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將,指漢末三國時期,跟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將軍。分別為關羽 、 張飛 、馬超 、黃忠、趙云。陳壽最早作《三國志》時,將五人并列合為一傳,但還并未提出五虎上將的概念,而后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將,并在文學作品、歷史書籍、個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記錄,在民間更是以藝術的形式被廣為流傳。
劉備建立蜀漢,五虎上將各自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關羽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劉備稱漢中王后,關羽率軍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一度想遷都以避其銳。
馬超有很高威望,尤其得羌、胡之心。馬超率軍參與合圍成都時,使得成都城內十分惶恐,加速了劉璋的投降。漢中之戰(zhàn)時。馬超與張飛屯下辯,氐族雷定七部有一萬人馬來響應馬超。增加了劉備爭奪漢中的軍事力量。
張飛與趙云駐守荊州時,截住東歸的孫夫人,搶回劉禪。劉備奔波半生,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后來的兩個兒子是入川之后與吳夫人所生),作為劉備的繼承人,非常受到重視,早在長坂坡敗逃時,趙云就曾冒死將其救出。張飛、趙云入川時,一率軍往北平定巴西郡,一率軍往南平定江陽、犍為郡, 將成都周圍各郡縣全部占領,最后完成合圍成都。而后張飛于瓦口關大破張合,平息了長久以來巴西的禍亂, 趙云于漢水大破曹軍,扭轉了漢中僵持不下的戰(zhàn)局。
黃忠在隨劉備入川作戰(zhàn)時,常常先登破敵,漢中之戰(zhàn)時,一舉將夏侯淵斬殺。夏侯淵是曹操留在鎮(zhèn)守漢中的主帥,他的死使得曹魏在漢中的守軍一時間群龍無首。
劉備、諸葛亮死后,姜維北伐時,蜀之能征善戰(zhàn)的五虎將等大將都已亡故,無人可用,只能讓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鋒。
那么,后主劉禪為什么不重用五虎上將后人呢?
其一,五虎大將后裔養(yǎng)尊處優(yōu),往往沒成大器。關羽的后代大多死于龐德兒子龐會的刀下,關興死的早;張飛的兒子張苞也死得早,根本沒有小說中叱咤風云的歷程。黃忠馬超本就是投降的,至于趙云,根本沒有進入劉備階層的核心領導圈,他的兒子享受到重用也不太可能。
其二,劉禪早期諸葛亮主持大局,諸葛亮當年和關羽張飛爭寵,關羽張飛很不高興,新三國對此有諸多描繪。三國志也說:當諸葛亮和劉備關系好的時候,關羽張飛等不悅。劉備說我有了諸葛亮,就像魚兒有了水,這樣關羽張飛才不說什么。小說里對關羽張飛在諸葛亮用兵的時候,處處掣肘,人都是有私心的,諸葛亮自然也不例外。
其三,五虎大將的后代沒有歷練,那個時候在前線沖鋒陷陣的往往是大將魏延,蜀漢兵力衰微,連年征戰(zhàn),只有劉備留給諸葛亮的這些將領才讓他放心。至于五虎上將的后人缺乏實戰(zhàn)經驗,又沒有像樣的本領,因此窩在家里很難受到重用。
其四,關羽的兒子關平是帶在身邊的,從資料上來看,張飛娶妻較晚,而且是強搶民女,搶的是夏侯淵的侄女;馬超連年征戰(zhàn),大敗曹操,家眷也被曹操殺了不少,另外馬超投靠張魯的時候,也被張魯殺掉;黃忠的兒子死的早,除此沒有別的。趙云的兒子趙廣趙統(tǒng)也沒有太好的本領。
其五,常年征戰(zhàn),蜀漢本來就沒有什么根據地,荊州是劉備在赤壁之戰(zhàn)后靠著孫權的蔭庇才留下的,俗話說的劉備借荊州有去無還就是這個意思,至于益州那是奪取劉璋的地盤而已。沒有立錐之地,自然沒有時間去教育自己的子孫,蜀漢有的是大儒,但那時荊州本土勢力,比如譙周。
其六,劉備自己就學問不高,史書上說劉備不喜歡讀書,好美食衣服,做些聲色犬馬的事情。主將如此,大臣自然也不例外。這和曹操喜歡讀書,孫權勸呂蒙讀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可見劉禪不用五虎上將的后代做大將,主要是這些名將的后裔雖然是官二代但大多不成器,當時蜀漢外有曹魏孫吳這樣的敵國虎視眈眈,內政上黃皓的太監(jiān)說些不著調的話,也讓劉禪騎虎難下。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7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