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公元755年,范陽、河東、盧龍三軍鎮(zhèn)的節(jié)度使安祿山以討逆之名起兵反叛,叛軍勢如破竹,直逼長安。開元盛世的打造者,在這個時候卻用人不當,先后罷免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逼迫老將哥舒翰出潼關迎敵,致使慘敗,全軍覆沒,哥舒翰被俘,叛軍殺向長安。唐玄宗在軍士的保護之下向西逃去,在馬嵬坡處軍士嘩變逼死楊貴妃,隨后太子李亨北上朔方,玄宗逃往蜀中避難。不久李亨在朔方即位,組織軍隊,展開了對叛軍的反攻。而在這期間,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那就是永王李璘被玄宗任命為山南、 江西、 嶺南、黔中等多地節(jié)度使,隨后李璘反叛,被唐肅宗平定。這場叛亂看似并沒在安史之亂之中激起多大的浪潮,但是其背后所蘊含的卻是唐王朝帝國最高權力的爭奪,也就是唐玄宗與唐肅宗的爭奪。
一、馬嵬坡之變——唐肅宗李亨新的人生的開啟1.馬嵬坡之變,玄宗的一蹶不振
馬嵬坡之變,應該是玄宗和太子李亨第一次的意見不和大轉折,從這里開始,李亨不再受到其父親的影響。馬嵬坡之上,護送玄宗以及其后妃的軍士嘩變,并非是偶然的,這是一場有計劃的嘩變,其中謀劃人就包括李亨、陳玄禮等人,在這個時候李亨就已經(jīng)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機會還不成熟。尤其是當時護送玄宗的軍隊一部分由李亨掌握,而另一部分則在陳玄禮手中。
唐玄宗
因此雖然在殺死楊國忠,逼死楊貴妃之后,李亨有殺玄宗或者軟禁玄宗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由于當時局勢的混亂以及陳玄禮對玄宗的保護,李亨并不敢下手。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時局勢非常混亂,陳玄禮的軍士數(shù)量和李亨的基本一樣,在陳玄禮不支持李亨的情況之下,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玄宗對逼死楊貴妃已然心生不滿,因此李亨在一同前往蜀地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了,這也是李亨選擇北上朔方的重要原因。
楊貴妃
另一方面則是玄宗本人面對安祿山反叛的心力憔悴已經(jīng)心神恍惚;在馬嵬坡之下,有看著自己心愛的妃子被殺,傷心欲絕。因此,面對李亨的想法沒有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給了李亨北逃的機會,等到玄宗清醒過來,已經(jīng)為時晚矣。面對到達朔方,大勢已成的李亨,玄宗也有心無力。
2.朔方集兵,李亨即位
而李亨在手下的護送之下一路北上,坎坎坷坷的終于到了朔方靈武城。由于朔方離安祿山叛亂之地較遠,兵力保存較為完整,而且當時玄宗西逃入蜀,已經(jīng)引起了很多將領的不滿,當?shù)弥詈鄟淼搅遂`武,很快便有很多將領率兵集結于朔方,響應了李亨的號召。而在蜀地的玄宗,面對這種情況,也只得默認了李亨的掌兵之權。
唐肅宗李亨
但是令玄宗沒有想到的是,在太子李亨本人的默許之下,被朔方的眾多將領推舉登基為帝。對于李亨的登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的,首先李亨早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時機一直不成熟,等到來到朔方,玄宗的影響力下降,給了李亨登基的機會;而另一方面就是玄宗的西逃行為引起了眾多將領的不滿,尤其是郭子儀、李光弼等被罷免的將領,他們成為了李亨登基的最大推手。
郭子儀
面對李亨登基,遠在蜀地玄宗,心中定然百感交集,卻也無能為力,這個時候的玄宗除了保有其命運上的地位以外,根本沒有自己實際掌控的軍隊。但是面對權力的誘惑,玄宗也不肯輕易的低下頭,于是遠在蜀地的玄宗,將本應不該卷入這場政治斗爭中的李璘拉了進來,最終使得李璘成為了玄宗和李亨權力爭奪之中的犧牲者。
二、永王李璘——享樂的貴公子的窮途末路1.貴公子生活之下的安逸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李璘這個逍遙王爺,李璘是唐玄宗的十六子,由于李璘的母親在其幼時便去世了,因此唐玄宗對這個小兒子非常喜歡,親自將其撫養(yǎng)長大。在其四歲的時候就被封為永王,可見唐玄宗對其的喜愛,而且早早就將其派往封地,讓其遠離皇城之中危機四伏的政治斗爭。而且還將李璘封往富庶的江南之地,為的就是讓其做一個安穩(wěn)王爺,遠離政治斗爭,但是安史之亂的爆發(fā),使這一切都變?yōu)樘摕o。
安祿山
玄宗與肅宗政治權力斗爭,最終的苦果由這個不諳朝政的永王李璘承擔了。為什么玄宗會選中了李璘來做他政治斗爭的工具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李璘和李亨的關系,李亨是玄宗的第三子,當時雖然是玄宗在照顧李璘,但很多時候都是李亨在照顧李璘,因此二人關系親密。唐玄宗理所當然的認為,即便最后李璘失敗,李亨看在兩人的情誼上,李璘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李璘影視形象
而另一方面則是李璘所在的江南地區(qū),人口眾多,經(jīng)濟富庶,自安史之亂以來,都沒有受到戰(zhàn)火的影響。因此在募兵之上,軍需儲備上都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在玄宗的授意之下,李璘不僅僅是荊州大都督,還擔任上了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jié)度使。對于玄宗來說,李璘成了,就意味著帝國的權力回到了自己手中;失敗了,背鍋之人也是李璘,而且按照玄宗的預測,也不會對李璘造成太大威脅。
2.來自父親莫名其妙信任之下的膨脹
對于李璘這種胸無大志,過慣了富貴生活的王爺來說,突然到手的權力,就使得他有點不知所措了。在玄宗任命李璘為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jié)度使之前,李璘擔任荊州大都督,這個職位雖然權力很大,但是對于李璘來說,卻沒什么用。因為他只是名義上的統(tǒng)領者,大權依舊不在其手中,他只不過是一個顯赫的皇室貴族罷了。
動員軍隊
但是等到李璘被任命為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jié)度使,大都督,情況就發(fā)生變化了。權力使人膨脹,這句話一點沒錯,突然之間擁有了多地軍政大權的李璘,一時間被權力的狂熱沖昏了頭腦。李璘已經(jīng)狂妄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和李亨抗衡,于是開始招募軍士,建立軍隊,甚至開始建立自己的政府。唐玄宗作為李璘地位的直接推動者,面對李璘這種反叛行為,應該及時阻止,但是玄宗卻選擇了默許。
而當時李亨看到這種情況,其實也明白這一切的主導者和推動人,其實不是李璘,也不是李璘身邊的那群庸才,而是遠在蜀地的玄宗。但是由于當時和安祿山的戰(zhàn)事膠著,李亨也無暇顧及李璘的小動作,只是多次派人告誡李璘,讓他回到自己的封地。然而李璘卻不聽勸阻,甚至派兵攻打當時吳郡的李希言,而這也真正的惹怒了李亨。
三、李璘之死——權力爭奪下的殘酷1.無知之下生命的遺棄
面對李亨手下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朔方兵,李璘那群從江南之地招募的軍士,不堪一擊;在加上負責平定李璘的將領都是成名許久的將軍,而李璘的手下多是酒囊飯袋,除了會耍嘴皮子,一無是處,面對來勢洶洶的討逆軍隊,竟然不戰(zhàn)而逃??尚Φ氖?,身為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jié)度使,大都督的李璘,謀逆之下初現(xiàn),便被扼殺在搖籃之中,而自己也因此喪命。
永王李璘
李璘的死,既是玄宗推波助瀾之下結果,也是李璘本身對政治缺乏敏感性所致的。尤其是李璘面對權力時候喪失理智的行為,對于權力得到的時候,李璘展現(xiàn)出一種瘋狂、狂熱,毫無保留的狂熱。這些都是促使其最終走向滅亡的原因,長久的不參與政治斗爭,使得他認為僅憑自己便可以推翻掌握朔方大軍,而且已經(jīng)得到全國百姓擁戴的李亨。
唐玄宗
另一方面就是玄宗已然看到了結果,卻沒有出手制止,李璘在這個時候就像是一個被遺棄的嬰兒,誰也不愿意接手。可以說李璘的死,究其根本是在權力斗爭中錯誤的估計了自己實力以及李亨對他的態(tài)度。
2.權力角逐之下沒有無辜
在權力面前,沒有人是無辜的,玄宗也罷、李亨也好,還是不幸被卷入政治權力斗爭的李璘。面對權力,是沒有親情可言的,每一個人都是權力角逐之中的棋子,都是他人眼中的絆腳石。面對權力,玄宗不惜讓自己的兒子相互殘殺,為的就是放手一搏,以圖重新執(zhí)掌權力;權力面前,失去理智的李璘毫不猶豫的向李亨發(fā)動了軍事進攻,最終致使自己一敗涂地,還丟失了性命。
戰(zhàn)爭的殘酷
在上文就說過,玄宗之所以選擇了李璘,就是因為李亨與李璘關系密切,玄宗認為即便失敗,李璘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玄宗卻估計錯誤了李亨的決心,雖然李璘不是李亨下令殺死的,是由皇甫銑將李璘殺死的。但是這也看到了李亨對于李璘的態(tài)度,親情在權力面前顯得不堪一擊。
唐肅宗李亨
但是權力的爭奪之中是沒有無辜者的,你不為刀俎,便會成為魚肉,每一次權力的交割,都會伴隨著流血。玄宗的皇位亦是這樣來的,豐富的政治人生,玄宗不可能料想不到這樣的后果,但是他深知權力面前沒有親情可言。李璘的死,雖然會讓玄宗悲痛,但是卻不會改變玄宗的選擇,即便再來一次,也不會有任何變化,可能最終結局的不同就是李璘成功,李亨被殺。
總結總的來說,對于李璘這樣一位不諳世事的王爺來說,安史之亂爆發(fā)之時,他也未在戰(zhàn)火中心,本應是很難卷入這場戰(zhàn)亂之中的;他養(yǎng)成的性格,不過是江南富庶之地所賦予的一些驕橫和跋扈罷了。但是隨著唐玄宗和唐肅宗之間權力爭奪的開展,李璘也被唐玄宗當作自己的權力爭奪工具推上了臺面。憑借李璘的政治才能,唐玄宗知道其反叛是不可能,即便身邊有眾多人的幫助,最終也難成大器。唐玄宗此舉實則是為了試探唐肅宗對自己的態(tài)度,也就是日后權力歸屬的問題,而李璘最終成為了這場權力試探之中的犧牲者。最是無情帝王家,李璘的死,究其根本就是權力的歸屬,在權力面前,唐玄宗也好、唐肅宗也好,都失去了對親情的最起碼的尊重。
參考資料
《新唐書》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8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明崇禎玖年潞國制銅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