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二虎
(北京元大都城墻遺址公園內(nèi)皇帝的象輦雕塑)
一、忽必烈兩都巡幸
游牧民族有四時逐草木的習(xí)俗,“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
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確立了兩京制度,也就是上都(今內(nèi)蒙古錫林浩特盟正藍(lán)旗)、大都(今北京),歲時巡幸,往返于兩都。
一般情況下,每年的二三月,忽必烈從大都出發(fā)赴上都;八九月自上都返回大都,歲歲如此,形成規(guī)律。往返之間,大抵有三條路線:其一,沿桑干河向西北,經(jīng)蕁麻嶺北上,亦稱孛老路;一條是古北口路;一條是專供狩獵、持詔使者專用的“輦道”,其途“水草茂美,牧畜尤便”,路途經(jīng)甕山、黑谷、色澤嶺等。
(右為馬可·波羅)
由于每年都是兩都巡幸,所以朝廷官員又有扈從與留守之別,通常情況下,中書省、樞密使、御史臺等重要官員僚屬扈從,也會留一兩個重臣留守。比如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左丞相史天澤等人扈從上都,左丞廉希憲等人留守大都。一些文史專家認(rèn)為扈從上都的中書省與御史臺官員并不是主持相關(guān)政務(wù)的,也被稱為“上都分省”、“上都分臺”,然而實際上扈從忽必烈到上都的才是相關(guān)部門重要官員,隨時幫忽必烈處理與商議軍國大事,是權(quán)力核心。
兩都巡幸,還有一定的迎送儀式,每年春季忽必烈要離開大都赴上都前夕,會在瓊?cè)A島萬歲山廣寒殿大宴文武百官,安排樞密院、中書省、御史臺留守人員;秋天,忽必烈自上都返回大都前,大都留守官員會按忽必烈返回的路線,到居庸關(guān)北口或龍虎臺迎候。
二、 馬可·波羅筆下的象輿
四時狩獵,春蒐秋狝,是蒙古人舊俗。
忽必烈春獵一般都是正月出發(fā),大約一個月左右,開始都在大都近郊一帶,后來多數(shù)到離大都不是很遠(yuǎn)的柳林。有關(guān)柳林的方位一直沒有定論,有說在大都西南,有說在大都東南,具體是今天什么地方很難確定。馬可波羅說:“往南走兩天,留在距大洋海很近的地方”是柳林,并且形象地描述了忽必烈乘象輿打獵的場景:
大可汗常常坐在一個美麗的木頭寢室中,四只象抬著室走。室中用錘金制成的布匹鑲里,外面蓋著獅子皮。當(dāng)打鳥時,因為他有痛風(fēng)病,所以他常常留在室中。大可汗在室中常常養(yǎng)著十二只好的鷹。里面也有許多貴官和婦女來引他快樂,和他作伴。
如有騎馬在他左右的貴官大聲喊:“陛下,有鶴飛過來了?!?/p>
他聽到后,即揭開寢室的遮蓋物,來看鶴。他叫把所有的大鷹拿來放出。這些鷹最后和鶴爭斗,常常的把他們捉住。大可汗在床上看見這種景致,覺得非??鞓泛蜌g愉。
這馬可波羅寫得十分生動,這其中“木頭寢室”,由“四只象抬著室走”是什么?是忽必烈出行的“象輿”。
那么,何為象輿?
忽必烈征服緬國(緬甸)、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交趾(今越南北部)、真臘(今柬埔寨)等南方小國后,他們進(jìn)貢了經(jīng)過人工馴服的大象連同馴獸師,忽必烈十分稀罕這些龐然大物,這些大象平時都是圈養(yǎng)在大都皇城北面“育于析津坊海子之陽”有專人伺養(yǎng)。
三、象輿是什么?
由于忽必烈有足疾又過于肥胖,不便騎馬,就專用設(shè)計了用大象駝著的“寢室”,透過史料零星記載,這象輿實際上是架在四頭大象背上的大木轎子,仿如木樓,轎上插有旌旗和傘蓋,里面襯著金絲坐墊,也就是“五采裝明金木蓮花座”,內(nèi)部設(shè)置很齊全,每頭大象都有一名馭手。
忽必烈出行,都由擅長馭象的蕃官騎在一只象上,導(dǎo)引象輿前行。象輿前面還有前峰樹皂纛,后峰扎小旗,五色瓘玉,毛結(jié)纓珞的駱駝前導(dǎo),一人鳴駝鼓于駝背上,一則威震遠(yuǎn)邇,營造寵大壯觀的氣勢,替皇帝開道,二則替忽必烈象輿在前面探路,以保證象輿安全順利通行。
這象輿是忽必烈出行的“座駕”,不僅出行打獵乘象輿,就是親征東道諸王乃顏叛亂也是乘的象輿。
元代詩人張昱《輦下曲》贊曰:“當(dāng)年大駕幸灤京,象背前馱幄殿行”;楊允孚亦有詩曰:“納寶盤營象輦來,畫簾氈暖九重開”。
(忽必烈與 馬可·波羅 )
乘坐象輿,歲時往來于兩都之間,包括親征與狩獵,看來是忽必烈的首創(chuàng),極具蒙古帝國皇帝的威儀。相對而言,這象輿比較平穩(wěn),又能坐臥,居高臨下觀光,但也不是絕對安全,吏部尚書劉好禮就建議說:“象力最巨,上往還兩都,乘輿象駕,萬一有變,從者雖多,力何能及?!?/p>
劉好禮所言,確令忽必烈乘象輿發(fā)生過兩次“意外”:一次是忽必烈行獵歸來,大象被伶人蒙彩毳扮獅子舞所驚嚇,不由狂奔不止,危機(jī)時刻,忽必烈宿衛(wèi)賀勝奮不顧身地跳到大象前面擋住去路,其他侍衛(wèi)迅速割斷靷索,令受驚大象跑開,才保住忽必烈的安全;還有一次是忽必烈親征東道諸王乃顏叛亂,忽必烈坐在象輿上指揮,這象輿十分高大顯眼,成了乃顏叛軍的靶子,集中箭矢射向象輿,手下侍衛(wèi)連忙把象輿趕到一個小山丘上,接忽必烈下了象輿,換乘馬匹,轉(zhuǎn)危為安。
看來,忽必烈是歷史上帝王中“座騎”最牛的一個。
(象輦雕塑)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5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