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主中原之前,先在沈陽修了個皇宮,也就是沈陽故宮。不過,關于沈陽故宮的修建背景、時間,史籍上卻沒有更多的文字記載,這讓很多史學家很是好奇,想一查究竟,為何努爾哈赤當初要做出這個決定?
鞍山市當?shù)氐囊槐尽逗钍献谧V》,似乎讓這個問題有了解鎖的方向。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信奉風水,帝王家更是篤信,自家的王朝命運肯定離不開風水相助。所以,歷代王朝皇宮的修筑,從選址到規(guī)制,都是嚴格按照風水的講究。但努爾哈赤為何突然間決定從遼陽遷都到了沈陽,有學者認為:這個很符合風水的說法。
后金的都城原為赫圖阿拉,在攻占遼東后,就遷都到了遼陽。公元1625年的三月初三,努爾哈赤在早朝很是突然地告知了大家他的決定,要遷都盛京(沈陽)。但是,這個決定卻遭到了大家的集體反對。
那時,后金遷都遼陽前后不過4年時間,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再改遷都城,任何人看來都覺得倉促,可努爾哈爾很是堅持。在民間的說法中,努爾哈赤深信風水,當時的他就是得到了風水高人的指點。
于是,東京城的西南角有了娘娘廟,東門里有了彌陀寺,風嶺山下有了千佛寺。這樣做的目的是就是為了壓住神龍,保住龍脈王氣。只是,這三處地方卻摁住了龍的頭、尾和爪子,龍脊梁沒有被壓著,龍一拱身,還得跑。
跑哪?渾河北岸。那如何做?再修造城池。
古時的渾河名為“沈水”,在風水中,水之北為陽,山之北為陰;反之就是山南為陽,水南為陰,故而,得名“沈陽”。當然,這個說法在中原人看來,很能接受。帝王家一直自詡為龍,對于龍脈一事尤為在意。看北京故宮,就處處充滿著風水學問。
不過,對于當時后金的人來說,他們對中原文化又能接納多少呢?于是,不少人表示這種說法過于玄乎。但在專家看來,古時都城的修建,風水絕對是首要因素,沈陽的地理位置在渾河之陽,連著遼河,遼河和大海相通,怎么看都是上佳風水。
其實,提出相反意見的專家指出,努爾哈赤的此舉用意,更多則是出于軍事戰(zhàn)略的考慮。沈陽當時人口不多,城市規(guī)模中等,相較于遼陽,沒有那么多的滿、漢民族沖突,便于管理。更重要的是,沈陽的地理位置可攻可守,努爾哈赤不但要明朝的江山,還要蒙古臣服,此處更是方面攻打朝鮮。
這種說法應該更讓人信服。
當年,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他一直駐守在北京,知道明朝的外患更多是來自北方,若是京城離得太遠,調(diào)防軍事力量會不及時。其實,這一點在歷史上也驗證過,當年拓跋宏遷都洛陽后,也導致其對邊防力量的掌控削弱。
所以,努爾哈赤此舉,更多是則是為了后續(xù)的“穩(wěn)扎穩(wěn)打”作打算。若是努爾哈赤果真如民間所說那般,出于風水考慮遷都沈陽,那《清史稿》這些史籍中不可能不記錄,修皇宮可是大事,連后來北京故宮的維修,史籍上都能找到詳細的記錄。
但是,沈陽故宮哪年動工,卻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倒是這本《侯氏宗譜》,有個準確的時間記錄:“于天命九年間遷至沈陽,復創(chuàng)作宮殿龍樓鳳闕……”因此,不少學者據(jù)此推斷,沈陽故宮修造時間應是從1624年開始的。
不過,這個說法卻遭到其他學者的駁斥。
1625年,努爾哈赤才宣布遷都這個重大決定,在沒有定論前,不會正式動工。所以,只能說侯氏是于1624年遷往沈陽,在做一些準備工作。
此外,這本《侯氏宗譜》里還記載有東京(遼陽)修筑宮殿一事,“于天命七年修造八角金殿……即命余曾祖振舉公董督其事?!?/p>
于是,有專家據(jù)此認為,侯振舉先是在東京修造宮殿,之后,遷至沈陽修筑皇宮,他應是沈陽宮殿修建項目負責人之一。
不過,有學者拿出了《海城縣志》,舉證侯振舉應是負責燒磚、燒瓦的部門負責人,是一個工部的五品官員。
但是,官方史籍沒有留下沈陽故宮總設計師的名字,如今的文獻資料也不能完全告知這一答案。
那么,努爾哈赤在世時,沈陽故宮是否完工?
努爾哈赤是沒有住進沈陽故宮的,他在沈陽期間一直居住于故宮北門旁。那能否說明當時的故宮沒有完工呢?努爾哈赤帶著大家遷都沈陽18個月后就過世了,皇太極的登基儀式是1627年的正月初一,地點沈陽故宮的大正殿。若是從時間來看,努爾哈赤離世前,沈陽故宮的大部分主體建筑應是已經(jīng)修筑完工了。
沈陽故宮是盛京宮闕,后被稱為奉天行宮,在滿清的歷史上,應是有著不一般的分量。或許,由于戰(zhàn)亂,無人顧及它的修筑細節(jié),或許,只是戰(zhàn)略部署上的一步棋,官方史籍居然沒有收錄它的相關詳細資料。不過,正是如此,讓它的故事多了些后人的想象,平添了諸多文化色彩,這樣總比看平鋪直敘的文字來得熱鬧。
參考資料:
【《三朝遼事實錄》、《武皇帝實錄》、《侯氏宗譜》、《海城縣志》】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2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