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趣事你聽過幾個 刷新了我對他的認知
History歷史
2023-09-21 11:56:11
1
,徐霞客(1587年-1641年)
,名弘祖
,字振之,號霞客
,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
,他死后3年崇禎上吊明朝滅亡
,曾祖父是徐經(jīng)
。他家是大地主,他常年在外面游歷
,然后讓他弟弟在家打理家產(chǎn)
,他自己隔個半年一年回家拿一次錢。
2
,徐霞客曾祖徐洽分家時曾得田12597畝
,是江陰有名富戶,家里田產(chǎn)南到北可以走五十里遠
,秋糧收了都可以爛地里
。至祖父徐衍芳,家道已經(jīng)中落
,后來徐父與徐母同心協(xié)力
,自辟東郊曠土,使得家庭經(jīng)濟更加興旺
。想想也是
,在古代,要不是有點家業(yè)的人
,哪里有這個資本不務(wù)正業(yè)
,而到處游山玩水?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上У胶竺嫠募易暹€是破敗了
。

3,崇禎十年(1637)秋
,徐霞客在廣西游歷
,他無權(quán)免費使用公家的驛傳系統(tǒng)。但是
,憑著地方官贈送的馬牌(使用驛傳的證明信)
,徐霞客卻支使村民為他和仆人抬轎趕路。主仆加上行李
,動輒要用七八個夫役
。村里人手不夠時,還用“二婦人代輿”——讓婦女為他抬轎
。此外還要供他吃喝
,有魚有肉
,“煮蛋獻漿”。
4
,崇禎十年秋,徐霞客驅(qū)趕著夫役整天趕路
,傍晚時分看到了下一站的村子
,眾夫役開始逃散,他趕緊抓住一個捆上
,牽著進了村
。村中男子已逃遁入山,徐霞客便領(lǐng)著仆人挨家挨戶搜
,搜出兩位婦女
,命令她們?nèi)フ胰税嵝欣钭鲲垺1焕Φ娜速|(zhì)和他的同伴們也大呼大叫
,讓村里人接班
。過一會,負責驛傳事務(wù)的老人來了
,徐霞客說:老人怕我拿鞭子抽他的子孫
,不得不來。這老人的兒子是個瘸子
。 吃過飯
,徐霞客睡了老人和婦人為他鋪好的床,還喝令他們快去找抬轎子扛行李的夫役
,然后才躺下
。
5,徐霞客出游有自家僮仆跟隨
,負責飲食起居
,另有長隨挑夫,負責粗重活計
,由于生活太過艱苦
,偶爾挑夫會逃跑,一般就地取材
,雇傭當?shù)厝恕?/p>
6
,崇禎十年(1637年)二月,徐霞客
、靜聞及兩個仆人一行在去云南的路上遭遇盜賊搶劫
,行囊被劫焚一空,徐霞客為了了卻西游夙愿
,決定就地借資
,最后以家中田租做抵押
,借了二十金,繼續(xù)西行
。
7
,有次在云南騰沖的一次爬山歷險中,徐霞客把身上僅有的三十文米錢丟到懸崖下了
,于是下山后
,一個人赤條精光躺在被子里,將夾衣
、襪子
、裙子懸掛在寓所外面,希望能以其中的一件換取盤纏
。過了一會兒
,果然有人買了他的裙子。
8
,徐霞客與錢謙益
、黃道周等東林名家也有唱和往來,東林領(lǐng)袖錢謙益更為他做《徐霞客傳》
,而且他的身體底子好
,常常可以忍饑挨餓七八天
,困了就睡在山林洞穴里餓了摘幾只野果
,渴了自有山泉水。
9
,徐霞客晚年在云南時想北上進藏瞧瞧
,可麗江木土司拒絕霞客深入西北邊境,但卻對徐霞客的到來表示出極大熱情
,可謂三日一小宴
,五日一大宴,八十品大菜都上了
,又送了霞客若干金銀禮物
,使霞客受寵若驚,不便再提其他要求
。
10
,當徐霞客重病于雞足山(他曾按朋友要求把其骨灰?guī)u足山)不能行走之際,木土司派出八個納西漢子
,用滑竿抬著霞客
,歷時五個月,行程四千里,生生把徐霞客抬回江陰老家
,以至于霞客臨終之際
,深感木公大德,吩咐兒子將其墳墓朝向西南方
,以遙望遠在西南的摯友木增土司
。
關(guān)于徐霞客的資料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漢族
,名弘祖
,字振之,號霞客
,江蘇江陰人。明朝末期地理學家
、探險家
,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jīng)3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
,只剩下60多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tǒng)觀察自然
、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tǒng)考察祖國地貌地質(zhì)的地理名著
,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游巨篇
,還是文字優(yōu)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nèi)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近年
,視徐霞客為游圣,步徐霞客足跡
,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游界的嶄新時尚
。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
,幼年好學
,博覽群書,尤鐘情于地經(jīng)圖志
。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游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
。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游準備階段
。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chǎn)
,并憑興趣游覽太湖、泰山等地
,沒有留下游記
。
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
,游覽了浙
、閩
、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臺
、華山
、恒山諸名山。但游記僅寫了一卷
,約占全書的十分之一
。
第三階段為51歲(1636)至54歲(1639)為紀游后段,歷時4年
,游覽了浙江
、江蘇、湖廣
、云貴等江南大山巨川
,寫下了9卷游記。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6個省
、市
、自治區(qū)。他不畏艱險
,曾三次遇盜
,數(shù)次絕糧,仍勇往直前
,嚴謹?shù)赜浵铝擞^察的結(jié)果
。直至進入云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
,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
,基本完成了240多萬字的《徐霞客游記》。55歲(1640)云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
。56歲(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
。遺作經(jīng)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
。
千古奇人徐霞客
“曾有霞仙居北坨
, 依然虹影臥南旸(yáng)?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在江蘇省江陰縣城南四十里
,有個村莊名叫南陽岐,村南有座古老的石橋
。這副對聯(lián)就是刻在橋椽上的
。對聯(lián)的意思是說曾經(jīng)有位霞仙居住在石橋的北邊,如今霞仙雖然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就象彩虹一樣
,永遠飄在南陽岐的上空
。這里的霞仙指的就是徐霞客。人們?yōu)槭裁催@樣稱頌他呢
?這要從徐霞客的經(jīng)歷講起
。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
,霞客是他的號
。他出生在江蘇江陰一個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讀書人
,稱得上是書香門第
。他的父親徐有勉一生不愿為官,也不愿同權(quán)勢交往
,喜歡到處游覽欣賞山水景觀
。徐霞客幼年受父親影響,喜愛讀歷史
、地理和探險、游記之類的書籍
。這些書籍使他從小就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十五歲那年
,他應過一回童子試
,沒有考取。父親見兒子無意功名
,也不再勉強
,就鼓勵他博覽群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萬卷樓來藏書
,這給徐霞客博覽群書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他讀書非常認真
,凡是讀過的內(nèi)容
,別人問起,他都能記得
。家里的藏書還不能滿足他的需要
,他還到處搜集沒有見到過的書籍。他只要看到好書
,即使沒帶錢
,也要脫掉身上的衣服去換書。十九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
。他很想外出去尋訪名山大川
,但是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父母在,不遠游”
,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
,所以沒有準備馬上出游。他的母親是個讀書識字
、明白事理的女人
,她鼓勵兒子說:
“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
。你出外游歷去吧
!到天地間去舒展胸懷,廣增見識
。怎么能因為我在
,就象籬笆里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
,留在家園
,無所作為呢?”徐霞客聽了這番話
,非常激動
,決心去遠游。臨行前
,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游冠
,肩挑簡單的行李,就離開了家鄉(xiāng)
。這一年
,他二十二歲。從此
,直到五十六歲逝世
,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徐霞客在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
,先后游歷了江蘇
、安徽、浙江
、山東
、河北、河南
、山西
、陜西
、福建、江西
、湖北
、湖南、廣東
、廣西
、貴州、云南等十六個省
。東到浙江的普陀山
,西到云南的騰沖,南到廣西南寧一帶
,北至河北薊縣的盤山
,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
,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
,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
,還經(jīng)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
。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xiāng)僻壤
,或是人跡罕見的邊疆地區(qū)
。他不避風雨,不怕虎狼
,與長風為伍,與云霧為伴
,以野果充饑
,以清泉解渴。他幾次遇到生命危險
,出生入死
,嘗盡了旅途的艱辛。
徐霞客二十八歲那年
,來到溫州攀登雁蕩山
。他想起古書上說的雁蕩山頂有個大湖,就決定爬到山頂去看看
。當他艱難地爬到山頂時
,只見山脊筆直,簡直無處下腳
,怎么能有湖呢
?可是
,徐霞客仍不肯罷休,繼續(xù)前行到一個大懸崖
,路沒有了
。他仔細觀察懸崖,發(fā)現(xiàn)下面有個小小的平臺
,就用一條長長的布帶子系在懸崖頂上的一塊巖石上
,然后抓住布帶子懸空而下,到了小平臺上才發(fā)現(xiàn)下面斗深百丈
,無法下去
。他只好抓住布帶,腳蹬懸崖
,吃力地往上爬
,準備爬回崖頂。爬著爬著
,帶子斷了
,幸好他機敏地抓住了一塊突出的巖石,不然就會掉下深淵
,粉身碎骨
。徐霞客把斷了的帶子結(jié)起來,又費力地向上攀援
,終于爬上了崖頂
。還有一次,他去黃山考察
,途中遇到大雪
。當?shù)厝烁嬖V他有些地方積雪有齊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
,無法上去
。徐霞客沒有被嚇住,他拄了一根鐵杖探路
,上到半山腰
,山勢越來越陡。山坡背陰的地方最難攀登
,路上結(jié)成堅冰
,又陡又滑,腳踩上去
,就滑下來
。徐霞客就用鐵杖在冰上鑿坑。腳踩著坑一步一步地緩慢攀登
,終于爬了上去
。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驚奇
,因為他們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經(jīng)好幾個月了。他還走過福建武夷山的三條險徑:大王峰的百丈危梯
,白云巖的千仞絕壁和接筍峰的“雞胸”
、“龍脊”
。在他登上大王峰時
,已是日頭將落,下山尋路不得
,他就用手抓住攀懸的荊棘
,“亂墜而下”
。他在中岳嵩山,從太室絕頂上也是順著山峽往下懸溜下來的
。徐霞客驚人的游跡
,的確可以說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
,無論多么疲勞
,無論在什么地方住宿,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獲記錄下來
。他寫下的游記有二百四十多萬字
,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來的經(jīng)過后人整理成書
,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記》
。這部書四十多萬字,是把科學和文學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書”
。
徐霞客的游歷
,并不是單純?yōu)榱藢て嬖L勝,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尋找大自然的規(guī)律
。如他對福建建溪和寧洋溪水流的考察,就是一例
。黎嶺和馬嶺分別為建溪和寧洋溪的發(fā)源地
,兩座嶺的高度大致相等
,可是兩條溪水入海的流程相差很大
,建溪長,而寧洋溪短
。徐霞客經(jīng)過考察
,找出寧洋溪的水流比建溪快的結(jié)論?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俺逃葎t流愈急”
,也就是說路程越短
,水流越急。這個地理學上的著名結(jié)論
,就是由徐霞客通過實地考察得出來的
。他在山脈、水道
、地質(zhì)和地貌等方面的調(diào)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
他對許多河流的水道源進行了探索,象廣西的左右江
,湘江支流蕭
、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盤江以及長江等等
,其中以長江最為深入
。浩蕩的長江流經(jīng)大半個中國,它的發(fā)源地在哪兒
,很長時間都是個謎
。戰(zhàn)國時期的一部地理書《禹貢》,書中有“岷江導江”的說法
,后來的書都沿用這一說
。徐霞客對此產(chǎn)生了懷疑。他帶著這個疑問“北歷三秦
,南極五嶺
,西出石門金沙”,查出金沙江發(fā)源于昆侖山南麓
,比岷江長一千多里
,于是斷定金沙江才是長江上源。由于當時條件的限制
,徐霞客沒能找到長江的真正源頭
。但他為尋找長江源頭,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在他以后很長時間內(nèi)也沒有人找到
。直到1978年,國家派出考察隊才確認長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
徐霞客還是世界上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qū)
。我國西南地區(qū)石灰?guī)r分布很廣泛。徐霞客在湖南
、廣西
、貴州和云南作了詳細的考察,對各地不同的石灰?guī)r地貌作了詳細的描述
、記載和研究
。他還考察了一百多個石灰?guī)r洞
。在湘南九嶷山,他聽說有個飛龍巖
,就請當?shù)氐暮蜕忻髯谝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帶著火炬去考察。飛龍巖是個巨大的洞穴
,曲曲折折
,洞里有洞,洞內(nèi)又是坑又是水
,很難行走
。徐霞客全不顧及,一直深入進去
,他的鞋跑掉了也不在乎
。明宗幾次勸他回去,他都不聽
。直到火炬快燒完了
,他才戀戀不舍地往回走。他沒有任何儀器
,全憑目測步量
,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學。如對桂林七星巖十五個洞口的記載
,同今天我們的地理研究人員的實地勘測
,結(jié)果大體相符。徐霞客去世后的一百多年
,歐洲人才開始考察石灰?guī)r地貌
,徐霞客稱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guī)r地貌學者。
徐霞客在地理科學上的貢獻很多
。除上述所說
,他對火山、溫泉等地熱現(xiàn)象也都有考察研究
,對氣候的變化
,對植物因地勢高度不同而變化等自然現(xiàn)象,都作了認真的描述和考察
。此外
,他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
、交通的狀況
,對各地的名勝古跡演變和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
,也都有生動的描述和記載
。他的這部奇書
,在文學上的價值也很高,篇篇都可以說是優(yōu)美的散文
。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636年
,那時他已五十一歲了。這次他主要游歷了我國的西南地區(qū)
,一直到達中緬交界的騰越(今云南騰沖)
,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鄉(xiāng)。他回鄉(xiāng)不久就病倒了
。他在病中還翻看自己收集的巖石標本
。臨死前,他手里還緊緊的握著考察中帶回的兩塊石頭
。
徐霞客熱愛祖國
作文 學習徐霞客
路茫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徐霞客,一個風餐露宿的詩人
,一位不斷求索的勇士
。他用一生來追尋祖國的偉大與神秘,他用實際來證明人類的不懈與頑強
。一個人走遍千山萬水
,歷經(jīng)千難萬險,最終著成了不朽的著作《徐霞客游記》
,我想他是一名真正的俠客
,他雖然沒有飛檐走壁的本事,但是他有壯士斷臂的勇氣
,他沒有高達如牛的體制
,他有中華兒女鐵鑄的意志。
知道徐霞客是很小的時候
,那時候有個夢想就是游玩
。徐霞客是我的榜樣,他讓我明白一個道理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1586年,徐霞客出生于江蘇省江陰縣一個風景秀麗的村莊
。他從小就愛看記載天文地理
、名山大川的書籍。22歲那年
,他告別家人
,外出游覽祖國山水,探索自然奧秘。他的足跡遍布我國華北
、華東
、華南和西南,尤其是他晚年到大西南的探索
,更富有冒險性
。 1637年正月,徐霞客到了湖南衡陽
,在準備游覽湖南茶陵麻葉洞時
,當?shù)乩习傩崭嬖V他:“麻葉洞里有神龍虎怪,從來沒人敢進去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毙煜伎吐牭竭@個情況,不但沒有被嚇住
,反而非常高興
,他向來喜歡搜尋奇險美景,于是決定做麻葉洞的第一個探索者
。徐霞客想找個向?qū)?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卻沒人敢冒險。人們勸他:“實話告訴你
,洞里確有神龍虎怪
,沒有法術(shù)萬萬進不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毙煜伎蜎]有理睬這套迷信說法
,他出高價找到一個向?qū)В墒钦敎蕚溥M洞的時候
,向?qū)犝f徐霞客是個讀書人
,并不懂法術(shù)。嚇得他連聲說:“好家伙
!我還以為你是法師
,才敢給你領(lǐng)路,你既不是法師
,我這條命可賠不起……”說罷
,轉(zhuǎn)身就走了。 徐霞客要進麻葉洞的消息傳出
,轟動了周圍的鄉(xiāng)親
,短時間里砍柴的拿著鐮刀,種田的拿著鋤耙
,燒飯的停下煙火
,織布的停住機梭,甚至連十幾歲牧童也十分好奇地趕來,密密麻麻地把洞口包圍起來
。當徐霞客準備下洞時
,圍觀的人群一下子沸騰起來了,有人說:“洞中有神龍
。”有人說:“洞中有精怪
,不會法術(shù)的人是不能降服這些東西的
。”眾人你一言
,我一語
,探頭下望,沒有一個人不為徐霞客擔心
。然而徐霞客卻毫不畏懼
。他從容地脫下衣服,拿著火把下洞進行探察
。在洞中
,他不僅沒有遇到人們傳說的各種神龍精怪,反而親身感受了“石幻異形
,膚理頓換
,片竅俱靈”的另一番大千世界。 這時候
,村里的許多老百姓都圍在洞口
,想看看妖魔怎樣把這個不怕死的人吃掉。徐霞客走進洞中
,仔細查看了洞穴的結(jié)構(gòu)
,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幺妖魔鬼怪。當他安全地走出洞口的時候
,火把也燒完了
。那些圍在洞口的老百姓都驚喜地說:“我們見你好久沒出來,還以為是被妖怪吃掉了呢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當徐霞客考察完畢回到洞口時,充滿著疑慮
、焦急地守候在洞口的近百人一下子將他圍了起來
,他們的疑惑和擔心煙消云散,無不對徐霞客的驚人之舉投以敬佩的目光
。 徐霞客告訴老百姓
,洞里沒有妖魔,而是各種各樣的石灰?guī)r地形,有石鐘乳
、石筍
、石柱等。南方氣候潮濕
,石灰?guī)r接觸或滲進了含有二氧化碳的水
,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引起石灰?guī)r溶解
。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
,石灰?guī)r被塑造成千姿百態(tài)的峰林、洞穴
、洼地等
。地理學上對此有個統(tǒng)一名稱,叫喀斯特地貌(舊稱巖溶地貌)
。當?shù)乩习傩湛吹竭@千姿百態(tài)的地形變化
,還以為有什幺妖魔法術(shù)。徐霞客以親身的實踐和科學的道理
,解開了當?shù)厝诵闹械囊蓤F
。 徐霞客對我國西南地區(qū)石灰?guī)r地貌的考察和研究,是他在地理學上的最大貢獻
。他的研究成果——《徐霞客游記》
,至今是我國17世紀地理學上最卓越的成就。他比歐洲最早描述和考察石灰?guī)r地貌的愛士培爾要早150年
,比歐洲最早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系統(tǒng)分類的羅曼要早200多年
。因此,徐霞客被今天的地理學家一致公認為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研究巖溶地貌的偉大先驅(q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