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忽必烈和他的“兄弟姐妹”

      文藝眾家 2023-09-21 15:47:50

      有文有藝聚

      眾家

      忽必烈和他的“兄弟姐妹”

      文/閔生裕

      昨天

      ,我到某文化場所
      ,看墻上有巨幅成吉思汗征西夏的畫
      ,畫面上蒙古的鐵騎威風八面
      ,只見奔跑的戰(zhàn)馬上有人擎一面大旗
      ,上書一漢字“成”。細心的人看到,蒙古軍隊的官兵著的好像是契丹人的衣服,這個我沒有考證,如果以當年《楊家將》《岳飛傳》連環(huán)畫上的服飾看
      ,還真像是遼國的服裝

      對此

      ,我禁不住心生感慨:一個藝術家一定要多讀書多見識。比如
      ,搞人物畫的
      ,你一定要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服飾器皿,否則
      ,你給人家亂穿衣服
      ,或者穿著漢代的服裝坐著宋代的椅子。比如說
      ,西瓜是五代傳入中國
      ,你非要給秦始皇、漢武帝切半拉還要泡上胡麻油炸的油餅子吃
      。要知道
      ,胡麻也是漢以后傳入中國的。煙草是明朝萬歷年間由呂宋傳入中國
      ,你偏要讓唐太宗
      、宋太祖坐在沙發(fā)上抽上一鍋子。要知道
      ,沙發(fā)民國時期才由西方傳入中國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關公戰(zhàn)秦瓊。

      如果成吉思汗姓“成”

      ,用歸謬法自然可以得出
      ,忽必烈姓“忽”,繼續(xù)推理
      ,他的兄弟姐妹可能就是“忽必”系列
      ,如果一諧音,用來罵人就會產(chǎn)生奇效。當年鹽池一中的一個老師很幽默
      ,在課堂上提問時
      ,面對學生各種答非所問或者是令他哭笑不得的答案,他經(jīng)常杜撰一些笑話諷刺學生
      ,同時也活躍一下課堂氣氛
      。有一次某同學回答問題離題萬里,他不禁感慨:“天神爺呀
      ,以前我只知道忽必烈的弟兄姐妹中有叫忽必溜
      、忽必扯,沒想到他還有個失散多年的兄弟
      。同學們你們知道叫啥
      ?有同學說:胡逼謅(周)么。老師說:回答正確

      我一直想不明白

      ,雖然教學水平的差異有天壤之別,但我們那個年代老師的責任和學生的韌性是今天所不能比擬的
      。比如說老師對那些恨鐵不成鋼的學生冷言相加,甚至出手體罰
      。我一直認為,對我這樣一個不大自律的人來說
      ,嚴是愛
      、寬是害。多年以后
      ,老師還是好老師
      ,學生還是好學生。有時同學一起喝酒時說起哪個老師
      ,還學著他的口氣說“哎
      ,我直想朝你那個慫包跌一錘呢”。我在《都市牧羊》里記錄了我的老師某先生打我和老喬的事
      。就像我所有笑談往事的文字一樣
      ,輕松調侃,無半點怨與恨

      據(jù)老喬說

      ,某先生后來和他喝酒時說,我從來不打學生
      ,你看那個誰把我寫到書里了
      。老喬說,你不打
      ?你不往死里打
      。他才把你寫到書里
      ,我要把你刻到碑上。我沒有向某先生考證過這件事
      ,也可能是幽默的老喬喝酒時即興吹牛
      。當然,我們說這些話時都在師生情意濃濃的酒局中
      。我與先生喝酒時
      ,先生看我酒量不行,還不時幫我代一杯

      有一次上田老師的政治課

      ,我坐在最后一排,夏天的下午陽光照在臉上
      ,我用手背擦汗
      ,擦完后瞇著眼睛仔細端詳手背上的汗水。這一瞬被田老師看見了
      。他叫了我的名字讓我站起來
      。那堂課他講的是價值。問我
      ,什么是價值
      ,你手上戴的那塊表的價值是什么
      ?我的回答基本上也是忽必烈的弟弟
      。老師咬牙切齒地罵:“胡扯,我看你就在那里栽盹著呢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逼鋵崳艺娴臎]有打盹
      ,但是
      ,我走神的那一刻被他捕捉到了。這個老師課講得非常精彩
      ,那時他年輕氣盛
      ,身上有年輕人的朝氣與狷傲,尤其是對我們這些頑劣的學生
      ,動不動咬著牙厲言批評
      。因為我們佩服他的才華,所以
      ,從心里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
      。不要說老師罵,就是打我們也沒得說

      我的班主任和老師是數(shù)學老師

      ,我的數(shù)學學得很差
      ,老師倒是沒有歧視我。關鍵是有一天晚自習后
      ,我在班里和同學追逐打鬧
      ,奔跑中碰了一個殘腿桌子,桌子要倒我沒扶
      ,踢了一腳想讓它站直
      ,又踢了幾腳桌子最終還是沒站住。這一幕被窗外的班主任看見了
      。在我們眼中
      ,他是個老實人,是那種訥于言表的人
      。他從來不打學生
      ,但是生氣了也罵,罵呢也沒多少詞匯
      。他被我的動作激怒了
      ,沖進教室好像想打又沒打。在我看來是他就不會打人
      ,憋出了一句話“你是個驢么你是人”

      我常記得他罵班里后排兩個女生“臉比城墻還厚”。今天想來

      ,這樣的話批評女學生是過分了點
      ,但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抗擊打能力強
      ,沒事
      。多年以后,先生調寧夏大學
      ,我們一起看望過他幫他搬過家
      ,他請我們吃過飯。后來他又奉調蘇州大學
      ,我出差蘇州時也去看望過他

      我一直想不通,為什么今天的學生打不得罵不得

      ,而且還要老師時時鼓勵表揚
      。即使這樣,一言不合便有極端行為
      。上次和田老師說起當年的事
      ,從校長崗位上退下來的他說,我們那時候年輕
      ,做老師還有很多不到
      。我說
      ,不,你們那也是因材施教
      。當我們從你們的教育中受益后
      ,沒有任何理由計較老師在教學管理中的瑕疵。相反
      ,我們常常在感恩的同時
      ,實實在在地檢點自己。

      上高中時

      ,我們都十八九二十的人了
      。但是,因為心中沒有目標
      ,所以
      ,成天恍恍忽忽,無所事事
      。按說當年我們這些農(nóng)村學生
      ,高考基本上是華山一條道。我們應該有時不我待
      、火燒眉毛的緊迫感
      ,唯聞雞起舞、發(fā)憤讀書是務
      。但是
      ,我們卻極端沒出息。我和老張在晚自習在課桌上吹錢
      ,贏上兩毛錢的鋼蹦子
      ,跑到小賣部買個蔥花餅吃了,牙眥的像個腳趾甲
      ,心里爽得不要不要的。

      當時那情景

      ,用我后來說兒子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沒追求”
      ,而且我常說的并不斯文,是“真他媽沒追求”
      。如果說三歲看小
      ,七歲看老,我們十八九歲干的那些事
      ,在老師看來
      ,的確是拿上扳手上墳____羞(修)先人呢。不過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
      ,老張雖然沒考上大學
      ,但他如今應該是億萬富翁。我后來讀《世說新語》讀書到桓溫
      、溫嶠年輕時賭博
      ,想起與老張年輕時的荒唐行為。我用隨園主人一句話自嘲:英雄未遇
      ,多無大志

      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我常常在反思中國教育

      ,中國教育的的確確出了問題
      。如今的學生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家長就忙乎
      ,報這個班那個班
      。他們信奉的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我們上學時如果跟不上了就留級
      ,高考考不上了補習。現(xiàn)在的學生不允許你跟不上
      ,跟不上了自己想辦法
      ,于是校外的各種輔導班多如牛毛,你就花錢學唄
      。關鍵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年輕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是有限的
      。但是
      ,學校和家長都不管,都認為你的潛力是無限的

      人生的起跑線在哪里

      ?在我看來,人生處處有起跑線
      ,不是起得早就身體好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相反
      ,總要磕磕絆絆
      。咋辦呢?哪里跌倒哪里爬
      。而且
      ,爬起來再出發(fā)的地方就是起跑線。現(xiàn)在的孩子
      ,絕大部分高考只考一次
      ,感覺復讀一次要失去多少尊嚴
      ,有的寧肯上職高或三本也不愿意再讀一年走個好學校。而我們那時
      ,上個高四高五是平常的
      ,還有個別上高七高八的。上得家里沒錢交復讀費便腆著臉先欠著
      。還有個別人賴著學費交
      ,但自己煙還要抽。老師氣得罵
      ,你虧你們家先人呢
      。他反過來說,老師
      ,我早把我們家先人虧完了
      ,沒辦法,再要虧就得虧你們家先人了

      作家檔案

      閔生裕(本平臺特聘名作家)寧夏鹽池人

      。專欄作家。擅長雜文時評
      ,足球評論
      ,藝術評論等。中國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
      ,寧夏作協(xié)理事
      ,寧夏雜文學會副會長
      ;中國硬筆書協(xié)組聯(lián)部委員
      ,寧夏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秘書長
      。出版雜文隨筆集《拒絕莊嚴》《都市牧羊》《一個人的批判》《閔莊煙火》《操練自己》等七部

      文藝眾家

      《文藝眾家》公眾平臺

      ,歡迎關注,歡迎賜稿

      微 信 號:wyzhj23456

      來稿須知:投稿須原創(chuàng)作品且為微信平臺首發(fā)

      ,如有剽竊
      ,文責自負。

      關于稿費:稿費來自贊賞

      ,賞金的百分之50為作者稿費(一周內內)2周后以紅包形式發(fā)放),百分之50用于平臺維護費用(注:贊賞總金額低于10元不發(fā)放稿費)

      名譽主編:劉家魁 張國領

      顧問:王佩飛 胡繼云 鄭劍

      主編:華雙魚

      編委會成員:華雙魚 祁國平 白廬 立秦 陳素娟 羽翼之上 年輪 書帶草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29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導讀:1955年
      ,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當時一共有5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除10大元帥
      ,10大將之外,軍銜最高的將領
      。在這55位開國上將中
      ,有一人的資歷最為特殊,他不僅沒有參加過紅軍,也沒有參加過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助戈恩潛逃的美國男子在日本受審
      ,當庭表示后悔
      6月29日
      ,據(jù)路透社報道,美國男子邁克爾·泰勒在東京一法庭上表示后悔幫助日產(chǎn)集團前董事長戈恩逃離日本
      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去遼西助農(nóng)賣大棗
      ,住在鄉(xiāng)下的村子里
      ,清晨出來閑逛,沿著一條小河往下走
      ,景色不錯
      ,初升的太陽照著河水,照著樹林
      ,也照著一座院落
      。我走進的院落竟然是一處“青年點”,還有一個小展覽館
      。展覽是有關知青的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檢繼承大統(tǒng)那年是17歲
      ,正是心中有番大作為的好年紀,想必他胸中也有廣闊的天地
      ,希望能靠自己的能力
      ,讓已有衰勢的大明重現(xiàn)當年盛況,他知道這條路難走
      ,大概沒想到這條路如此難走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眾所周知,百家姓是中國孩童的啟蒙讀物
      ,對于教育有著卓越的貢獻
      。百姓一詞既是表明中國姓氏之多,也是對于天下蕓蕓眾生的統(tǒng)稱
      。時至今日
      ,中國的姓氏何止百姓之多,實際上已逾5000之數(shù)
      。不僅如此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onerror="nofind(this)" >
      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不只是陳勝吳廣
      ,歷朝歷代凡是最先造反的沒有一個取得天下的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浩浩蕩蕩,但最后得到天下的卻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邦
      ,最先起義的陳勝吳廣二人早已成為冢中枯骨
      。往后隋朝末年,王薄
      、楊玄感等最先起義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
      為何魏忠賢剛被殺
      ,明王朝就垮了 因為魏忠賢不把手伸向此種人
      縱觀明末和清末的情景
      ,在清末,維新派與守舊派相爭
      ,先進科技的引進逐漸成了必然
      ,但皇權依然是至高無上,而清末的道光、咸豐
      、慈禧面前來勢洶洶的列強
      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鍵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蜀漢主公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