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劉備之所以能三分天下,靠的是自己中山靖王之后這層華麗的正統(tǒng)外衣,更多的還是靠著自己審時度勢的政治眼光與慧眼識珠的用人能力。然而在漢中自立為帝的劉皇叔,在選擇自己繼承人的時候,卻選擇了怯弱無能的劉禪。要知道當時劉備不僅有三個親生兒子,還有一個養(yǎng)子劉封,而他在臨時前給諸葛亮托孤時,甚至還說出了諸葛亮可取而代之的話,那既然在劉備心中,劉禪可能不堪大用,而且此子最終卻是造成了蜀漢滅亡,劉禪最終也成了亡國之君,照這樣看來,為什么劉備沒有選擇其他子嗣,而是單單選擇了劉禪做繼承人呢?
后來劉禪投降大晉,被幽禁之后樂不思蜀,受到眾人嘲諷,世人不禁認為這是劉備年事已高后做出的糊涂決定,從而斷送了蜀漢的延續(xù),如果當初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話,處處提防劉封,而是將劉封立為太子,或許蜀漢就不會滅亡。其實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劉封絕對不可能成為太子,一方面,劉封僅僅只是頗有武力,史書上并沒有說他具有文韜武略,政治眼光,仁義威望等帝王必備的素質,因此劉封只可能是一名合格的將領,卻絕對不會是一名優(yōu)秀的帝王,更何況他只不過是劉備的義子,登基后無法服眾。蜀漢內部必定大亂,因此劉備絕不可能把蜀漢交到劉封手中的。
既然義子劉封沒有了可能,那劉備為什么沒有選擇他另外的兩個兒子劉永、劉理呢?這里就需要詳細的說明一下了。
一方面,劉永,劉理這兩個人在劉備身死之時年紀太小。要知道即便是長子劉禪也是劉備老來得子。劉備在得荊州前,常年征戰(zhàn)在外,結發(fā)妻子大多早亡,因此膝下一直沒有子嗣,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才決心收羅侯寇式之子作為自己的義子培養(yǎng)。因此在劉禪出生時,劉備都已經四十六歲了。劉備去世的時候,長子劉禪也就只有十六歲,更別提劉永,劉理兩人都不足十歲,實在是無法承擔起蜀漢一國的大任。
不僅如此,而且當時劉禪身為劉備的嫡長子,自古以來立長不立幼,畢竟當時袁紹立幼子袁尚為自己的接班人,結果長子袁譚不服,兩人相爭,使曹魏坐收漁翁之利,更有自己的親戚劉表廢長立幼,導致荊州盡歸曹魏,在這樣的前車之鑒下,劉備自然不愿重蹈覆轍,廢長立幼了。
最為關鍵的是,劉備之所以要講劉禪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其實自己也是多方面考慮印證過的。要知道劉禪之所以讓人覺得昏庸怯弱,主要還是在三國演義中,劉禪因為寵信宦官黃皓,最終出城投降,將蜀漢拱手獻給司馬家,這才導致了蜀漢的滅亡,然而實際上劉禪自幼聰明伶俐,而且頗為仁義,因此受到諸葛亮的大加贊賞。在諸葛亮手握重權時,劉禪不僅沒有對諸葛亮多加忌憚,處處相對,反而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長處不在治國的策略決斷上,于是內政外政都交給諸葛亮放手去做,還笑稱“祭則寡人”。諸葛亮不幸在五丈原去世之后,李邈曾提出絞殺諸葛亮的黨羽,劉禪也沒有應允,反而是將李邈收監(jiān)處置,可見他對諸葛亮并沒有什么猜忌,而是真正的敬佩。后來他為了制衡大臣,更是讓蔣琬與費祎相互制約,逐漸親政。在位三十年中,蜀漢北伐六次留下的頹敗局勢被穩(wěn)定,縱然是最后投降,也是為了讓蜀漢子民不受戰(zhàn)火荼毒,可見其宅心仁厚。
因此,劉禪作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劉備在臨終前選擇他接管蜀漢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3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