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趙云是非常有名的一員頂級大將,他提槍躍馬,就可以在敵營來去自如,大殺四方,好不威風(fēng)。趙云最初投靠了公孫瓚,可這樣厲害的一員大將,公孫瓚就隨隨便便的讓他離開,后來還成了劉備的人,這是為什么呢?
趙云為劉備效命,成為蜀漢不可或缺的大將,這中間少不了公孫瓚的牽線搭橋。當(dāng)時,劉備依附于公孫瓚,向公孫瓚借兵。公孫瓚就將趙云借給了劉備。劉備與趙云一見如故,惺惺相惜,兩人交情很是不錯。
趙云的哥哥去世時,他離開公孫瓚回家奔喪。公孫瓚沒多大表示,你要走就走,我也不會挽留。而劉備則拉著趙云的手依依惜別,未語淚先流,傷感不已。一別七八年,待公孫瓚死后,趙云就跟隨了劉備。
因此可以看出,公孫瓚并不怎么看重趙云。劉備要借走趙云,公孫瓚毫不猶豫就給了;趙云要離開,他也沒表示半點對人才的不舍和留戀。那么公孫瓚為何對趙云是這樣一個態(tài)度呢?
有一種說法是,當(dāng)時趙云還是個不出名的毛頭小子,而公孫瓚則是北方最大的軍閥勢力之一。像趙云這樣的人,公孫瓚要多少就有多少,他并不把趙云放在心上。因此,趙云是被借走,還是自己離開,他都不怎么關(guān)心。
還有一種說法是,劉備與公孫瓚都師從盧植,是同窗、還是好友。劉備開口向他借兵,他又不好拒絕,但劉備又說只借趙云。趙云名氣也不大,公孫瓚欣然同意了。
不過,這兩種說法都不太準(zhǔn)確。趙云投奔公孫瓚時,已經(jīng)學(xué)成出山了,除了經(jīng)驗不足一點,當(dāng)時他的武力最起碼也有后來六成的實力。而且,袁紹跟公孫瓚大戰(zhàn)時,趙云與袁紹的大將文丑大戰(zhàn)了六十個回合,不分勝負(fù)。公孫瓚身邊的四員健將,一個被挑下馬,其余三個嚇得四散逃跑。
如果之前公孫瓚沒有看出趙云的厲害,所以不重視他,但從這之后,公孫瓚總該重視趙云了吧!但依然沒有。
公孫瓚是個非常驕傲的人,他把自己的姿態(tài)擺得很高。公孫瓚雖然看出了趙云的不凡之處,但再厲害他也只是自己的一個部下,根本不足以讓自己屈尊去惜才。
而趙云也是個非常正直的人,他不會阿諛奉承,只遵從本心。趙云來找公孫瓚時,公孫瓚問他為什么不像冀州大多數(shù)人一樣投奔袁紹,而迷途知返?趙云回答,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我只跟隨仁政。
由此可見,趙云和公孫瓚就是兩種人,人生觀都不一樣。一照面,趙云估計就得罪了公孫瓚。
公孫瓚顯然不是那個會施行仁政的人,他放縱手下燒殺搶掠,眾叛親離。趙云也借哥哥去世的機(jī)會,離開了公孫瓚。離開前,趙云對劉備說,終不能背德。
趙云和公孫瓚都是很驕傲的人。公孫瓚不是趙云要追隨的明主,所以趙云選擇離開;趙云不能死心塌地的臣服公孫瓚,所以趙云要離開,公孫瓚也不會去挽留!七八年光陰,足以讓趙云知道劉備是什么樣的人,所以他出山直奔劉備,正式成了劉備家的。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1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