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長崎縣西南方向,有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島。在日本的地圖上,他的名字叫做“端島”。而因為他的外形酷似軍艦,當?shù)厝擞纸兴败娕瀺u”。他面積有0.063平方公里,是一座很小的島嶼。
這座島嶼原本荒無人煙,也沒有什么人去住。直到1980年的時候,島嶼下面儲量豐富的海底煤礦被發(fā)現(xiàn),且煤礦質地屬于優(yōu)質的少煙型煤塊。于是這里就開始熱鬧了起來,三菱公司將其買了下來。
后1895年的時候,三菱公司為了開發(fā)海底的煤礦資源。他們在島上建立了一條長達200米左右的礦井,又在邊上建立了一個高高的防波堤壩,使得整個島嶼看起來就像是一艘戰(zhàn)艦,于是“軍艦島”這個名字,便是由此而來。但是這座島接下來的用途,就沒有他的名字這樣正氣凜然。
1916年的時候,三菱公司對外宣稱為了方便員工的通勤考慮,也為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他在島上建設了當時日本最大的鋼筋混凝土建筑“30號樓”。以及剩余十幾棟的9層高員工宿舍。
這些樓棟中的房間狹小,且衛(wèi)生間與廚房一層共用,顯得壓抑無比。附近為了掩蓋,他們甚至還修建了學校,和醫(yī)院等設施。但這些設施,從未對那些“工人們”開放過。
因為在二戰(zhàn)爆發(fā)之后,日本的勞動力出奇的短缺。為了快速將礦坑中的資源挖出來,日本的軍對強行在中韓緬等東南亞國家擄掠勞工。前往軍艦島上,挖礦勞作。其中甚至還有美國的戰(zhàn)俘等等,但很顯然。勞動力充足又離得近的中國,是日本軍隊最好的擄掠對象。
曾經(jīng)這個面積僅有0.063平米的小島上,人口峰值達到過6000人之多。人口密度是現(xiàn)在日本東京都市圈的9倍,成為了世界上最為擁擠的小島。而這些人,都是被日軍強行擄掠而來的。
本就擁擠狹小的房間內,每個房間都至少住著七八個人,晚上每個人的空間也都十分擁擠。而等到白天,勞工們每天都要深入海平面之下千米的礦坑中不間斷的勞作數(shù)十個小時,但飲食卻只是大量豆渣混合的糙米飯。
又因為這是個小島,四面環(huán)海,且還都被水泥墻給包圍,與世隔絕。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持槍軍警在旁守衛(wèi),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海上監(jiān)獄。也因此,這里又被稱作為“地獄島”。沒有人可以從地獄中逃脫,他們也沒辦法逃脫。
直到二戰(zhàn)結束后,日軍無條件投降。中朝勞工才陸續(xù)得以離島,但已經(jīng)有將近1300余名勞工,永遠的留在了這塊小島之上。而在戰(zhàn)爭結束之后,無數(shù)的幸存勞工和他的親屬們就開始了向日本政府索賠的道路,
他們不停地在日本發(fā)起有關的法律訴訟,但均已失敗高中。無數(shù)次談判,無數(shù)次的聲明,三菱集團包括日本政府均都對此事件避而不談。直到我們中國開始強大了起來,中國內地開始展露出了自己海量的市場。
為了占據(jù)中國的市場份額,在2016年的6月1日。三菱集團終于決定鞠躬道歉,并承諾設立特別賠償基金會,向當初3765名當初的勞工,以及其家屬進行平均160萬日元的經(jīng)濟補償。
但已經(jīng)七十年過去了,這筆七十年前的血債,至今償還的意義。也許就是基于當初那些人的家屬一絲絲安慰吧。因為目前,仍然在世的當年受害的中國勞工,只剩下了百余人。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1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