑞這個名氣大的清官,只好批:“照布告辦”,嚴州也不去了。但他恨極海瑞,叫他管下的巡鹽御史袁淳想法報復。恰好這時海瑞已得朝命,升任嘉興通判,他們便找茬說公文上有一個手續(xù)不對,結果把海瑞調任江西興國知縣。
海瑞第二次被罷官,是在嘉靖四十五年擔任戶部云南司主事時。
這次被罷官的原因是海瑞上疏,批評嘉靖迷信道教,妄想長生,揮霍無度,不能納諫,二十多年不上朝理政,貪官污吏遍地,橫征暴斂盛行,百姓窮苦不堪,暴動四起,天下人民都說:“嘉靖、嘉靖,家家都凈!”嘉靖看了氣得發(fā)抖,把奏折扔在地上,叫左右立即把海瑞抓起來,千萬別叫他跑了!宦官黃錦在一旁說:“聽說海瑞自知活不了,已和妻子訣別,并托人買了棺材,仆人嚇得都跑光了,他不會逃?!奔尉敢宦牶H鸩慌滤?,反而愣住了,又把奏折從地上揀起來,一邊讀,一邊嘆氣說:“這人倒比得上比干,只是我還不是紂王啊?!焙髞?,刑部論處海瑞死刑,嘉靖也沒批復。過了兩個月,嘉靖病逝,隆慶即位,徐階為海瑞求情,海瑞被釋出獄,官復原職。這段故事,被上海京劇院改編為《海瑞上疏》,由周信芳飾海瑞。
海瑞第三次被罷官,是在隆慶三年擔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時。
隆慶三年六月,海瑞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駐在蘇州。此年江南遭到嚴重水災,農民缺糧逃亡。江南本是魚米之鄉(xiāng),但因糧、差負擔特重,故而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加上近二十年大地主占有土地很多,尤其是松江,為兩京十二省之冠。海瑞一上任,告鄉(xiāng)官奪產的老百姓就有幾萬人。海瑞一面救災,一面治水,所用款項,都是從各方張羅來的,沒有給百姓增加負擔,興修了水利,戰(zhàn)勝了災荒,老百姓高興、感激。但要大地主退田還民,卻相當困難。海瑞認為“擒賊要先擒王”,便先從松江下手,讓江南最大的鄉(xiāng)官徐階弟兄做榜樣,勒令退田。徐階反抗,通過門生故吏,向隆慶進讒言,結果,海瑞只做了七個月的巡撫,就被隆慶罷了官。
來源:炎黃春秋
海瑞罷官的故事簡介:什么是海瑞罷官
參考下面的講述:
明人海瑞,號“剛峰”,這兩個字形象地道出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只要是看不過眼的事,不僅貪官污吏他敢參奏,就是皇帝老子他也照罵不誤。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以六品的芝麻官職向嘉靖皇帝朱厚_呈上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他慷慨激昂地寫道:“嘉者,家也;靖者,凈也。嘉靖嘉靖,家家凈也!”氣得朱厚_直哆嗦。在歷史上,一個忠直之士,倘若又難逢明主,那他能活下來的機會十分渺茫,而海瑞卻是個例外,盡管他一生也并不順利,但卻得以善終,推究起來,在他恪守方的性格背后,也不缺乏圓的智慧。
海瑞于公元1514年出生于海南瓊山一個貧窮的家庭中,3歲時便沒了父親,母親一個人擔負起了養(yǎng)育和教育他的責任。海瑞的母親和當年的孟母一樣,對孩子的教育極為重視,從海瑞幼年起便讓他讀《孝經》、《尚書》、《中庸》等圣賢書,小海瑞也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樣玩耍嬉戲,但只要冒出玩耍的念頭,就會遭到母親義正詞嚴的一通教育,“有戲謔,必嚴詞正色誨之”。由此也形成了海瑞正統(tǒng)、剛直的性格。只是這樣的性格在他初入官場時便遭遇了挫折。
海瑞擔任的第一份公職是福建南平的教諭,相當于現在的縣教育局局長,那時他已經四十歲了。有一次,延平府的御史到南平縣視察工作,照例要往孔廟行香朝典,海瑞帶著兩名教官早早在廟堂迎候。在當時的官場上,下級迎接上級,一般都要行跪拜之禮,所以當御史大人進門后,隨同的兩位教官都跪地相迎,可海瑞卻站著,只是略略作揖而已。三個人的反差非常鮮明,兩邊伏地彎弓,中間一桿高聳,儼然一個筆架——海瑞自此便留下了“筆架博士”的雅號。御史大人走南闖北,顯然沒有見過這么不懂規(guī)矩的人,大為震怒,訓斥海瑞不懂禮節(jié)。海瑞不卑不亢地回答說:“到御史您所在的衙門里,當行部屬禮儀,這個學堂,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地方,不應屈身行禮?!迸龅竭@么一個既死板又較真的下屬,御史大人雖然怒發(fā)沖冠,卻也無可奈何。不過誠如詩人陸游所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痹趯W校之外的地方找海瑞的茬兒,御史大人還是多的是辦法。他處處使絆子,事事下套子,左支右絀,弄得海瑞狼狽不堪。海瑞一氣之下,就寫了辭職報告,撂挑子不干了。好友朱鎮(zhèn)山聽說了,趕緊勸他,千萬不可因為爭一跪之禮擅自離職,四十歲才弄個公務員身份不容易,遇到小小挫折就負氣而走,經不起磨礪,還怎么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呢。
這件事給海瑞上了很好的一課,要在風氣惡濁的官場混,單憑一股正直忠勇之氣是遠遠不夠的,還得開動腦筋,以智取勝。
開了竅之后的海瑞,很快就把這一思想活學活用到了現實之中。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縣知縣,有一天,總督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此地,接待人員按海瑞規(guī)定的標準為其提供食宿,這與一路走來遠接高迎、大吃大喝外加紅包的風光大相徑庭,胡公子一怒之下把負責接待的驛吏捆綁倒掛起來,鞭打訓斥。海瑞得知消息,馬上帶人把這個氣焰囂張的胡公子抓了起來,然后面容嚴肅地對眾人說:“胡總督為官堂堂正正,他一直教育屬下不要鋪張浪費。現在這個人行裝奢侈,一定不是胡總督的兒子?!毕铝顚⑺肿嵋活D,關進大牢,并沒收了他搜刮來的數千兩銀子,充入國庫。之后,他又提筆給胡總督寫了一封信,說您向來最重操守,對子女以及身邊的人看管得很嚴,現在有這么一個人竟然敢冒充您的公子,在這里混吃混喝,胡作非為,我已經把他拿下,想跟您核對一下,并請求指示。弄得胡總督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得打掉牙往肚里咽,不了了之。
又有一次,都御史鄢懋卿下基層視察,他可是大奸臣嚴嵩手中的紅人,沿途官吏們自然不能錯過這個高攀的機會,紛紛破格接待,只要領導高興,花多少錢是不在乎的。鄢御史長年搞紀檢工作,對官場風氣自然爛熟于胸,為顯清廉,他發(fā)出告示說:“本官素性簡樸,不喜承迎。沿途飲食供帳,都應儉樸為尚,毋得過為華奢,侵擾百姓。”話雖這么說,可鄢御史的大隊車馬所到之處,無不呈風卷殘云之勢。眼見就要到淳安縣了,海瑞心里也很著急。淳安財政緊張,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倘若只搞個四菜一湯來接待,肯定脫不了怠慢之嫌。思慮良久,海瑞計上心來,他又修書一封,派人快馬送給鄢御史。信上說:您是天下第一廉官,過州過府,輕車簡從,從不增加地方負擔。但現在有些人專門敗壞您的名聲,說您每到一地“各處皆有酒席,每席費銀三四百兩,供帳極華麗,就是溺器也用銀器之具”。這把我搞糊涂了,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請您明示,我好做準備接待。一席話像是打了鄢御史一記火辣辣的耳光,作不得聲,還不得不對傳言解釋一番,又表揚了海瑞幾句,只是他為了圖耳根清凈,干脆借口公干,繞道而行,惹不起,還是躲得起的。
正直的操守,倘若沒有圓潤的智慧,海瑞不要說烏紗帽,恐怕幾個頭也不夠殺的了。就像他大罵皇帝的上疏,盡管他抬著棺材上諫,做好了必死的準備,其實他在奏疏中,還是頗費了一番腦筋的。開頭,他大唱贊歌,猛灌迷魂藥:“陛下天質英斷,睿識絕人,可成堯舜禹”云云,后面的話雖然刺激了些,但說的還是入情入理,嘉靖皇帝開始有些臉紅耳熱,直呼把他給我抓起來,之后還是把奏疏看了好幾遍,一會兒嘆息,一會兒搖頭,忍不住對身邊人說:“海瑞這個人像比干那樣的忠烈,我卻不是商紂王,我不會殺他!”
以海瑞直來直去的性格,他是反對彎彎繞的所謂官場謀略之術的,但再有棱角的石頭,也禁不住溪水的打磨,只不過海瑞的圓潤,從未失去剛直的內心。那一段段至今讓人蕩氣回腸的軼事,讓他“海青天”的光環(huán)格外熠熠生輝。
海瑞的事跡?
海瑞字汝賢,自號剛峰,回族,瓊山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云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獄。世宗死后獲釋。1569年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后被排擠,革職閑居16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兩年后病死于南京。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
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據說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時,當地的百姓如失親人,悲痛萬分。當他的靈柩從南京水路運回故鄉(xiāng)時,長江兩岸站滿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遺像,供在家里。關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更廣為流傳。后經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編成了著名的長篇公案小說《海公大紅袍》和《海公小紅袍》,或編成戲劇《海瑞》、《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樣,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典范、正義的象征。海瑞中舉人。到北京,即拜伏于宮殿下獻上《平黎策》,要開辟道路設立縣城,用來安定鄉(xiāng)土,有見識的人贊揚海瑞的設想。代理南平縣教諭,御史到學宮,部屬官吏都伏地通報姓名,海瑞單獨長揖而禮,說:“到御史所在的衙門當行部屬禮儀,這個學堂,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地方,不應屈身行禮?!边w淳安知縣,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種菜自給。總督胡宗憲曾告訴別人說:“昨天聽說??h令為老母祝壽,才買了二斤肉啊。”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縣,向驛吏發(fā)怒,把驛吏倒掛起來。海瑞說:“過去胡總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過的地方不要供應太鋪張?,F在這個人行裝豐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兒子。”打開袋有金子數千兩,收入到縣庫中,派人乘馬報告胡宗憲,胡宗憲沒因此治罪。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過淳安縣,酒飯供應的的十分簡陋,海瑞高聲宣言縣邑狹小不能容納眾多的車馬。懋卿十分氣憤,然而他早就聽說過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斂威風而離開,但他囑咐巡鹽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知縣霍與瑕的罪?;襞c瑕,尚書霍韜的兒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諂媚鄢懋卿的人。當時,海瑞已提拔為嘉興通判,因此事貶為興國州判官。過了很長時間,陸光祖主張文官選舉,提拔海瑞任戶部尚書。當時,明世宗朱厚_在位時間長了,不去朝廷處理政務,深居在西苑,專心致志地設圪求福??偠?、巡撫等邊面大吏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朝廷大臣自楊最、楊爵得罪以后,沒有人敢說時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單獨上疏.嘉靖皇帝讀了海瑞上疏,十分憤怒,把上疏扔在地上,對左右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被鹿冱S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傻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一個棺材,和妻子訣別,在朝廷聽候治罪,奴仆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是不會逃跑的?!被实勐犃四瑹o言。過了一會又讀海瑞上疏,一天里反復讀了多次,為上疏感到嘆息,只得把上疏留在宮中數月。曾說:“這個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正遇上皇帝有病,心情悶郁不高興,召來閣臣徐階議論禪讓帝位給皇太子的事,便說:“海瑞所說的都對。朕現在病了很長時間,怎能臨朝聽政?!庇终f:“朕確實不自謹,導致現在身體多病。如果朕能夠在便殿議政,豈能遭受這個人的責備辱罵呢?”遂逮捕海瑞關進詔獄,追究主使的人。嘉靖四十五年,戶部主事海瑞買棺材,別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勸說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這班方士的騙術,應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不久移交給刑部,詔命下獄論死。宰相徐階力救海瑞,黃光升則把海瑞上疏比擬兒子罵父,以減輕罪責,并乘機把海瑞留在獄中,營護海瑞甚力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駕崩,穆宗即位,才奏請釋放海瑞出獄。世宗死后獲釋。海瑞隆慶四年曾前往福建晉江潘湖黃光升尚書府拜謁黃光升,以表營護之恩,有潘湖海瑞歇馬廟可證及《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有載。獄詞送上后,仍然留在宮中不發(fā)布。戶部有個司務叫何以尚的,揣摩皇帝沒有殺死海瑞的心意,上疏陳請將海瑞釋放?;实鄞笈?,命錦衣衛(wèi)杖責一百,關進詔獄,晝夜用刑審問。過了兩個月,嘉靖皇帝死,明穆宗繼位,海瑞和何以尚都被釋放出獄。
海瑞罷官事件是什么意思
“海瑞罷官”是發(fā)生在明朝的歷史事件?!昂H鹆T官”的故事:
徐階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魚肉鄉(xiāng)里,強占民女趙小蘭。小蘭母洪阿蘭告狀,華亭縣令王明友受賄,杖斃小蘭祖父。
應天巡撫海瑞微服出訪,路遇洪阿蘭,查明了真相,判處徐瑛、王明友死罪,飭令退田。徐階買通太監(jiān)、權貴,妄圖罷免海瑞,推翻定案。海瑞識破奸計,斷然處斬了二犯,然后交出大印,慨然罷官歸里。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xiāng)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并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歷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謚號忠介。海瑞死后,關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冒死進諫的故事
明世宗為人猜忌刻薄,凡是敢于說真話,不是被殺頭、監(jiān)禁,就是被革職、充軍,以至于后來沒有人再敢批評他。
但到了嘉靖四十五年,晚年的明世宗遇到一個不怕死,敢于揭他痛處的官員——海瑞。此時,嚴嵩父子雖然倒了臺,但貪污腐化,吏治敗壞的風氣沒有絲毫改變,明世宗仍然沉溺在求仙問藥之中,老百姓越來越窮困。
海瑞當時任戶部主事,他要上一道奏章,希望皇帝從迷信中醒悟過來。他知道,奏章呈上去,就會有殺身之禍,但他決心已下,就事先遣散了家人,安排好后事,又給自己買了棺材,訣別了妻子,才將他的奏章呈進宮去。
明世宗耐著性子讀完了他的奏章,可是他越看越氣,那上面舉例堯、舜、禹、湯、文、武這些古圣賢,還有秦、漢那些自稱有仙術的方士,一樣沒有長生不老。指責明世宗沉溺在神仙和仙藥中,弄得民不聊生,國內形勢嚴重,并說他連漢文帝都不如。
明世宗氣得七竅生煙,將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喊道:“趕快把這個家伙抓起來,別讓他逃跑了!”宦官黃錦說:“聽說這個人不怕死,做官清廉。他自知觸犯陛下,活不成了,已經安排好后事,準備好棺材,不會逃跑的?!?br>明世宗沉默半晌,再將奏章拾起反復閱讀,覺得海瑞的話多少有些道理,自言自語連聲嘆息說:“這個人倒像比干,只是朕還沒有商紂王那么壞吧!”他好幾個月沒有作批復。但明世宗后來還是下旨將海瑞抓了起來。不過,才過了兩個月,明世宗就死了。他的兒子明穆宗即位,將海瑞放出監(jiān)獄,恢復了官職。
擴展資料
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并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海瑞死后,關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主要貢獻
1、法規(guī)制度
海瑞曾根據他在淳安的經驗寫《興革條例》,談論該地區(qū)的管理問題。
他就任應天巡撫之后,立即頒布《督撫憲約》,規(guī)定巡撫出巡各地,府、州、縣官一律不準出城迎接,也不準設宴招待。準許工作餐可以有雞、魚、豬肉各一樣,但不得供應鵝和黃酒,也不準超過伙食標準:物價高的地方紋銀三錢,物價低的地方兩錢,連蠟燭、柴火等開支也在上述數目之內。
海瑞在應天推行一條鞭法:將過去按地、戶、丁分別征收實行、征發(fā)徭役的賦役制度,改為按土地、人丁征收貨幣與白銀;將過去由納稅戶輪流征收解運改為官府自行征收解運。把田賦、力役和其他雜稅合編為一條,統(tǒng)一按田畝核算征收。原來按丁戶征役的辦法一并改為攤入田畝。
在對待契約問題上,海瑞不顧明代法律規(guī)定與當時的國情,要求爭議的解決必須以書面契約為依據。因為當時農民間是很少使用書面契約來發(fā)生借貸關系的,致使法律的執(zhí)行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海瑞所批準贖還的僅占全部典押借貸案件的二十分之一。在海瑞的治下,佃戶不敢向業(yè)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貸方還款。
2、清廉作風
海瑞的清廉,甚至達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按照當時官場的風氣,新官到任,舊友高升,總會有人來送些禮品禮金,以示祝賀。這些禮品禮金只要數額不大,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海瑞公開貼告示說:今日做了朝廷官,便與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別人送的禮品一一退還,連老朋友賀邦泰、舒大猷遠道送來的禮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海瑞
對昔日的恩人毫不手軟,但是海瑞卻有著大多數人忽略的另一面。作為普通人來說,海瑞不顧家人安危,不負責任,一味任性妄為,而作為官員來說,海瑞自高自傲,雖然海瑞的一生非常清廉,但是他也有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一、海瑞自傲自大不顧禮義海瑞是明朝非常著名的一位清官,他的一生非常的清廉,深受百姓的愛戴。海瑞一生也經歷了很多苦難,他最初是參加鄉(xiāng)試,憑借獨到的見解獲得了舉人,但是從此之后,海瑞科舉考試的路途就非常的不順,多次考試都沒有能夠拿到名次和名號,最后海瑞放棄了科考進入了福建的一個縣里,做了一個小官。但是海瑞并沒有忘記心中的仕途,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是卻非常的高傲,而且自稱從來不向高官厚祿折腰,當有比他大的官員來視察的時候,海瑞從來不行大禮,因為他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優(yōu)越,比任何人都要有才,所以他要有尊嚴的活著,不能夠向對方行大禮,他應該值得別人的尊重。歷史上將海瑞的這種行為稱作不畏強權,但實際上在明朝,禮儀也是非常講究的,而海瑞的這種做法完全就是自大自傲、自以為是的做派。
二、海瑞急功近利不負責任海瑞后來也做到了縣令,甚至到了都城為官,他到都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安頓好自己的家人,也并沒有去打點上下,而是給家人留了一封信,就入朝去斥責當時的帝王,海瑞進言帝王迷信、不思朝政,對當時的君王是一頓痛批。后世將海瑞的這種行為解析為清官、好官,但實際上海瑞剛到都城為官,他應該做的是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對于君王的不妥和失誤,應該有比他更高的官職去進言和勸導,海瑞只需要將這些事情層層上報即可,但是他卻主動并且不顧家人的安危去斥責帝王,這種行為完全就是不負責任、急于表現自我的行為,雖然當時的帝王并沒有責怪他,還稱贊了他,但是海瑞這種行為實際上并不值得官員學習。
海瑞為官時期,也平反了很多冤假錯案,他甚至對昔日的恩人也不手軟,海瑞雖然是歷史上出名的清官,但實際上從很多事情當中都可以看得出來,他手段殘酷、自傲自大,而且非常急于表現自我,這也算是他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了。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8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1960年英國二戰(zhàn)名將訪華,毛主席對···
下一篇: 曾漢舉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