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當年離開項羽追隨劉邦,顯然是他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決策。這個決策讓韓信獲得了事業(yè)的成功,同時也因此丟掉了自己的性命,那么韓信當年的考慮對不對呢?
我認為,韓信當年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他看準了,另一方面他看走眼了。為什么這么說呢?
(韓信劇照)
咱們先來看韓信看準的一點。
韓信看準的那一點,就是他知道跟隨劉邦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韓信為什么不愿意跟隨項羽?就是因為他知道跟隨項羽,自己的上升空間極為有限。
之所以說,跟隨項羽上升空間極為有限,是因為項羽一直在打勝仗。有人可能不理解,項羽既然一直在打勝仗,那么項羽就很有可能成為天下之主,為什么還說,作為項羽秘書的韓信,上升空間有限呢?
項羽確實很容易成功,但是這個成功,與韓信沒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江山都是項羽那些打仗能力非常強悍的將士們打下來的,不是韓信打下來的。享受成果的都是項羽和他的將士們,與韓信沒有什么關(guān)系。韓信也不是不想在項羽打江山的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他也曾多次給項羽提建議,而且他所提的那些建議,也是非常不錯的決策。但是項羽不聽他的。既然項羽不聽韓信的話,那么韓信怎么可能立下功勞呢?
韓信的那些計策,項羽不用,這樣韓信就不可做項羽的文臣。項羽又不讓韓信帶兵打仗,韓信又不可能做項羽的武將。文臣武將都做不了,韓信還有什么上升空間。
而且,韓信清楚地認識到,憑著項羽的那種德行,他雖然暫時能夠取得一定的勝利,但是最終還是會失敗的。這樣一來,韓信就完全沒有前途了。
(劉邦劇照)
韓信跟著劉邦就不一樣。劉邦本來是一個不會打仗的人,而且他的實力非常有限,只要韓信跟著劉邦,他是會成為三軍統(tǒng)帥的。這樣一來,韓信的上升空間確實非常大。
同時,劉邦還有一個很好的特點,就是他聽得進別人的話。韓信給他提的那些建議,他都會聽,甚至?xí)岉n信獨當一面。這也使得韓信能夠大有作為,這是韓信非常喜歡的一點。
再來說韓信看走眼的一點。
韓信看走眼的一點就是,韓信認為,劉邦打下江山以后,一定會和他共同分享。
當年韓信投奔劉邦的時候,劉邦就曾經(jīng)問過他,為什么會離開項羽跟隨他劉邦?韓信沒有說劉邦是一個英明的君王,沒有說劉邦很愿意聽從意見,更沒有說跟著劉邦他的上升空間很好。當時韓信講的是,項羽這個人薄情寡恩,不愿意對手下有功之臣進行封賞,所以大家不愿意跟隨他。而漢王你卻愿意封賞有功的大臣,所以我才離開他,投奔你。
后來有幾件事,也印證了韓信的想法。
(項羽劇照)
比如當韓信打下齊地以后,他希望劉邦能封他為假王。而劉邦最終封他為真的齊王。這就給了韓信一種錯覺,認為劉邦確實是愿意和別人分享的人。
再比如,當劉邦準備和項羽大決戰(zhàn)的時候,劉邦發(fā)布命令,讓他和彭越、英布等人發(fā)起進攻。但是韓信并沒有第一時間響應(yīng)劉邦的號召,而是等著劉邦封賞了他,他才出兵。這說明他覺得,劉邦封賞他是理所當然的,是公平交易。要是他知道這樣做,劉邦將來會殺他,他還敢這樣做嗎?
又比如,當劉邦把他從齊王封為楚王以后,他在楚地積極作為,四處視察,了解百姓疾苦,關(guān)心照顧貧困的老百姓。
韓信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坦然的。他為什么會那么坦然呢?就是因為他覺得,這是劉邦分封給他的土地,他是這塊土地上的主人。既然是這塊土地上的主人,就必須做一個賢明的君王,獲得老百姓的擁戴。
如果韓信知道,劉邦其實是一個不愿意別人和他分享江山的人,他還敢這么做嗎?都說韓信的政治智慧不高,但其實就算不高,也不可能做讓君王不高興的事情。只能說,他看劉邦,看走眼了。
韓信看走眼了,后果是嚴重的。最終他被劉邦抓了起來,軟禁在京城里。接著,毒辣的呂后,更是要了他的命。
(參考資料:《史記》等)
韓信是西漢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我們可以斷言如果沒有韓信的話,劉邦就不會在楚漢戰(zhàn)爭中取得巨大的勝利,那么也就不會有后來的大漢天下,但是韓信的一生卻太過悲涼,韓信幫助劉邦打下了江山去,但是劉邦卻對韓信忘恩負義,對韓信舉起了屠刀,韓信是劉邦第1個殺的功臣,可以說這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但是如果韓信當初沒有投靠劉邦,而是繼續(xù)待在項羽的輝下,那么韓信的結(jié)局會有所改變嗎?小編認為那么韓信的結(jié)局也許會比現(xiàn)在更加的凄慘,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韓信放棄了項羽去投靠劉邦呢?下面就來具體的分析一下。
一:項羽的為人
我們要了解的是韓信當初是項羽手下的一名執(zhí)戟郎,用現(xiàn)在的話說韓信是項羽的貼身侍衛(wèi),可以說韓信是最接近項羽的一個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韓信有這非常多的機會了解項羽這個人通過韓信的了解,他認為項羽這個人居功自傲目空一切,而且不會去聽從任何人的意見,項羽的身邊只有一個謀士范增,如果項羽能夠?qū)Ψ对鲅月犛嫃牡脑挘敲春芸赡艹h之爭的結(jié)局會發(fā)生改變,但是項羽卻對范增的話充耳不聞,連范增這樣一個位高權(quán)重的人,項羽都不給予必要的重視,那么他更不會去重視韓信,所以這也就使得韓信離開了項羽。
二:項羽瞧不起韓信
上文中已經(jīng)提到過項羽身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謀士是范增,范增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人,他看出了韓信的才能,并積極的向項羽推薦了韓信,但是項羽非常的瞧不起韓信,他認為韓信曾經(jīng)受過胯下之辱,韓信這樣的人受了如此的屈辱而不反抗,所以他認為韓信是個懦夫,項羽自己認為我是個英雄,我怎么會讓一個懦夫給我出主意呢?正是由于項羽的這種固執(zhí)己見,才使得韓信最終放棄了輔佐項羽的想法。
三:張良的引薦
我們要知道,張良這個人在很早以前就認識了韓信,并且知道韓信在項羽的賬下郁郁不得志,所以張良就把韓信引薦給了劉邦,并且向韓信講述了劉邦這個人將來必成大器,韓信既然已經(jīng)得知了項羽的真正為人,知道自己在項羽這里得不到重用,那么正好投靠劉邦也是一個選擇,所以韓信也就離開了項羽。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19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