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雖是個見不得光的活,但想著一夜就可暴富,很多人依舊心里惦記。
古人墓葬,尤其是帝王,從選址到造墓,都是極其講究的。為了能準確探測并一舉挖到墓室,除了經(jīng)驗外,更關(guān)鍵的還得靠工具。
盜墓利器盤點:
在盜墓工具中,最為出名的應(yīng)是“洛陽鏟”了。
在不少作品中,就描述盜墓者靠著“洛陽鏟”,不但準確地找到了墓葬的位置,還探明了墓葬的深度。因為,“洛陽鏟”可以挖得很深,而且會帶出下面的土。不過,若是見過這種工具,就不會覺得它有多稀奇,和農(nóng)村使用的那種筒鍬差不多,只是“洛陽鏟”的弧度要更大些。
為何“洛陽鏟”會被冠以地名,據(jù)說,該鏟子的第一個使用者,是一名洛陽城郊的村民李鴨子。他無意中見到有人用它挖洞,于是,受到了啟發(fā),請人做了一個,便于自己盜墓。后來,隨著盜墓形勢的發(fā)展,“洛陽鏟”被推廣開來,甚至,連如今的考古工作者都會用它。
這種鏟子整體很窄,縱斷面半圓開狀,鏟頭很是鋒利,不需要多大的勁就可利索挖斷樹根等物體。現(xiàn)在的“洛陽鏟”得到了改良,原本的木質(zhì)長柄改為鋼質(zhì),還分成幾截,甚至,還可根據(jù)深度調(diào)節(jié)柄長。
當然,除了“洛陽鏟”,還有一個探測工具鐵錐,知道的人不多。
但論效用,鐵錐可比洛陽鏟要實用很多。那么,鐵錐為何名聲不如洛陽鏟?因為使用鐵錐更需要盜墓者的經(jīng)驗配合。
而如何用鐵錐來盜墓,古人也有留下了記載《廣志繹·江北四省》:“盜者尚能以鐵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則發(fā)?!睆倪@段描述,就清楚盜墓者是將鐵錐打入地下數(shù)十米深,通過錐體帶出的泥土顏色和氣味,可以“嗅”出地下有無墓葬,以及它的年代、深度等。
都知道,古人的墓葬基本都很深,甚至,接近了地下水層,用這種方法探明簡單又高效,不過,多為有經(jīng)驗的盜墓者使用。他們只要確定古墓的大致位置后,就會在四周打幾個洞,從而基本確定古墓的大小、朝向以及深度。這么來看,盜墓真是個技術(shù)活。
然而,除了“洛陽鏟”和鐵錐,還有一個盜墓工具,那就是繩索了。
它非常的結(jié)實,是用三股以上的大麻皮擰結(jié)而成的??蓜e小瞧它,看著隨處可見,卻是盜墓的必備工具。
畢竟,墓葬那么深,繩索的作用不容忽視,其中不外乎三點:
一是、要靠繩索將人放下去再拽出來;
二是、用它將墓葬的土提出來;
三是、轉(zhuǎn)移墓葬物品。
盜墓這活,雖然看著很陰暗,但是,對于盜墓者而言,他們可一樣得費腦筋琢磨。而在中國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盜墓都集中于黃河流域一帶。所以,關(guān)中和洛陽一帶的墓葬,都催生著盜墓者如何更加便捷的盜墓。
比如:關(guān)中的墓葬,由于都是葬在黃土地上,相對來說難度不大。那時的盜墓者會開出方形的盜洞,順著兩側(cè)會挖出腳蹬,方便自己進出。再看看后來的一些盜洞,大多成了圓形的了。而這兩種技術(shù)孰高孰低,則是一目了然。
但不管進出洞的方式如何,都離不了繩索。《清稗類鈔·盜賊類》中就說了一個故事:
盜墓者挑選一些膽大之人,讓他們拿著火炬,坐在竹筐中,用長繩將他們放進古墓中。不過。盜墓界也有自己的規(guī)則,基本都是單干,就是為了防止他人萬一起了貪心,倒時將洞口一堵,白干不說還要搭上命。后來,在考古時,就常??梢姳I洞中有死人的殘骸。
說完繩索,再說說斧子。
也許有人不解,盜墓還得用這么個普通工具嗎?
古人棺槨中的寶貝更值錢,當年慈禧口中可是含了顆夜明珠的。對于盜墓者來說,斧子是不離身的。古時都是木葬,最好用的利器莫過于斧子了。只不過,在后來的作品中,更強調(diào)過程,而忽略了盜墓者的真正用意。
更何況,在后期的很多考古中,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少墓葬被破壞的相當嚴重,其中,就少不了斧子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長沙“土夫”?
簡單說,就是長沙的職業(yè)盜墓者。長沙一帶古墓不少,尤其戰(zhàn)國時期的楚墓較多。有專家研究得出結(jié)論:長沙一帶的盜墓者,原本是窯廠取土的窯工。在工作中,不時會挖得一些小古董,換得的錢比自己挖土要多得多,還沒有那么辛苦,于是,這些人就轉(zhuǎn)行做了盜墓者。
還有一種說法,是靠賣黃泥土為生,時間久了自然很清楚各種土質(zhì),而且在挖土的過程中,不時會挖到寶物。于是,在金錢誘惑下,很多人便干脆以盜墓為生。但不管哪種說法,有一點值得肯定,長沙這些“土夫”很是擅長通過對泥土的辨別,從而知道是什么年代的古墓。
比如:戰(zhàn)國陪葬多用青銅器,時間一久,青銅銹蝕,土質(zhì)自然發(fā)生了變化,所以,那時的封土多為青色膏泥。到了唐宋時期,就是“糯米泥”,明清則多用石灰??梢?,不同的材質(zhì)不但影響土質(zhì),還會有其特殊的氣味,這些都為盜墓者提供了“便利”。
最后,我們再來說說“鬼吹燈”。
以前的盜墓都是明火,若是氧氣含量不足自然熄滅了。盜墓者雖都是膽大之人,但心中還是發(fā)虛,于是,就有了“鬼吹燈”。
其實,用現(xiàn)在的理論很是容易理解,這種現(xiàn)象應(yīng)是真實可信的。試想,地下十米的深度,且封閉若干年,哪來那么多的氧氣呢?但放于古時,只會以為是墓主顯靈。不過,古人并非沒有智慧,若是點的燈突然滅了,他們就會知道此墓穴不可久待,于是,稱之為“保命燈”。
事實上,盜墓是一項即講技術(shù)又講效率的職業(yè),盜墓者的工具也遠遠不止上文所提及的這些。因為,盜墓者會根據(jù)墓葬的年代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及選用不同的工具,比如:魏晉以后多見磚質(zhì)墓室,而明清的墓頂都較厚。所以,盜墓者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及對這一行當?shù)闹v究,不斷改進他們的作業(yè)方式和工具,而現(xiàn)在的盜墓更是用上炸藥、鏟車及衛(wèi)星定位了。
當然,盜墓并非容易之事,一樣需要用辛苦和風險去交換,還得承受心理暗示所帶來的恐懼。雖然,中國古人沒有像古埃及法老那樣,處處都放著咒語,但是,僅僅一個“鬼吹燈”的說法,就已經(jīng)嚇跑了很多人。
參考資料:
【《盜墓筆記》、《洛陽鏟起源考》、《中國盜墓史》】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1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